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研究顯示,自我探索,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自我探索成功與否,攸關未來人生的滿意度。家庭、學校應該做好哪些事,才能打造一個具建設性的探索環境?
面對十二年國教的「大免試時代」,青春期孩子面臨比考試更重要的目標:自我探索。全世界的研究都支持: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成功與否,是人生滿意的關鍵。
高中和高職的分流,使得國中階段必須面對第一次重要的生涯抉擇。過往,對多數孩子而言,分數就決定了一切。當免試時代來臨,學生過往面臨的「是非題」(分數高念高中,分數低念高職),突然有機會變成多元選項的「選擇題」、甚或是開放的「申論題」,而長期被考試制約,凡是等著「考完試再說」,沒有機會練習「選擇與探索」的少年們,恐怕也只能「交白卷」。
「你問國中生喜歡什麼?未來要做什麼?實在太難,他們只知道我很會讀書,或很不會讀書;會讀書的,就繼續讀,不會讀的呢?經常就不知道要做什麼?」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說。其實選高中職的關鍵,應該是看孩子操作能力好,還是思考能力強;操作能力占優勢的才去選高職,而不是不會讀書去選高職。
因此,要實踐十二年國教「成就每個孩子」、「適性發展」的美好願景,光把考試挪除、改變升學制度,不足以成其事。如何在國中全面落實生涯探索教育、提供學生認識自我、了解性向、協助學生適性選擇,是當務之急。
面對如此重要的「關鍵成長期」,父母和師長,應該怎麼開始?學校和家庭,應該做什麼準備?建構一個充滿「建設性探索」的環境,成人可以開始試著做六件事:
一、給少年「選擇」權,也經常問他「為什麼」
選擇,使人成為自己的樣子。長期研究國中生人際關係的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程景琳強調,成人需要經常和少年們討論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瑣事:為什麼吃這個不吃那個?為什麼喜歡這個朋友?為什麼愛這個偶像?「選擇」背後原因為何,從中幫助孩子們澄清:你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覺得什麼最重要?在不同的事件中學會自我定位。太抽象的題目,也許讓少年一時不知所措,但談論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決定」,更容易讓孩子解釋自己的想法。
「『自我』這個概念,是累積出來的,」程景琳解釋,國中生認知能力比國小強,但又還沒有高中生成熟,經常無法清楚完整表達比較抽象的想法。因為說不清楚,於是化約為「不知道、沒有、還好」三個常見回應。這時候大人應該放下「管束」的欲望,回到「關心」的立場。
二、給少年更多「團體經驗」
發展心理學強調,青少年的「自我認識」,是從社會互動中產生的: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評價我的能力、興趣、外表?我怎麼與別人相處?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一個人的「友誼品質」,是形成「自尊」(self-esteem)與自我評價最強的決定因素之一。
團體生活也是培養人際相處、情緒發展很重要的練習機會。也因此,讓少年有更多團體的活動和經驗,不該成為「次要」的課程點綴,而是幫助他們成長的關鍵作為。
新竹光武國中規劃了極具特色的「自然探索課程」:上山、溯溪、下海,帶學生從團體活動裡建構能力和自信。課程結合冒險和服務,孩子騎自己組裝的自行車環島,沿途不但自己修車,還帶著科學教具去借宿的小學示範教學、免費修車、舉辦音樂會。
負責規劃的教師林茂成,十多年來看到探索課程的正面效應。參與探索課要花很多課餘時間,但是「孩子沒變笨,反而學會時間管理,學習觸角更廣。」
三、累積少年「為一件事、為另一個人」去努力的經驗
這一代的少年在充滿聲光刺激的優渥環境中成長,卻比過往更容易覺得虛無。青少年戲劇治療工作者張志豪觀察,低社經地位、弱勢邊緣的孩子容易走向幫派與吸毒;社經地位好的中產小孩容易網路成癮,變成小王子、小公主。有些成績好到一個極致的中學生,也很容易陷入虛無感,因為他們的「自我建立在薄弱的數字上面」,差一分就挫折。
