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育瑄
很多時候,情緒上積累的感受無法一言以蔽之,更無法概括承受,假設我們不將一切釐清,除了會觸發焦慮的惡夢,更可能會引爆無謂的爭端,讓情況每況愈下。近日,「丈量情感(RULER)」法則,不但可以讓孩子學習拆解情緒、毅力等非認知的能力,更可以讓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培養打理情緒的好習慣。
仔細想想,這輩子是否曾有人告訴過你該如何做好自我情緒的管理?或者是在面對情緒波動時,該如何有效的判別與深入探索自我內心的變化?基本上,不只是孩童,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說,答案一樣都是:沒人教過。
一直以來,我們往往都必須在挫折的黑暗中摸索前進,時而困惑、時而自責,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才逐漸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但要是早在學生時代就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掌握自我情緒的話,那該有多好?
為什麼情緒管理能力如此重要?
做為一個提供各領域傑出人物和民眾交流與分享的平台來說,TED更加確信「情緒管理的能力」應被列為學校教育裡不可或缺的一環,相較之下,甚至更超越了數學、閱讀、歷史與科學等傳統教學項目的地位。
經研究發現,懂得情緒管理的學生不僅有突出的學業表現,通常也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更重要的是也鮮少出現偏差等行為;此外,縱使勞力工作已經逐漸被自動化的機械設備所取代和淘汰,但諸如堅毅、壓力管理、溝通等社會群體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反而更加凸顯人類無可取代的地位。
目前美國各所教育機構已將社交與情緒管理納入成為教學的一部份,並且逐漸成為未來擬定教育政策中的一門顯學;學校教育不僅投入更多的心力用以加強學生們在團體合作上的默契,更進一步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強化面對面溝通交談的能力。
畢竟,截至目前為止,現行的教育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仍是在不斷的要求我們的孩子忽視或掩蓋真實的情緒。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情緒教育教授湯瑪士‧史季夫(Thomas Scheff):「西方社會常將情緒視為令人分心或放縱的來源,然而,我們的情緒能提供我們生活中有價值的訊息,像是遇到危險、緊急事故的即時反應,但我們卻常被教育把這些情感忽略,如果遇到問題,我們每次都選擇掩飾委屈、憤怒、羞恥、或壓抑等情緒,最後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讓我們的人格趨轉為暴戾。」
學校該如何教導情緒教育?
有鑑於此,耶魯大學情緒智商中心研究人員馬柯‧布拉奇(Marc Brackett)、大衛‧卡魯索(David Caruso)、羅賓‧史登(Robin Stern)三人在2005年時就率先提出了一套教導如何管理情緒的標準:「丈量情感(RULER)」,並在全球逾千所中小學中廣泛的使用,其中主要可以區分為以下五大要項:
1.情緒具有共通性(Recognizing)
就算每個人感受不同,情緒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其實是共通的,舉例來說,無論是難過或憤怒,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其實一樣都是「失望」,而這股挫折感往往就會導致人們失去向目標衝刺的動力。
2.情緒可以被分析(Understanding)
透過課堂中的學習讓孩子清楚知道,像是興高采烈、悲傷、恐懼、憤怒、驕傲等詞彙固有的意涵,並以書上的故事為例,教導孩子們分析人物角色為何在某些情節中展現特定情緒的原因,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就能正確地將情緒對應在實際生活上。
3.情緒得以標籤化(Labeling)
一旦能清楚辨別自我情緒的差異,當心中的怒氣再次升起,你就能立刻以「標籤化」的方式有效的處裡情緒所帶來的阻礙,將不同的情緒歸類、找到源頭,並對症下藥。
4.情緒必須能表達(Expressing)
身為家長的你也不妨多以提問的方式,刺激孩子們學習跟上自己的情緒,像是:「什麼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宇宙無敵超級厲害?」,鼓勵孩子們以回憶的方式串聯起自身的情緒,在嘗試表達的同時,進一步深入思考行為的動機與背後情緒的關聯。
5.情緒勢必要調整(Regulating)
只要孩子能夠清楚辨識、定義與釐清自己的感受,並且實際體悟每一種情緒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那麼,未來就算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孩子們自然就不會被感覺牽著鼻子走,而在外在表現上,也就不會莫名的狂喜狂悲。
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必須面對不同的面孔,並隨之投射出不同的情緒反應,因此「丈量情感(RULER)」的思維不該只是限縮在人文教育上,我們更應該將其廣泛的運用在各個學科與生活層面上,讓孩子們終其一生都能以處變不驚的態度從容的面對每個情緒來襲的時刻。
刊登於《親子天下》為什麼會覺得難受、想哭?5法則學會理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