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大人的「注意力」是寶寶開心的關鍵



作者:田育瑄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大人的「注意力」是寶寶開心的關鍵

大人無不愛跟孩子玩雙手遮臉的「躲貓貓」遊戲,孩子也因此常被逗得呵呵大笑;經研究指出,孩子們的反應主要是來自於「社交心理」的緣故,而所謂好玩的觸發點,不如說是孩子們清楚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吸引大人的目光和期待。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同時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心理學家卡士柏‧艾迪曼(Dr. Caspar Addyman)教授近期對外公開了一項針對嬰幼兒大笑反應所進行研究,在他的主導下,除了使用數據量化紀錄,更提供家長們準確實用的建議,最新的研究指出,無論方式為何,「時機」才是讓寶寶開懷大笑的原因,跟大人們做了什麼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艾迪曼教授更在美國《Fatherly》雜誌中指出,「大約在一到三個月大時,嬰幼兒就會出現微笑的反應,而且聲音聽起來像呼吸一般平和,至於到要發出真正的笑聲,則是在三個月到三個半月大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好奇說,為什麼寶寶一出生就能夠放聲大哭但卻無法開懷大笑?除了寶寶本身肺部尚未發育完整,主要是因為人們笑的時候,是以間歇性的方式發聲,不像是哭的時候是連續不斷」。
無論是來自於哪一個國家,身為父母的每每在年幼的孩童面前,都會下意識的舉起雙手遮臉,然後再時不時的打開做個鬼臉,而孩子們通常也都會立刻被逗得眉開眼笑。
而寶寶之所以會放聲大笑,其觸發點不外乎就是因為「人」的關係,艾迪曼教授分析道:「對於我們人類,笑是個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而就嬰幼兒來看,今天由誰來觸發同樣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透過觀察我們發現,由於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較多,因此相較之下,假設今天換成是爸爸來觸發,對孩子來說,自然會來得更加有趣」。
「孩子渴望的是獲得眼前大人的注意,因為他們的大腦正在學習如何與人互動,當大人與孩子們玩起這個遊戲時,除了有持續反覆規律的動作之外,彼此也都會期待對方有一定程度的回應,這對嬰幼兒來說,就是社交接觸最基礎的學習開始」艾迪曼教授分享道。
因此,大人的「注意力」除了是讓寶寶學習互動的開始,更是讓寶寶打從心裡開心的關鍵;所以要是想聽到寶寶發自內心的笑聲,可別忘了好好注視孩子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