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王政忠: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搬動學習梯子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搬動學習梯子的舞臺。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因為音樂這個舞臺,而感受到成就感;但是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舞臺,讓他看見自己的天才。

唯有看見自己的天才,他才會願意忍耐上舞臺前的千辛萬苦。

十六年前開始,爽文國中努力在僅有的國、英、自、數、社師資以外,想盡辦法開設多元學程,讓孩子探索自己的天才,發現自己想上的舞臺,並至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同理,MAPS 教學法的發想產出,也設法提供孩子課堂內更為多元的學習方式,讓孩子有更多的管道發現自己的多元智慧。

唯有如此,才能真切地感受學習的樂趣,並在基礎學科以外,產生成就感,體會學習樂趣,帶出願意不斷嘗試的動機。慢慢地,在學科的課堂內,發現多元學習模式的舞臺,延續成就感和持續學習的熱情。

發現舞臺,可以點燃熱情;想上舞臺,才能延燒熱情。

吳寶春之所以為吳寶春,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個很會揉麵團的麵包師傅而已。

國中畢業、半文盲、不喜歡念書的他,從做麵包的過程中重新領悟學習的重要,開始認真讀書識字,為了掌握食材比例而加強數學能力,為了看懂日文烘焙書而學習日文、遠赴日本拜師,為了參加世界麵包大賽而練習英文,為了掌握麵包健康與好吃的黃金比例而鑽研營養學、食品化學,為了提升作品的創意美感而聽歌劇、看畫展;到最後為了管理經營他的企業王國,而爭取EMBA 的入學機會。

讓吳寶春成為吳寶春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只是個很會揉麵團的麵包師傅,更是因為他讓夢想麵團發酵的欲望。

這個強烈的動機,讓他重拾聽、說、讀、寫、算的「學習梯子」,並攀爬上去,終能躍上揚名國際的麵包師傅舞臺。

麵包是舞臺,基本能力是梯子;當孩子看見舞臺,他才會心甘情願地把梯子搬到自己面前。

MAPS 教學法,就是希望能在課堂上讓孩子預見自己未來舞臺的學習之梯。

MAPS 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創教學法,包含四個核心元素:

心智繪圖(Mind Mapping);
提問策略(Asking Questions);
口說發表(Presentation);
同儕鷹架(Scaffolding Instruction)。

透過不同功能取向的提問設計,引導學生於課堂上小組共學以及課堂外自學,完成完整心智繪圖(I see / I feel / I think);學生必須進行口說發表及評論,以驗證並精熟閱讀理解程度,同時透過異質性分組的合作學習策略設計,促進同儕搭建學習鷹架,以確保各種程度學生都能有效學習與提升學習動機。

同時,MAPS 教學法共設計四個學習進程(process),逐步引導學生由P1 共學階段進入P4 自學階段。

不同於其他翻轉教室,MAPS 面對的教學現場仍存在著數位及城鄉落差的問題,因此並不強調與要求學生,一開始就要在家裡完成觀看各類型線上學習媒材,而是強調透過系統化教學設計,引導並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唯有學會如何學習,課堂外各種形式的學習才會發生。

課堂內學會如何學習是舞臺,課堂外各種形式的學習是梯子。

MAPS 希望讓孩子在離開課堂後,無論哪個時刻,到任何地方,都能心甘情願地,透過自己的能力,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搬動學習的梯子。

結束芬園的演講,我看見這一群跟我一樣在偏鄉紮根已久的夥伴們,眼裡熊熊燃起的火花,但也看見夾雜其中的無力與猶豫。我知道你們的無力來自於家長的拉扯,也知道你們的猶豫來自於校內其他夥伴——特別是行政的投入與否。這些,我真的都知道,因為我也都經歷過。我只想對你們說: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家長的認知,也無法立刻改變夥伴的態度,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課堂內你的我的孩子們的眼神。

改變一個是一個,多一個是一個。

讓孩子帶著充滿熱情、充滿可能的眼神回家,告訴家長,請支持我跟我的老師的課堂;讓孩子充滿希望、充滿可能的眼神到別的課堂,告訴老師,請加入我跟我的老師的改變。我多麼希望,你也跟我一樣,急切而感動的想跟孩子的家長和老師,分享他們炙熱的眼神。

你,看見了嗎?


原文請見《翻轉教育》王政忠:我多想讓你們看見這樣的眼神

買書請到《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