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唐鳳母親 李雅卿:要做個自由人與文化人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許芳菊

從創辦種籽學苑、推動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到現在和一群夥伴,一同創立「自主培力學園」,十多年來,不管官方的教改走向如何,李雅卿始終以一個母親的身分,在民間持續努力,為孩子的教育打開一個更寬廣的空間。

從創辦種籽學苑、推動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到現在和一群夥伴一同創立「自主培力學園」,十多年來,不管官方的教改走向如何,李雅卿始終以一個母親的身分,在民間持續努力,為孩子的教育打開一個更寬廣的空間。

李雅卿原本是一位傑出的媒體工作者,但看到自己兩個資質聰穎的孩子,在台灣教育體系裡衝撞受挫的痛苦,讓她毅然從一位母親轉而投入教育改革的第一線。

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六年,她所主持的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喻為「亞洲最好的另類教育之一」。

實驗計畫結束之後,李雅卿和她的夥伴們一方面透過「自主學習促進會」繼續推廣自主學習的理念,一方面開始為一些在學校裡學習受挫的青少年開辦培力學園。

今年二月,青少年培力學園開始試辦。七月,學園搬到指南山間,孩子的視野跟空間都更開闊。在培力學園裡,所有的新生都必須先修五門基本能力課程,其中最特別的就是「自主學習準備課」。

自主學習要如何準備?如何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終身學習的人?在指南群山的環抱中,李雅卿緩緩道出這十幾年來,他們所堅持的教育理想。

- - -

一個孩子要有自主能力,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對生命的自覺,包括自我生命跟別人生命存在的覺知;第二,他必須要有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

自主學習 喚醒對生命的覺知

自主學習準備課程,是一個喚醒孩子的課程。

喚醒孩子對生命的覺知,讓孩子了解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你自己的特質是什麼?別人是什麼?你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對我們來講,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創造幸福。

在生命的過程中,你不斷有創造的可能性跟機會,你不是被決定的。我們希望孩子可以了解到「現在,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未來,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有這樣的體悟跟信心是很重要的。

第二,我們談到人際的部分,文化人的那一塊。好的文化人是跟自己有良好的對應、跟群體有良好的對應。

良好的對應必須從態度到能力,這就包括情緒控制的能力、認識別人的能力、同理的能力、願意跟別人合作成事的能力、相信人會轉變的能力……。

當孩子在這部分有基礎認知之後,就比較願意跟別人和好相處,也比較願意思考「我要為自己做什麼?」他的學習意願也會比較容易出來。

當學習意願出來之後,就要培養學習態度。讓孩子了解到,你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那麼輕率,用中國話來講就是要「臨事以敬」。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時間、情感、意志,會碰到困難。

當一個孩子穩定下來之後,他就會有好的學習態度。接下來他們就需要一些好的成功經驗,必須要有好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所以必須各科老師一起做。

一個自主學習的人,他必須是個自由人,也必須是個文化人。這樣才有可能創造人生的幸福。

青少年 需要釐清價值觀

至於要怎麼教這門課,每一堂都不一樣。像昨天我們講青少年的人格特質,讓他們知道他們有生理上的改變,抽象思考能力的出現,告訴他們很多例子。

我們會告訴他們現在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刻,讓他們了解人格是什麼。孩子會問我們,如果在人格形成時期走得好跟不好,結果會怎麼樣?我們就會有很多討論。

青少年時期如果人格發展得好,他就會積極、進取、奮發,他就會往上做創造。

走得不好就是往下,自卑、迷惑、角色困惑,各式各樣的困擾都出來。所以我一直認為在國高中的學生,他們需要大量的討論!因為孩子需要去釐清他們的價值觀念。他們要在老師身上看到典範,在一個喪失典範的世界裡面,每一個當老師的人、每一個當父母的人,一定要期許自己就是典範。

