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如果「世界大學排名」是一場拔河比賽,資源少的就注定會輸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最近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其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北京清華大學在今年高居第 22 名,比去年又上升了 8 個名次,並一舉超越第 23 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躍昇為亞洲第一。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知識長(Chief Knowledge Officer)費爾.巴帝(Phil Baty)在受訪時表示,中國除了投入數十億美金在提升研究表現與吸引人才外,這次北京清華大學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在「論文被引用影響力」上的成績格外突出所致。
巴帝認為,近年來中國能在世界大學排名上快速崛起,主要原因就是加強了與全球夥伴之間的合作關係,透過跨國交流,提升國際視野。再加上中國政府每年以龐大的預算持續擴大對頂尖大學的投資,不只向全世界的人才招手,更積極將人才留在中國境內,藉此拉抬學術聲望。這些做法也逐漸引起其它各國的仿效,因而端出各種牛肉,企圖延攬各界菁英。
難道唯有砸下重金與資本才有辦法提升學術競爭力嗎?我們能否善用各方資源,挖掘出一條出奇制勝的道路?而世界大學排名的意義與內涵,又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世界大學排名的意義何在?其中又包括那些指標?
《泰晤士高等教育》自 2010 年開始發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數據包含外部公開資訊與各大學自行提交的內容,像是牛津、劍橋、哈佛、史丹佛等大學,都加入了這場評比,顯見這個排名足具代表性。今年全球有 1,258 所大學參與評比,較去年增加 155 所,提升 14%,可見其影響力之巨。
不同的世界大學排名,指標與權重也各不相同。THE 世界大學排名主要由五大指標組成,包含教學(30%)、研究(30%)、論文引用影響力(30%)、國際化程度(7.5%)以及產學合作收入(2.5%),其中「教學」部分泛指一所學校的教學環境,像是師生比、博士生比率及學校收入等;「研究」指標是一所學校的論文發表數、研究收入以及研究聲望;而「產學合作」是指學校的產學收入,像是知識、技術轉移以及產學合作的相關效益等;至於「國際化」指標則是一所學校在國際師生比例及國際研究上的數量;另外,「論文被引用影響力」則是單獨列出評比的項目。
雖然每個項目各佔有一定的權重,但各項指標內涵是彼此重疊的。舉例來說,雖然國際化指標僅占權重的 2.5%,但若一所學校在國際教師與學生人數上的比例較高,除了研究方面的國際合作機率將有所提升外,教學部分的跨國專業合作也會帶動教學品質與環境的同步成長;此外,在國際師生返國後,研究與教學的成果更將會在異地開花結果。因此,國際師生人數比例高的學校,除了指標內權重較高的教學以及研究佔比可以提升之外,更能順勢拉抬論文被引用的影響力,可說是一舉數得。
因此,在經費以及環境各方面等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其實無論是教育單位,或是高等教育機構都可以試著從以下兩個方向去思考:
一、「人才走出去,研究走進來」:廣開國際合作大門
就大學而言,學術成果便是校方最珍貴的「資產」。根據《資訊計量學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的研究指出,評估一所大學的學術表現包含三項績效指標,分別為「高被引用出版品(highly-cited publications)」、「國際合著出版品(international co-publications)」以及「產學合著出版品(university-industry co-publications)」,這三項指標可分別對應於評估一所大學的研究卓越度、國際化以及創新程度。這次北京清華大學之所以獨佔鰲頭,主要就是在於論文被引用次數的提升,並且廣開國際合作的大門,提升視野,創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
由此可見,重點在於論文的品質,而不是數量。畢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才會被國際學術圈廣泛引用,或是透過產官學的移轉,成為具有市場價值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在公共政策或成為企業研發創新的一部分。因此,當台灣培養潛力人才的能力發展到有足夠的羽翼和能量與全球競爭時,必將為台灣帶來各種國際視野與合作連結。
二、善用社群媒體,以「圖文影音」讓學術成果傳播全球
除了加強研究力道外,再好的理念也必須搭配有效的宣傳,才有辦法產生足夠的影響力,獲得他人主動前來詢問合作的機會。然而,無論是加入國際組織,抑或是購買廣告,都需要龐大的經費支撐,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要如何才能讓效益極大化呢?
事實上,當 Youtube、Twitter、Instagram、Facebook 這類網路社群媒體的崛起時,早已翻轉過往紙媒與傳統電視媒介的傳播力道,所以說,要讓資訊能夠更有效地散播,就必須進一步掌握新媒體的使用方法。除此之外,絕大部分的網路平台基本上都是完全免費!你只要坐在書桌前創辦一個帳號,就能透過圖文、影音的方式,讓全世界知道你所從事的研究是什麼;一旦將這些資訊上線,任何對你的研究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透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軟體,對你發出合作邀請。
世界大學排名這場拔河比賽,我們要怎麼贏?

唯有針對規則加以分析,才能找出突破的方法,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漸進成長。圖/Andrey_Popov@shutterstock
若我們將「提升大學排名」看做是一場拔河比賽,當雙方對峙時,看起來最有實力的人通常都會被排在最前面,這樣除了可以穩住陣腳,更可以用來嚇唬對手;而身形力量較差的人,則會被排在後方。當比賽開始時,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贏得比賽。
當對手實力明顯在我方之上時,最常看到的,就是後方人員從原本的蹲姿變成站姿。隨著一步步被往前拖拉,最後每個人就會因為重心不穩而一一跌倒;然而,最前面的人通常無法得知後方的狀況,但只要他持續緊抓手中的繩索,努力維持重心的平衡,不要隨著對手的節奏起舞而亂了方寸,然後謹守自己腳下的陣地,並一步步向後挪移;縱使後方人員早已人仰馬翻,但只要前排能夠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在瞬息之間,一個使勁,就能讓勝利倒向自己。
因此,無論是比賽或排名都是一樣的:唯有針對規則加以分析,才有可能找出突破的方法,並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仍能循序漸進成長。就像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各種指標佔比之間的關係一樣,很多時候,答案往往藏在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地方。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如果「世界大學排名」是一場拔河比賽,資源少的就注定會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