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田育瑄
揮別了2015年,在嶄新的2016年你有什麼新年新希望或者新目標嗎?
一位英國女作家在2012年時替自己訂立了一個長達一年的挑戰,而這個挑戰的起因源自於她發現到自己書櫃上的藏書有大量的文化盲點:只有少部分是非英語系國家的書籍。
Ann Morgan: My year reading a book from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2012年是英國倫敦主辦奧運的一年,來自各國的選手讓英國在該年非常地國際化。於是順著這股國際熱潮,安摩根Ann Morgan立下了一個關於個人成長的年度目標:在一年內閱讀到每個國家的一本著作。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在找出世界總國家數。除了聯合國認可的國家之外,Ann Morgan還加了台灣進去,所以總數為196個國家。經過計算,她的閱讀進度必須維持一週四本書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一年,196個國家,196本書
很快地,Ann Morgan就遇到了困難。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她意識到可能無法拿到所有國家的英譯書。在英國每年大約只有4.5%的外國書籍會被翻成英文,而且來源非常侷限,大部份都是擁有較強專業通路的外國書商,才得以將書籍翻譯並行銷到英國。
舉例來說,法語的英譯書大部份都來自法國、瑞士等較強勢國家,幾乎很少見到有來自法語系的非洲國家。而最壞的情況還是,有些國家的文學作品根本沒有翻譯成英文出版。
第二個難題:該怎麼挑選?該從哪一本書下手?Ann Morgan只讀過英國與北美的書籍,對於其他地區的文學作品沒有概念,「我當時無知地在文學上排外,我又該怎麼去閱讀全世界?」
於是,Ann Morgan註冊了一個部落格,介紹她自己並解釋了她的計劃,希望能在文學的視野上尋求外界的協助。起初只有朋友與同事對她的部落格有所回應,但不久之後,開始出現世界各地其他國家網友的聲音。
弱點扭轉成優勢 持開放態度與世界相遇
網友們熱情地回應她的問題,「當你想要閱讀這個世界、想要懷著開放的態度與世界相遇,這個世界就會幫你。」Ann Morgan感激地說。有人幫她一起做研究,有人寄了所在當地的英語版書籍給她,有人特意在假期或者出差時繞到書店幫她買書,甚至在有些市面上尚未有英文翻譯版作品的國家,當地作家與翻譯工作者與她分享了尚未出版的著作或手稿,有志願團隊分工為她翻譯某些地區的文學作品,她才得以閱讀整本書。
「我的無知與無畏於自己的侷限,成就了一個巨大的機遇,不只是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文學作品的機會,還是將人們聚集起來,促進一個創新的合作。我的弱點反而成為這個計劃的優勢。」
而那一年的閱讀世界打開了她的視野。「書本有無比的力量可以帶領你抽離自己而進入另個人的世界。雖然有時在閱讀過程因與當地文化與觀念迥異,而感覺不安,但它卻可能很有啓發性。」Ann Morgan表示,與陌生的想法相遇碰撞能更認識自己,也能幫助你看見自己在觀看世界時帶著什麼樣的盲點。
Ann Morgan的經歷也是個證明的故事,證明了在這個時代,網路讓一切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地球一端的陌生人可以和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分享一本書、一個故事、一個世界觀。
回顧那一年閱讀每個國家故事的過程,世界向她展現了豐富性、多樣性、複雜性。「讓我更有存在感,而幫助我閱讀這些書籍的人們,他們讓我變得真實。」
196個國家中 關於台灣的那一本書
不知道有沒有人好奇,Ann Morgan挑了哪本屬於台灣的書?答案是在1983年發表,由台灣當代著名文學家白先勇所撰寫的「孽子」(Crystal Boy),於1989年發行英語版。故事主要描述一群於台北市新公園游移的男同性戀,如何在社會偏見、生活、慾望中掙扎生存。
聽完這個故事,你對於新的一年個人的目標設定,是否更有想法了呢?
演講及原文請見:
1. Ann Morgan: My year reading a book from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2. 不只是普通的新年「閱讀計畫」英國作家精彩的紙上小冒險
3. A year of reading the world
4. A year of reading the world 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