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中國性教育夏令營 大方挑戰不能說的秘密


作者:田育瑄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中國性教育夏令營 大方挑戰不能說的秘密

今年8月,從事性別研究逾20年的中國性教育社會學家方剛,在北京針對青少年舉辦為期3天的性教育夏令營,這已經是第5屆。課堂上講月經、處女膜、自慰、保險套,家長也坐在教室後旁聽、認真筆記。大人從一開始尷尬、質疑,到最後,紛紛報以認同與肯定。在這裡,「性」不再是禁忌的話題,是認真學習的嚴肅知識。
當孩子問你:「我是從哪來的?」身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回答?「從垃圾桶裡撿來的」、「太空人送來的」、「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在看似打趣的背後,其實恰好表露出華人家庭在性教育上的禁忌與守舊的態度。
方剛在夏令營中,以丹麥繪本作家霍姆·克努森(Per Holm Knudsen)的作品《寶寶打哪來?》(How a Baby is Made)大方的解釋這個「不能說的秘密」。
性教育這幾年特別受到中國媒體與各界的重視,若爸媽不跟孩子討論,孩子就只能從同學間的玩笑,或是網路流竄的資訊中獲得,這往往會讓人對「性」的認識變相的從語言霸凌、身體與性別歧視等角度切入,最糟糕的是一旦成為了刻板印象,日後要再改變,勢必得花上好一番功夫。
不講就不會做?
「知道性交過程的請舉手」方剛老師問,台下只見2位孩子怯怯生的舉起手來,方剛接著又問:「那不知道的呢?」教室後方坐滿旁聽的家長,許多學員交頭接耳說,「要是敢讓家長知道他們談這些事,不被打死才怪」。面對台下一片尷尬,方剛早已見怪不怪。
除了在台上分享,方剛也以影片和分組討論方式帶領孩子進一步思考「性的好壞差異」,過程中,他會請學生在紙上寫下答案,並藉機讓孩子理解性別間的生理常識,像是為什麼女生才有月經?什麼是衛生棉?等等;此外,也讓學員參與情境喜劇的演出,以換位思考的方式正確面對性騷擾的問題。
第一天結束,方剛和家長們說明教學內容:「明天我們要講『自慰』,有不同意的意見請舉手。」一名家長質疑:「本來沒有,講了是不是孩子就會去嘗試?」方剛開誠布公提出思考:「我們會提醒,如果沒有經驗,也不用嘗試。但是不講,他們未來就一定不會嘗試嗎?」他提醒家長,若愈把這些當做坦然的事來討論、不去迴避,孩子愈能正視這件事。
家長也缺乏性知識 親子一起學
連續舉辦了5年,方剛提到當初舉辦夏令營的初衷:「19年前我的孩子出生,我就想到有一天他勢必得面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但許多家長本身就缺乏性知識,學校也難以深入教育,想來想去,最後乾脆自己來吧!」
方剛認為,過往中國的性教育僅限於生理知識,然而真正的性教育,其實指的是一個人在性方面是否具備正確的價值觀;除了性行為,更包含對性別、親密關係、感情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態度。方剛的理念是,唯有接受過性教育的正確灌輸,才有辦法成為一個懂得為自己與他人負責的人。
家長、教育界反映兩極 方剛:堅定以對
不過在推動性教育上,方剛仍遭到許多負面的抨擊,像是兩年前出版的《中學性教育教案庫》一書,就有家長反映說「怎麼可以跟孩子說這些?」,也有民眾前往教育單位舉牌抗議、遊行,更在網路上成立群組,威脅恐嚇要肉搜方剛的親屬並揚言施暴。
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我是那種越挫越勇的人,沒有人罵,我還覺得挺難受!越有壓力我就越往前走!」方剛心意堅定的說道。
親自參與夏令營的家長也表示獲益良多,一名家長、同時也是生物老師回饋道:「我帶兒子一起來有兩個目的,一是我的孩子需要學習,二是我本身是教生物的,以前每次教到人體生殖系統時,因為擔心孩子們胡鬧起鬨,所以通常就是叫孩子自己回家看書,但來了這裡之後我學到,要是我能穿著一件醫師的白袍走進教室,跟學生說:『我們今天要學的是人體的生殖系統,而此時此刻的你們,就是醫學院的學生』學生們自然就會停止笑鬧、嚴正以待。」
另一位家長也說:「這兩天很多人問我:你是不是教不了才帶孩子來參加?其實問題不在於家長有沒有辦法教,真正的問題是這個社會必須普及化性教育的知識,如今我們可以跟孩子在同一個學習平台上同步學習,我覺得這是相當好的一件事。」
青少年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無知,他們正經歷著自我探索、思考、判斷與學習的成長過程,透過對性教育的推廣認知,未來社會中的兩性才能邁向尊重彼此、勇於負責的理想境界。比起孩子,或許大人對性教育的態度更該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