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出國工作適合你嗎?」─ 問自己四個簡單問題,做出更好的決定




作者:田育瑄

作者前言:最近,台灣人才外移潮議題火熱,前往海外工作闖蕩、出國留學打工賺外幣,儼然已成為壓力鍋的解方,然而,這是正確解,還是最佳解?我們該如何評估?
《時代》最有影響力人物、Facebook 營運長雪柔 ‧ 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曾於《挺身而進》一書中提到,當年到 Google 應徵時,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曾給了她一句話:「如果有人給你一個火箭上的座位,別問位子在哪裡,上火箭就對了。」
然而,飛速前進的火箭,就像開展新事業的機會,可能一飛衝天,也可能就此殞落。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快速變動的環境中,不論在學校或職場,從沒有人能真正告訴我們這艘「火箭」可能的樣貌。如何辨別眼前這個機會是「火箭」,還是只是根「火柴」?在我們手中還沒有許多籌碼時(甚至還有包袱時),如何決定是否要跳上去?
工作中,我結識了一位在海外經商與生活逾 30 年的台商前輩──年近 70 的他,在 35 歲那年就曾創辦電腦軟體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後又擔任海外 BOT 案的首席顧問。他曾在短短數個月,就協助企業創下千萬銷售業績,堪稱行銷界第一把交椅。
年屆退休的他,分享了從商近 50 年經驗。他歸納出在動盪不定的環境中,當看到一個新機會時,如何決定是否投入與執行時,幫助判斷的四個指標。
這個方法,我認為既簡單又讓人受用。目前許多同輩朋友,在考量是否投入新的工作、出國等職涯思考上,也可參酌思量,因此在這裡用實際案例的方式,分享給大家:(以下依據個人狀況有所調整)
案例:你今年 35 歲,是位從事批發零售產業的業務部門主管,積極進取的你,在公司有一定的地位,但因為產業前景保守,老闆詢問你是否願意派駐馬來西亞開發新市場、管理在地員工,薪資固定加成,津貼根據績效而定。但你有老婆與孩子在台灣,還有貸款要繳,你願意嗎?
1. 好事?
首先可以思考的,是這個新機會或新職位,對你個人、對公司,或對社會大眾而言,是否是一件好事?
公司有心向外擴展,對你而言,派駐海外對職涯發展與薪資籌碼,都具有相對的優勢,但是派駐海外需要付出的,是可能要與家人分隔兩地、水土不服與時局的變化性,對有家室的你,評估「好事」指數為 75 分(滿分以 100 分計)。
2. 好做?
這個機會或新職位的門檻多高?你要花多長時間、經歷才可跨過門檻?你的優勢是掌握通路、供給,還是解決方案?是否有專利保護?是否容易被取代?是否有專業人脈,只要登高一呼就有人會購買或加入?
老闆派駐你前往馬來西亞,你經過系列的調查,知道當地人除了說英語、馬來語,有些也會說中文,前往當地不會有太大的語言障礙;然而,即使在當地人脈較少,但行銷與談判技巧是你的強項,也是你可以磨練與發揮的空間,公司也有派駐海外的前輩可請益學習,評估「好做」指數為 82 分。
3. 好賺?
這個機會或新職位好不好賺?在地商機、市場發展潛能是否充足?
為了瞭解新市場,你花幾週的時間,把最近 5 年內財經媒體發佈的研究報告及行業分析,以及所有你關注行業的相關文章都閱讀一遍,並找到當地的社群、商會等在地人脈與特點,初步把握了在東南亞零售批發行業的樣貌。
不過還是要小心,畢竟儘管都是華人,但性格大不同,秉持「先做朋友,再做生意」,初步評估「好賺」指數為 78 分。
4. 好壞?
如果出問題的話,會帶給你多大的傷害?你設定這個事業或工作,你會做多久?市場商機與潛力多大?與公司和在地員工的合作配合,你的付出跟收穫,是否對等?
雖然當地生活環境不熟悉,若是出問題也有公司承擔,此外,這次升遷也是新的機會與職涯的海外跳板,不論是在批發零售產業中找到在地化的銷售方式,或觀察在地更低廉或更獨特的產品,都是額外的學習;然而,由於老婆有自己的工作,孩子需要唸書,舉家遷居或留在台灣都必須仔細思量,但讓孩子提早在另一個國家成長,或許也是另一個新機會,評估「好壞」指數為 85 分。
盡量理性、全面評估,做下不悔的決定
評估完狀況,整體而言前往馬來西亞工作的分數平均為 80 分,你也可就與家人討論過的結果,或你特別在乎的項目,做各別的比例加成平均(例如:你會考量這個機會,主要是「好不好做?」那麼這裡的分數加乘,則可乘上兩倍)。
這雖然不是個既定的科學測驗,但仍能夠幫助你在評估眼前的選擇時,心中有個拿捏的參考依據,至今對我仍然受用萬分。
正如巴菲特 50 年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曾說的:「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大環境的趨勢與變化,身為市井小民、一般大眾的我們或許難以預測與掌控,但我們可以更用心、更關注,積極地因應變化,做出調整。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出國工作適合你嗎?」─ 問自己四個簡單問題,做出更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