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經濟學人:提升學習速率和社交力,不讓科技超越你


作者:田育瑄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掀起這個世代的教育革命,在面對人生漫長的職涯上,單靠把課程往學校教育裡猛塞根本緩不濟急,到底,我們該如何學習?

去年十一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記者前往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市(Palo Alto),採訪了印孚瑟斯(Infosys)全球技術諮詢服務公司的研發中心。

在研究設計主任拉加葛潘藍(Sanjay Rajagopalan)的導覽介紹下,記者先是走進一間外觀奇特的小房間,站定後,就看到房內擺有幾張古色古香的家俱,包括帶有扶手的木頭椅以及那張橫擺在正中央置有抽屜的桌子,一旁還看到一個衣架,一件花呢夾克就靜靜地掛在上面,「我們希望為空間保留一些不同的可能性,再過幾天,鋼琴會陸續抵達」拉加葛潘藍微笑地說道。

身為一位貫徹設計思考模式的實踐者,拉加葛潘藍相信「設計思考」能為公司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法,「『設計思考』強調行動優先,而不只是紙上談兵,而凡是接觸過設計思考概念的人,就能有效洞察與深入問題的所在;基本上,我們公司上下大約十多萬名的員工,幾乎都參加過設計思考系列工作坊所開辦的訓練課程」。

設計思考,從同理心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工作坊中設定的任務是:提升使用者的拍照經驗;從設計思考的角度出發就不會是「如何設計出更好的相機?」,而是「人們這麼愛拍照的原因是什麼?」,答案很明顯的就是:捕捉回憶;掌握到了正確的答案,接著員工就可以先用紙板等簡單材料,來創造產品原型再不斷地進行修正。

同時,針對各種數位零售產品在使用者的經驗與樣貌上,我們也帶著員工們透過科技工具不斷進行實驗與想像,希望藉由對科技的運用,來活絡實體空間;同時,我們不斷在思考:到底人們需要什麼,才能在職場上贏得成就?一般的答案總是強調產業的技術、特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等等;然而,透過設計思考的角度出發,焦點就會放在如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同理心等核心價值上」拉加葛潘藍說道。

進入職場後,每個人都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因此,在還沒踏出校園時,《經濟學人》歸結,大家都應該持續培養以下兩大能力:

1.社交技能

在哈佛大學擔任教育經濟學的副教授大衛‧戴明(David Deming)指出,當前的勞工市場開始大量重視具備社交技能的人才,需要強大社交能力的職位更是大幅增加,背後主要的因素在於,那些擁有良好同儕關係的員工,能將工作任務迅速有效的拆解與分配,具有較高的生產力與凝聚力。

2.終身學習

科技的改變一日千里,唯有具備學習能力的人才不會被淘汰。拉加葛潘藍認為提升「學習速率(learning velocity)」將是一切的關鍵,從思考問題出發,花費數天或數周提出構想與執行,進而解決問題,效率,將是決勝的分水嶺;不只如此,美國阿法貝(Alphabet)公司執行長艾瑞施密特(Eric Schmidt)也強調,Google招募人才的重點是那些一直不斷渴望學習的人,就像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每年都會為自己設下新的學習目標,並加以達成一樣。

當機器逐步取代人類工作中許多單調乏味的例行公事,冷靜思考哪些特質是電腦難以學習與駕馭的能力,將會是個人面對未來職涯突破上劃時代的一頁。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經濟學人:提升學習速率和社交力,不讓科技超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