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為什麼作家的網路存在感空前重要?掌握讀者的意見和動向



讀者:田育瑄

趨勢一:作家的網路存在感空前重要

甫在三月落幕的「數位圖書世界研討會」(Digital Book World Conference)已經邁入第七年了,每年研討會廣邀出版界菁英齊聚一堂,討論數位內容的發展、趨勢與行銷策略等面向。

Open Road Integrated Media創辦人兼執行長珍.費德曼(Jane Friedman)整理了自己與會兩天的心得筆記指出,她在議程中獲得的最大心得,就是在網路時代,要打書、做行銷,不能靠傳統方法,作家在網路世界的存在感,前所未有的重要

市場觀察及顧問公司 The Idea Logical Company 創辦人兼執行長,也是這次研討會主席的夏茨金(Mike Shatzkin)在研討會開場演說也提到,每一位作者要建立自己的線上存在方式,但並不是每位都做得很成功,而現在的傳統出版商最大的失敗,就是無法實際幫助作者建立「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

他主張,每一家出版商都應該盡一切可能幫助作者加強線上參與,並將此當作首要行銷策略。

網路行銷解決方案公司 Moz 創辦人之一的費許金(Rand Fishkin)也有相同的見解,並對作家提出兩點實務操作建議:

你的網站必須搜索得到、進得去,而且手機版介面也要一目瞭然。

費許金建議作者和出版社要儘可能讓讀者能輕易連結到書籍資訊網頁或作者網站,而非亞馬遜等購書網頁,這樣才能提高作者的網站和書籍資訊網頁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

比起急切催促讀者趕快去買書,他認為先掌握讀者的意見和動向更重要

不要將內容網站與促銷網站切開來。

以作者的角度為例,意即不要將作者網站和作者部落格切開來,也不要建立一個專門用來打書的網站,而應該將兩者內容整合,用意基本上與上一點相同,讀者如果以與你的書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搜尋,你的網站在搜尋結果中能夠排名得更前面,提高能見度

趨勢二:追蹤讀者的數位足跡將成行銷新課題

找出讀者是出版行銷的基本功,只是在網路時代,如何追蹤讀者的數位足跡,用網路行銷打中讀者群,就成為新的行銷課題。

The Logical Marketing Agency創辦人麥卡錫解釋實務操作技巧:

找出一位目標讀者,試著複製他的線上行為模式。

徹頭徹尾跟蹤他的數位足跡,比如:他活躍的社群網站、最常進行的活動,他最常討論的產品、書籍或服務,能對他產生影響的公眾人物,以及他上網時還會去哪裡。

整理出這位讀者的行為輪廓,就能知道要加入什麼社群,如何開始參與讀者對話。

不過,如果真的不常使用網路工具,那就要把這一套搬到現實生活中,走進人群與人交談,收集資訊。

透過追蹤讀者的網路行為,就可以打造一系列專屬的行銷手法,比如,若發現讀者群有一大部分也喜歡看實境節目《鑽石求千金》(The Bachelor),行銷上,就可以在部落格發一篇文章:《六本喜歡鑽石求千金的人也可能會喜歡的書》。

更重要的是,必須精準地鎖定目標讀者,而不只是抓概略圖像,比如,「喜歡去博物館的人也會喜歡這本書」並不精準,「博物館館長老張和老陳也會喜歡這本書」就相對精準許多。

趨勢三:混搭出版將成主流

隨著獨立出版成長,打破傳統出版和獨立出版兩元對立的疆界,採取混搭(hybrid)出版的商業模式,也將是未來趨勢。

獨立圖書出版人協會執行長波爾(Angela Bole)在《Book Magazine》舉辦的2016年出版趨勢網路研討會就提到,順應自助出版成長,現在出版社會為了挖掘新作家,更願意獎勵作家的創作,這將讓原本不知道如何進入傳統出版途徑,也不想自己搞行銷和賣書的作家,更容易跨過出版門檻,順利出版作品。

實際上,許多作家都開始自如地搭配運用傳統出版社和非傳統出版途徑,操作紙書和電子書。

比如,《西雅圖時報》報導,Kindle 商店付費暢銷書前一百大排行榜中,榜首為作家瑰爾(Ann Howard Creel)的《While You Were Mine》(那時,你是我的,暫譯),內容講述二次大戰期間的愛情故事,由亞馬遜出版副品牌Lake Union出版社出版,電子書訂價為 5.99 美元。

而作家的前一本作品《The Magic of Ordinary Days》(平凡歲月的魅力,暫譯),是由企鵝出版社出版,曾被改編為電影,在 Kindle 電子書訂價為 11.99 美元,而紙書只要 10.39 美元。

此外,波爾也認為,隨需印刷(print-on-demand)在技術、品質和成本上不斷改進,未來將改變出版市場的遊戲規則,獨立出版未來可以使用越臻成熟的數位印刷技術,隨需出版服務,也將讓獨立出版更靈活、彈性和專業


原文請見:《閱讀最前線》4大趨勢,解讀2016年電子書&出版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