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育瑄
常保婚姻幸福的祕訣是什麼?其實,就是「體貼」和「慷慨」這兩個眾所周知的道理,但隨著時間過去,當初那份重視彼此的初心,竟也隨之消散而去,到底問題是出在哪呢?
都說六月的新娘是最幸福的,因此每年世界各地約有13,000對佳偶選擇在同樣的時節,步入禮堂,深情凝望著彼此,大聲的說出「我願意」,並且在眾人的見證下允諾,無論生離死別、病痛苦難,都將和另一半長相思守、常伴左右;然而,這份心意卻在彼此步入婚姻生活之後驟然轉變,絕大多數的人最後更是以冷漠或離婚等方式黯然收場,而這其中所交織的酸楚,更是不足為外人道。
日前,《從此幸福快樂的愛情真相(The Science of Happily Ever After)》一書的作者,同時也是美國馬里蘭大學「上癮症、人格、與情感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diction, Personality, and Emotion)的研究學者、兩性關係專家的泰‧田代博士(Ty Tashiro)就於美國《大西洋雜誌(Atlantic)》上指出,目前僅有三成不到的夫妻表示,在結縭六年後還可以擁有相當幸福和健康的身心靈狀態,同時,近來社會上的離婚率更已經攀升到令人擔憂的地步,到底問題是出在哪呢?
婚姻是否幸福,在新婚時就決定了嗎?
過去四十年來,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持續針對婚姻關係如何穩定運作的成因進行研究,他在華盛頓大學設立「愛情研究室(The Love Lab)」,邀請新婚夫妻進行互動實驗,實驗會請新人戴上檢測儀,並由研究人員進行發問,像是:你們是怎麼認識的?什麼時候你們會發生衝突?你們彼此共有的美好回憶是什麼?當新人再作答時,一旁的檢測儀就會同步紀錄心跳、血壓以及身體發汗的程度,待問答結束後,接著就是等待,研究人員必須等到六年以後,才會再次針對受試者的婚姻狀況做下一步的追蹤,並以此得出最終的研究結果。
高特曼將六年後的婚姻狀態分成「克服」與「災難」兩大類型,比對六年前所得到的測試結果發現,在回答時看似冷靜,但心跳和汗腺的指數卻都相當起伏不定的夫妻,在六年後不是走向分離、就是陷入冷戰,而且只要是被歸類在「災難」類型裡的夫妻,都毫無意外的出現相同的狀況,這實驗無疑證明了只要是心理狀態波動越激烈的夫妻,感情破裂的速度就越快。
親密相愛的婚姻,關鍵是什麼呢?
高特曼曾將大學實驗室周圍環境佈置的像是度假中心,並邀請130對新人觀察他們在休閒時的互動狀態,像是烹飪、打掃、聽音樂、吃東西、聊天等等,在看似毫無目地的相處過程中,渴望和對方產生連結的伴侶會發出「邀請」,並說出像是:「你看!外頭那隻小鳥好可愛」,當然,這句話除了是在跟對方表示自己的發現之外,主要其實是要邀請對方回應他們的發現,對方可以選擇「收下」回應展開對話,或是用這樣的方式「拒絕」說:「別吵啦,我在看東西耶!」。
「是否接收邀請」對婚姻狀態來說至關重大,經實驗結果統計,高特曼的這項實驗在預測婚姻成敗的精準度上高達了94%,就那些在婚後六年就走向破裂的夫妻來看,其中僅有三成的人有接收邀請的習慣,但六年後仍可以相處融洽的夫妻則大大不同,其中有高達九成的人時時樂於接受和回應,而且雙方都會想辦法滿足與回應彼此在情感上的需求。
婚姻破裂的首要因素是什麼?
讓婚姻關係降到冰點的主因不在於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而在當困難發生時,卻時常感到被對方冷落及忽視,因而延伸出所謂的「自我價值消失感」,這才是導致夫妻分開的主要因素;相反地,「體貼」是讓另一半感到被照顧、被理解,才能夠讓迎面來襲的困難看起來不那麼的可怕;那些在婚姻裡經營有道的伴侶相信,「體貼」就像我們人體身上的肌肉,是可以透過不停的鍛練而茁壯,而且需要靠彼此雙方持續不斷的付出和努力。
在每天忙亂的生活中,最容易讓我們遺忘的就是「重視對方的初心」,婚姻的成敗關鍵其實很簡單:當伴侶表達需求時,不論當下感到多麼疲憊、壓力再大、分身乏術,都該慷慨地騰出一定的空間,歡欣的迎接伴侶的邀請,因為光是「聆聽」,就能將幸福指數大大的提升呢!
刊登於《親子天下》婚姻成敗不在遇到困難,而是困難發生時感覺被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