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K
如果今天,要你進入一間快要倒閉的公司實習,你會去嗎?
這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門專題學習課程。為了訓練學生在面對「變化」與「失敗」時的應變能力,每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都會安排數百名學生到海外,諸如矽谷和上海等地的新創公司實習──他們白天在新創公司工作,晚上則前往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海外教育單位進修。
最近就有一名學生藉由這個機會,前往一間位於以色列的公司實習,但實習階段都還沒結束,這間公司就倒閉了!
對於這樣的插曲,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Eng Chye Tan)教授表示,要是畢業後,你加入這樣的公司工作,可能馬上就要面臨失業;但今天做為一名學生,能在實際的環境中經歷了攀爬和失敗的磨難,這其實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經驗。
其實,在嘗試的過程中,失敗的經驗絕對比成功來得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今年所發佈的「2030年全球教育計畫」(Education 2030)中更提到,在全球化與科技驅使而快速變動的時代下,社會經濟與環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孩子將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份報告也指出:未來尚有 65% 的工作,到現在都還沒被發明出來,但已經有高達 47% 現有的工作,將在往後的 20 年內逐一消失,並被人工智慧加以取代──因此現在的孩子長大之後,將被迫面對一個充滿「變化」與「失敗」的未來。
因此,我們到底要如何培養孩子在充滿未知數的環境底下,仍保有創新,以及跨域領域合作並加以解決問題的能力呢?其實,要立於不敗的心法反而是:不只要「學習失敗」(learn to fail),更要「在快速失敗中前進」(fail fast forward)。
在快速失敗中前進
回頭看看台灣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危機:其實個人認為,所謂「危機」的真正來源,並不是少子化導致入學人數減少(只要透過適當的退場機制去蕪存菁即可),也不是校方「跨領域的資源」不夠,而是過度強調標準答案和制式規則,所產生的束縛:
雖然台灣的高教體制在此框架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科學與科研「專門」、「專業」人才,但大部分的學校,卻高度偏重理論研究與學術論文發表,缺乏實務的轉換與創新應變、跨界尋找答案、因應產業快速變化等能力的訓練,加上前述「追求標準答案」的體制,導致台灣高教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才,卻往往到了國外繼續進修之後,才能更加「發光」。
於是許多學校認為,這是因為「台灣高教資源不足」、學校「缺乏跨領域的競爭力」,並認為「跨校合併」,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近年來,就有許多的大專院校選擇以併校來整合所謂「跨領域的資源」:像是在理工領域素有盛名的清華大學,就和以人文教育見長的新竹教育大學合併,以「拓展科技與人文的跨領域合作」;近日清大與交大又爭相角逐,與在生醫領域獨樹一幟的陽明大學合併的機會,「期待透過併校來豐富研究與教學的能量」。
然而,單純的合併,真的能一舉完成「改善跨領域合作不足」的願景嗎?
或許從根本上改變台灣高教的邏輯,打破院、系之間的自我本位和藩籬,並鼓勵學生「擁抱變化」、「實踐創新」,才是真正的關鍵:
時尚與高科技 在身體的跨領域交會
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例,它所標榜的「知行合一」(Mind and Hand)精神,正是在現有的資源底下,提升跨領域研究的核心價值,透過開放的教學風氣與毫不設限的研究取向,讓學生們得以盡情的探索未知的學術領域。學校也提供創業競賽、平台,鼓勵學生勇於實踐創新的點子。
像是微軟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聯手研發的 DuoSkin 電子紋身,就是在 MIT 攻讀博士的台灣學生高新綠(Hsin-Liu Kao)所主持的研究。
曾在台大雙主修資工與工管系的她,畢業後,便前往麻省理工學院媒體藝術和科學實驗室(MIT Media Lab)攻讀網媒所。從小愛畫畫的她,曾表示 DuoSkin 的點子是來自台灣近年流行的刺青文化,利用電路板原理,讓攜帶式配備進化,將皮膚變成觸摸板。
DuoSkin 的使用方法如同傳統紋身貼紙,只要將貼紙壓在皮膚上,再撕開底紙即可,貼到皮膚上可以代替觸摸屏、手寫板、滑鼠等,控制手機或電腦等裝置;另外,也可加入晶片儲存訊息,並分享給手機或是其他裝置,未來亦可延伸在身份證明、地鐵車票或是電影門票等應用上,兼具時尚文化與高科技的電子紋身,不但潛力無窮,更彰顯了科技領域與人文藝術的跨度結合。
圖/Shutterstock
創新的答案,就在學生的身上
其實,對於如今的學生而言,面臨不斷變動的時代,與其「被動」仰賴學校上對下設計的制式課程,不如自己主動學習尋找答案、尋找資源:
從自行決定主題、指導老師、尋找外部贊助,到完成專案,一切獨立完成。在選擇與完成專題的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要怎麼做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校方唯有能夠提供如此貨真價實、跨領域的訓練,才有辦法讓一個人觸探到創新與跨領域合作的核心。
另外,在課程架構上,其實目前在網路與數位化的浪潮席捲下,許多頂尖大學的課程,都可以透過像是 Coursera 、 edX 、 MOOCs 等線上教育平台加以自修,因此當內心有所疑問時,只要在彈指之間,就能找到前瞻的資訊。
所以,對高教機構來說,重點或許不是貿然地在結構裡「迎頭趕上」,而是回到高等教育的本質,思考如何把追求卓越的理念,落實在每一位學生身上,讓學生看到世界;或是盡可能地把世界帶給他們,讓他們和世界產生連結。
因為創新的答案,從來不在學校的身上,而是在學生的身上。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大學合併,就能增加「跨領域競爭力」嗎?──台灣高教邏輯若不改,資源再多也不會變成 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