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青少年大腦反應,由「按讚數」決定


作者:田育瑄

即使是微小的社交認同行為,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意見取向。已有大量數據顯示,有同儕在場時,青少年更願意嘗試冒險,然而,在虛擬與現實交雜的現在,「在場」的意涵變得更加模稜兩可。

已有大量數據顯示,有同儕在場時,青少年更願意嘗試冒險,然而,在虛擬與現實交雜的現在,「在場」的意涵變得更加模稜兩可。《經濟學人》網站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科學教授羅倫‧雪曼(Lauren Sherman)的研究團隊指出,即便是社群媒體上的一個小小的「讚」,在青少年間都可能產生莫大的影響。

雪曼教授是「數位媒體使用與青年大腦發展」領域的專家,她帶領研究團隊檢視「按讚」與「圖像」在社交媒體上的使用,將對青少年大腦產生的何種影響。

「按讚」與「圖像」,左右青少年大腦

雪曼教授邀請32位(男性14位、女性18位)擁有Instagram帳號的青少年擔任受試者,並請他們先上傳照片到僅供實驗用的內部社交網絡。

接著,會邀請受試者躺下來,並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器(fMRI)」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影像分析,當青少年受試者瀏覽Instagram上的照片時,雪曼教授會觀察他們使用社交媒體時的大腦回饋,他們將瀏覽包含受試者自行上傳與雪曼教授從其他Instagram帳號收集而來的照片,像是:與朋友合拍食物性質較為中性的照片,以及酗酒、抽菸、吸毒等行為不良或是帶有危險性的照片。

為了讓受試者覺得他們是在瀏覽真實的社交網路,研究人員除了告知青少年受試者其他的照片是由參與實驗的受試者共同提供,而且還有約莫50位以上的青少年已經看過,並對照片按「讚」或是選擇不按。

事實上,每張照片都已經設定了0到45個不等的按讚數,中性及帶有危險性的照片有一半都設定好了23到45個讚,剩下的照片則為0到23個讚;受試者除了會看到自己上傳的40張照片,還有研究人員設定帶有危險性的照片42張,以及中性的照片66張,並讓受試者們自行決定是否要在照片上按「讚」。

實驗結果如下:

1. 「讚」數越多,青少年腦內「社交」細胞增多

實驗結果一如雪曼教授預期,本身「讚」數越多的照片,就會有更多的受試者接著按「讚」,尤其當照片是由青少年受試者自行提供時,情況更是如此。
而在雪曼教授檢視青少年受試者大腦影像的結果分析時,她發現受試者大腦中與「社交獎賞」連動的神經細胞,會隨著按「讚」數變多而增加,就像青少年參與社交活動時,他們大腦楔前葉和前額葉皮層涉及「社會認同感」的部分,也會變得活躍。

2. 「讚」數越多,青少年的「失控」機率提高

同時,雪曼教授發現,當青少年看到「危險刺激」的照片時,大腦負責「認知控制」的前扣帶迴皮質上半部區域的活動,顯得較不活躍。

而當青少年看到這些具有危險意象的照片擁有高「讚」數時,這雖然會導致他們「自我控制的能力」下降,但同時竟又引發大腦產生獎勵回饋的正向機制,此結果不分男女皆為如此。

3. 「讚」數越多,青少年為了「愛現」忽略危險

這項發現並非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許多理論模型都指出,青少年之所以敢於在同儕面前冒險,或著是所謂的「愛現」,其實都是由於他們大腦中控制「獎勵」的神經過度敏感,卻又同時削弱他們腦中「控制認知」的機能所導致。

心理學家傾向假定這種「無力感」可能是因為青少年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所致,而生物演化論學家則認為青少年為了競逐社交地位或在異性眼中顯得出類拔萃,因而變得敢於冒險。
無論哪一方的觀點是正確的,「物競天擇」無法預見的是,那支我們隨手放進口袋裡的手機,或著是眼前風馳電擎的極速跑車,竟會與青少年「冒進」的行為息息相關。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青少年大腦反應,由「按讚數」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