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孩子的創意和堅韌能夠從「遊戲」考出來嗎?研究證明可以



作者:田育瑄編譯

除了一般考試外,其他讓孩子在學校和人生中獲得成功的特質,像是創意、堅毅、合作、同理心,這些特質很重要卻難被量化。

遊戲導向學習方式來檢測孩子的學習成效,同時結合特定內容知識和軟性技巧來共同解決問題。

「我相信測驗本身應該是開放透明、具有彈性,而且老師可在旁支持孩子們以個人或群體的方式一起學習。」美國佛羅里達州教育心理學和學習系統教授法拉瑞‧雪(Valerie Shute)在一場視訊會議中提出,他研究主要針對孩子學習中難以以量化方式衡量的學習成效,像是創意和毅力。

「這種測驗目的希望以遊戲的方式將任務融入在測驗中,學生透過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展現他們的能力,同時也檢視這樣的測驗方式用於正式考試中,考出孩子難以測量能力的是否恰當。遊戲需要玩家投入所有能力以贏得獲勝!」法拉瑞教授說道。

好的遊戲透過設定目標和規則幫助學生專注,透過分階段的挑戰,測量孩子的實作能力,孩子喜歡有挑戰的任務,只要他們不會在遊戲中感到過大的挫敗感。」遊戲用圖像、視聽刺激、故事情節,提供孩子回饋和感官刺激,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遊戲。

這樣的測驗方式,幫助老師能夠為不同類型學生給予回饋,同時能檢視每一位孩子的學習模型,以給予以學生為中心的幫助。



如何設計學習遊戲?

設計學習遊戲,從計算「能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開始,能力模型幫助老師定位你希望學生在遊戲結束後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技巧、學習傾向,用什麼樣的證據檢視孩子獲得這些能力,並透過什麼樣的任務或數據比較、評估孩子展現的成果。

例如:研究團隊將「創意」分為認知面和學習傾向面,認知面底下的元素包含多元思考、彈性、原創力。遊戲可透過讓孩子為他們自己或為朋友設計一個解決特定問題的任務,以檢視他們的「創意」能力。

以「勤勉謹慎」這項特質來說,研究團隊會蒐集關於「毅力」、「完美主義」、「組織能力」、「細心程度」,毅力會透過學生花在一項特別困難的任務的時間,和她願意花幾次機會不斷重新嘗試失敗。

範例:物理遊樂園

法拉瑞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設計物理遊樂園來教學和測驗孩子的牛頓物理運動的計算能力,例如:地心引力、質量、重力、能量,同時也將創意、勤勉、謹慎、物理知識等元素放進遊戲實驗中進行了五項研究,每次都證明效果是正面的。

遊戲規則很簡單,用綠球打紅氣球,球和氣球放在螢幕上不同的地方,有時候中間會有障礙物,學生必須畫出影響物理運動的元素,例如槓桿、跳板、搖擺、斜面坡道,以讓綠球打到紅氣球,如果要獲得更多點數,學生必須使用更少儀器完成任務,透過增加遊戲困難度,讓學生不斷挑戰不同的任務。

「當你開始玩遊戲時,電腦不清楚你的程度為何?但一旦你開始遊戲,電腦會自動開始記錄,比如當學生用搖擺而不是槓桿來得分,電腦會記錄學生完成任務的長度、前後他嘗試的次數、他們從中獲得了什麼物理概念、他們是否能夠完成任務以獲得金盃或銀盃。」法拉瑞教授說道。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有一種正確方式,你可以用不同元素組成不同模式,嘗試看看他們互相影響後在長時間或短時間內造成的不同結果,所有的嘗試都會被記錄下來。」

測驗成功嗎?

法拉瑞教授研究團隊比較學生的創意、勤勉謹慎、物理知識等學習結果使用以下方法:

  • 創意力:撰寫調查報告,參考Wallach and Kogan’s 交替用途測驗,請學生用語文及圖畫對尋常物體舉出各種用途,以測量流暢度和原創力,例如:畫出你能拿鞋子來做多少件不同用途的事。
  • 勤勉謹慎:撰寫調查報告,同時也參考Eisenberger’s 字母排序任務,以觀察學生花在複雜任務的時間多長。
  • 物理知識:使用多選題測驗。學生做166題目,七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在四小時的無指示的遊戲後,進行前後測,男孩和女孩都認為比起玩電動遊戲,這種「有意義的遊戲」比較好玩。


法拉瑞教授研究團隊相信遊戲能夠成為教室中很棒的正式測驗方法,透過和不同主題連結,孩子仍能夠形成假說、學習推理、從錯誤中嘗試學習,結束後在教室內布置「學習卡片」能幫助強化學生連結和記憶。

法拉瑞教授研究團隊和同事們也透過視訊獲取學生解決問題時的臉部表情,以觀察孩子在遊戲中挫折、欣喜、無聊的表情。


原文請見:Can a Child’s Creativity and Persistence be Assessed by a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