那些制服的堅持,背後藏的是妞的青春阿~(遠望泛淚)(圖: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520 新政府上台,教育部修改《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 21 條,明定「學校不能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引發爭議,學校教官、老師說「服裝自主,不是喜歡就可以」,而學生認為「怎麼穿到校,不影響學習,為什麼不可以」,學校制服之戰,不只發生在台灣,它是一場反抗與順從的全球青年革命。
去年 5 月,美國一位剛入學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的 18 歲女學生羅拉安德森(Laura Anderson)因為身穿無袖背心、乞丐裝牛仔褲而被副校長請進辦公室,副校長對安德森說:「在妳懂得判斷什麼是合適的服裝儀容前,不准在學校出現。」
安德森回家的路上,感到孤單與困惑,她心想:「從小,我們被鼓勵尋找志向、爭取權力,卻連自己的衣著都無法掌握,而且我穿無袖並不是為了吸引男人,而是因為天氣很熱,我有權利決定要穿什麼,讓自己感到自在涼爽」。
安德森回家換上有袖 T 恤及沒有破洞的牛仔褲返回學校,她在推特寫下「我的身體,自己決定(MY body, MY business)」,釋放不悅的心情,才冷靜下來。
這則貼文獲得廣大迴響、上千則推特標記,「有位德國女孩傳了訊息給我:『我前往法律系辦公室時,身上穿著洋裝,卻遭受旁人的異樣眼光,我不認為穿著會影響我的學習與專業』,並在後標記『我的身體,自己決定』。今年一月,有學生舉辦『儀容自主權』線上公投,數據指出有 52%、共 1,932 人同意,有 48%、1,782 人反對,這顯示了大家對此議題的關注,加拿大廣播公司與英國廣播公司隨後也報導此事。我只是把我的故事寫下來,但是故事自己會說話,」安德森今年 4 月於 TEDxQueensU 分享道。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當學校透過校規或潛規則,希望規範學生的服裝儀容,學生更重視的是如何選擇穿著,更加瞭解自己、表達主張。
至於,外國同樣有制服規定的學校,老師和學生又是如何想的呢?
校方:服儀代表團隊精神,學習得體穿著
一位在中學教書的老師認為,服儀讓學生學習「聰明穿著」並專注課業,「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如何穿著得體。學生的服裝標準一致,外貌就不是那麼令人掛心的事。一來減少父母的經濟負擔,二來降低穿著差異可能發生的衝突,」多數老師認為,穿著制服增加學校與學生辨識度,也可以消弭不必要的霸凌。
學生:服儀就像徽章,舒適穿著有助學習
英國高中生艾瑪投下贊成票,她認為:「不舒服的制服就是我的分心來源,學校制服規定很嚴格,我很羨慕朋友可以穿著舒服的內搭褲和馬靴在校園裡走動。況且,老師把教導我們的時間,花在拿來制定制服規範與懲罰我們在衣著上犯的錯,剝奪我們的下課時間、對髮型吹毛求疵,有時候還要求女生跪坐在地上檢查裙子的長度。我認為要擁有一致的規範,學校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但也有另一位 15 歲的國中女學生克羅伊投下反對票:「雖然襯衫、領帶、西裝外套不是我的最愛,但是我仍會選擇穿著制服,因為它就像個徽章,用於辨識學生的身分,不過我認為霸凌與服儀不應混為一談,因為就算穿制服,霸凌者還是會找到方法。」
「制服革命」沒說出口的事
希望孩子穿著得宜,我們應該陪孩子認識身體,以及這個社會如何運作,關鍵不在於「設立規範」,而是在於「交心」。
1. 貼心:如何穿,比穿什麼重要。有些孩子容易受到他人言語影響,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以致網路變成了武器,學校變成了戰場,社會上存在著自由發表的言論,其他小孩也跟著有樣學樣。我們除了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挑選、練習穿對衣服,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不同場合,能自信選擇適合的服裝。
2. 關心:透過身教,學習如何穿得更好。如果孩子選擇的衣服太過涼快,你可以先說:「今天的你,看起來氣色不錯」,別急著否定,也別為衣著下評論,讓孩子先感受到關心,而你也要學習愛自己的身體,清楚如何選擇優雅、舒適的衣著,與孩子一起討論時下時髦又舒適的穿著方式,從根本觀念改變。
3. 真心: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或運動。這些活動會培養他的能力與自信,但是不要逼他從事他不喜歡的項目,讓孩子學習判斷,你可以說:「馬拉松可以訓練你的大腿、讓肺活量變大,但是你仍可以選擇用其他的方式鍛鍊,永遠記得:你可以大聲唱歌,也可以舉起世界,放手探索讓靈魂更加美麗」。
在現實世界中,社群是由共享與信任組成的,而不是藉由規定。
以足球迷為例,讓他們願意掏錢、戴上特製頭巾是因為認同與熱情,展現對隊伍的凝聚力與支持,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為什麼年輕世代會不顧外在眼光,透過 Cosplay 來表達對角色的熱愛,背後也是一樣的邏輯。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如果今天的教學方式還是如同昨日,我們就是剝奪了孩子的明天。」親愛的師長,您的期望與看法,對孩子具有強大的力量,如果孩子覺得無論用什麼方式都無法改變,他的學習不可能進步。親愛的學弟妹們,保有獨立思考,善用你的力量,但也要有承擔責任的決心。
唯有交心,才能讓每一次的改變、每一次的成敗,距離理想更近一步。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我的身體,自己決定!?「制服革命」沒說的事
補充:
台灣現況《聯合報》學生該穿制服? 家長會長近全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