張志豪強調,在少年需要「統合」的過程中,如果只認識狹隘的自己,看不到別人的需求,就不容易有反思的經驗。在教育體系裡缺乏「為一件事」或「為別人努力」的意義感,青少年無法體會服務別人之後的快樂,大於網路闖關或考試得高分的刺激,就很容易感到沒意義。透過「為別人服務」的經驗創造意義感,是少年自我探索最美好的機會。
在豐原開鐵工廠的張筠睦送給兒子的小學畢業禮物,就是帶著他去尼泊爾做志工。二十幾天,全隊最老及最小的父子兩人,在泥濘中替尼泊爾村民開出一條森林防火線、忍受水蛭上身、到小學帶遊戲、宣導婦幼衛生。
生活一向優渥的兒子跟著打掃、做飯、睡在只容一個睡袋長的地板上,看到尼泊爾孩子在小小五燭光的燈光下寫功課。「孩子沒有親身體會過那種貧困和匱乏,珍惜、節儉的教導,完全聽不進去,」決定留給兒子磨練和服務能力的張筠睦說。他也在那樣匱乏的情境中,看到好像不懂事的孩子,其實有著體貼、細心的優點。
四、提供少年足夠的留白
華人文化裡,父母看到孩子閒著就感到不安,希望替孩子養成繁忙的習慣,把時程排得滿滿的。塞滿「外部期待」,使得孩子跟自己對話時間、體會自己的時間變少了;於是對自我的記憶就變成大部分來自別人的期待,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如何讓孩子依照自己的速度、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一件事?如何讓他安頓自己、找到自己?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郭乃文提醒,要給少年留白的機會。留白不是表面時間的空白,而是一種不被外在要求、訊息佔據的狀態。
「留白就是給自我感留一個機會:我感覺到我,我想些什麼,追尋自己有哪些改變?」郭乃文建議,每天至少留二十分鐘陪小孩,不做任何安排,不要企圖改變孩子,無聊也沒關係,看他會怎樣安排。「孩子一定會離開你的掌控,愈掌控,他就離你愈遠。放手,他的能力才能出來,但不能突然放手。」
五、陪伴、傾聽、等待,給他尊重與支持
青少年很容易給人叛逆、耍酷的印象。但是,叛逆不等於變壞、耍酷不等於不在乎。大人要能深入體會少年「不是不想,只是做不到」的心情。
曾擔任台北市信義國中輔導室教師許維峰,多年來「用心去和孩子相遇、陪伴」。他看到青少年耍酷的幾個理由:注重外表、更注重別人對他們的感覺和看法。他們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做,或正在恐懼,所以裝酷。有時是很在乎、卻故意裝得不在乎。
「我一開始以為,要成為一個好的輔導老師,一定要提出解決辦法,」他曾遇過孩子坦白:「跟你說了也沒用」,但還是每次都來找他。他體悟到,孩子感動的,是大人願意陪著他們走過這一段。
青少年難免會犯錯,他們要透過衝撞、偏離常軌的行為去探索、試探自己。專門研究青少年的輔大臨床心理系副教授陳坤虎則分析,有穩固的依附關係,孩子的青春風暴就能過得去。「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九○%的青少年會回來,」他肯定的說。
六、提供典範
成人是青少年模仿認同的對象,父母、老師建立的典範效應影響很大。楊俐容提醒,父母可以邀請不同工作類別、專長的長輩和青少年聊聊,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上有哪些甘苦,重視哪些職業價值,試著讓孩子思考,「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追求什麼夢想?」青春期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最後也最重要的一段旅程。提供身教和人生典範,把主控權轉移給孩子。
生涯探索不會是一門『做結論』的課程,反而應該說是一門『發現問題』的課程。自我探索不會隨著青春期結束而停止,但是愈早開始,路徑就會愈清晰。
這一代父母普遍晚熟,更體會到提早「裝備」孩子的必要。人生不知道會在何時遭遇到哪些人、哪些事、哪些關卡,陪伴孩子深耕自己生命的根,他在飛翔路上就沒有恐懼。
當他起飛時,大人要做的,就是耐心守候和衷心祝福。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探索, 如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