陪孩子活,不隨他、不替他活

至於父母要怎麼教,我們一直在推跟孩子對話、討論。

因為父母應該提供經驗,讓孩子有機會看到我們的經驗之後,做為他們生命成長的參照,但父母不能替孩子活著,也不能隨他們活。現在很多中產階級父母會隨著孩子走,美其名叫做尊重,其實根本沒陪著孩子,所以小孩子都非常虛。替小孩子活,就是什麼都幫他決定了。

陪著孩子活,就是知道孩子有他生命成長的色彩,他的步調、可能性,他絕對不是你。但我們是一個善意的成人,我們願意陪著他,讓他看到生命是怎麼長的,假如他努力,這個世界會有什麼樣的機會給他。父母應該提供資源給孩子,但不要擔負他的一切,要讓他有機會去練習。

我們有個老師認為,家庭有兩個很重要的功能:一個是愛與支持;另外一個是讓孩子了解世界的規則,跟真實的需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跟意志的教育,要順著孩子的性情,透過支持、陪伴、引導,讓孩子好好長起來。

(註:想要了解更多培力學園訊息,可上自主學習促進會網站:http://www.alearn.org.tw/)

- - -

唐宗浩的自主學習策略

李雅卿的小兒子唐宗浩,不但從小就是個資優生,更是一個樂在自主學習的人。他現在就讀政大應數系,並輔修教育學程,常利用寒暑假跟別人借小孩,免費為他們上課。他立志進入教育體制內,當一名數學老師,幫助孩子看到數學的美,不再懼怕數學。

以下是他培養小朋友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套方法:

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很核心的是要培養孩子一個好的學習循環。

我運用了企業界PDCA的概念。就是計畫(plan)、執行(do)、檢查(check),最後我是I(improvement,改善)代替A(action,行動),就是PDCI四個步驟。

從計畫來看,要讓學生可以為自己做計畫,這是需要空間的,要給一些留白的空間,他才有機會嘗試做計畫。這樣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變成一種諮詢的角色,幫助他去做計畫,而不是替他做計畫。

執行的部分,就是一種貫徹力。

學習一定會遇到困難,有些家長、老師會讓孩子逃避,閃躲這些困難,最好是給他支持陪伴,給他推動的力量,陪著他撐過去,而不是讓他逃掉。

檢查的部分也很重要,幫助小孩找到一個有效的檢查標準很重要。每個人可能不一樣。對我來講,有些知識我可以很充分的傳述給別人聽懂,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檢查標準。

最後就是採取行動去改善,形成一個好的學習循環。PDCI的循環做起來之後,就變成一種習慣,很容易讓人放心。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李雅卿:要做個自由人與文化人

--------------唐鳳是誰?參考雪莉寫的這篇吧!---------------

讀完唐鳳這篇《報導者》創造對話空間 唐鳳的奇幻之旅,深感雪莉用文字刻出的影像既真誠又有生命力,如果剖析的視野也能開源,多好~

或可搭配這篇一起學習~

李雪莉:諸神的黃昏──自媒體記者的逆襲

不論他們是否符合客觀平衡的傳統新聞標準,他們有的就是信仰、努力與實力,他們選擇進入現場、長期關注某些議題,他們是記者也像是運動者,他們將生命攪和在裡面。

大媒體裁員的同時,能否與地方媒體和自媒體合作分工,持續深入前線?大媒體能否讓活在數位浪潮下的千禧世代,進入管理階層,刺激世代對話?大媒體能否善用科技、時尚、美術的人才,視覺化呈現出來?大媒體又能否接納新讀者和社群直接不留情面的建議,而不會轉過頭去?而大媒體能否持續投注資源,做出好新聞和調查報導?

數位浪潮下的媒體衝擊才開始,眼前沒有偏安的避風港,也沒有解決問題的魔術子彈。但自由記者的逆襲已告訴我們,被虛幻的點閱和標題綁架的媒體諸神,新聞的「真誠」將是讀者們嚴格檢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