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育瑄摘要
問題:
l 富人怎麼閱讀?
l 賺錢的「思維」、「系統」和必備「知識」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 深入了解資本主義體系的運作機制
世界上的知識分「必須」和「興趣」兩種,「必須」類的知識和吃飯穿衣問題直接相關,財經消息能解決自己生活需求,人要對「必須」的知識有所研究,探討理念問題之前,應該要先努力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要累積必須知識,就要多接觸財經消息,閱讀財經書籍。
關鍵在於「閱讀方法」,「必須」知識的出發點,在於深入了解資本主義體系的運作機制。要瞭解成功理財的方法,就是從旁觀察偉大的投資家的想法,閱讀偉大投資家思想的書籍。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 身邊隨時夾著一本書的書蟲,很努力學習
財富排行世界第二個巨富華倫巴菲特就是閱讀成癮患者。對於「如何決定企業價值?」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多閱讀資料,對於我所關注的公司我會閱讀該公司以及競爭者的財報。沒有什麼資料比這個更重要了。」
在華爾街最受尊敬的任務之一約翰坦博頓曾經告訴大家:「要把自己變成會走動的圖書館。建議人們在出差的時候不要浪費時間,可以多看好的報紙或與業務相關的資料。」
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從小就是很誇張的書蟲,身邊隨時夾著一本書的書蟲,很努力學習的人。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3: 相信知識的力量
巴菲特認為自己的優點就在於「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適應能力」。「我跑的並不快,但對於市場經濟,特別是有許多活動交織而成的,巨大資本主義經濟的適應力,我不會落後任何人。」
所以,學習他的知識,不只是學習他的成就,也是學習他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適應力。一定要把他們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東西才行,因為這些人比任何人都更相信知識的力量。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4: 完全轉化偉大投資家的思想為自己的一部分
想成為有錢人,就必須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方式。同樣的,如果想要在投資上成功,就必須學習那些比我們先穿越失敗的荊棘叢因而獲得成功的偉大投資家的思想,讓這樣的學習完全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就是通向成功最快的捷徑。
可以去看以偉大投資家的思想為主角的書、他們本人寫的書,或是他們在下投資決定時說了些什麼話,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5: 差異就是金錢
差異就是金錢。
我們是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如果不能掌握資本主義社會運作的原理,沒有方向感的活著,那麼無論再怎麼努力誠實,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結果。正直與誠實如果失去了方向,也很難發出光才來,這就是我們實際生活的世界。
如果希望通過努力,就能獲得預期相當的金錢報酬,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姿態呢,我認為要為自己創造「與別人不同的特點」,也就是「差異」。
擁有「與別人不同的特點」,才能提高身價。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6:學習連動思考邏輯
資本主義的原理就是差異的原理。
即使進入工業資本主義的階段後,差異的原理還是一樣有效。
重商主義時代能夠利用地理差異的人才能賺到錢,而18世紀後半期起展開的工業革命時代,「便宜的薪資」是最重要的差異。
要讓工業資本主義成立,光靠工業革命本身是不夠的,就算透過工廠系統,能提高勞動者的產能,如果勞動者的薪資也相對提高,就無法創造出利潤。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間的差異,才是產業資本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企業家不擇手段、用盡方法要壓低實質工資,工業資本主義最早的面貌就是充滿了貪婪的醜惡臉孔,所以才會出現社會主義思想家卡爾馬克思這樣的任務,站出來指控「搾取」的事實。
雖然馬克思出面指控,但資本家還是可以繼續考壓低公司來創造差異。因為農村裡有許多的產業後備軍,只要仍然有很多人在農村找不到工作,離鄉背井到都市來,企業老闆就沒有理由要提高薪水。
如果在那個時間點上進行股票投資,先將人力問題放到一邊不談,其實應該選擇能夠把實際薪水壓到最低的公司股票來買,因為當時這就是創造競爭力與差異的原動力。
然而,當產業後備軍的人數枯竭之後,想要透過薪水創造差異就變得十分困難了,為了生存,就必須創造新的差異。
「到了此時,工業資本主義無法再繼續依靠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的結構性差異了。所以,各企業如果不能透過開發新產品或新技術、開拓新市場、導入新的組織型態來創造差異,就會無法產生利潤。」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7:時間「差」就是金錢
資本主義的原理就是差異的原理。
金融的本質也是一樣依靠「差異性原理」,將差異用的淋漓盡致的人,才能在金融市場中賺到錢。
銀行是利用村關於貸款的利差賺錢,如果中央銀行宣布降低利率,各銀行馬上就會跟著降低存款利率,但貸款降息則是能拖則拖,因為他們太清楚白花花的銀子從何而來,所以只要是銀行行員建議的存款或貸款,都要先抱持著懷疑的眼光來看。
保險公司是利用收到的保費和未來理賠金的差異來賺錢,不管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都是以「時間」當作媒介來創造差異。
存款時,銀行馬上就收了你的錢,但利息以後才會給你,這樣收進來的錢立刻就可以借出去。他們盡可能利用存貸款的利差益時間差來創造收益,換句話說,是透過搶對方的時間點,來進行「時間差攻擊」。
貨幣最重要的功能,就在於人當作商品或服務交換的媒介。高物價膨脹,就代表貨幣價值不斷減低。保險公司以現在的高價值從客戶那裡收到錢,在未來與物價膨脹後價值減低的錢還給客戶。
所以,要了解金融運作,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就是「差異」。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8: 創造差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企業規模,另一種是開拓利基
在現代的企業經營中,創造差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企業規模,另一種是做其他人不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開拓利基。
規模的競爭在需要規模經濟的行業中特別明顯,必須具備一定規模才能夠競爭的代表性產業,例如汽車、半導體,這類公司每年都會宣布新的年度投資計劃,為什麼這類企業必須如此持續性的投資呢?理由非常簡單,為了不讓後期的業者追上。
規模戰爭也一樣適用於通路業和金融業,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在各地購買位置良好的土地,然後拼命在量販店的新世界集團,以及住宅銀行跟國民銀行、首爾銀行跟Hana銀行的合併案,都是代表性的事例。
在通路業方面,如果能竹溪全國性的流通網,就能夠用很便宜的價格取得商品供應,這個網路有多強,通路方的議價能力也就有多強,所以跨國折扣店可以脫離一國的次元,進軍全世界市場。
流通網的範圍越大,購買成本也可以壓得越低。
金融業的情況也很類似,金融業的本質是一種建構網路的生意,一般來說,金融業的運作模式,都是透過開分行來吸引新客戶,規模拓展的越大,其他競爭者所以趕不上,就能享有支配性的地位。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9: 對一個事業體的真正試驗,在於競爭者能不能對其造成巨大損害
無法玩這種養大胃口的比賽,就是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為什麼要買?
買的時間點?
巴菲特喜歡找近乎壟斷地位的公司。
他特別喜歡強大的獨佔行企業,他會去尋找一般人不太清楚,但已經建立穩固事業基礎的獨佔新企業,然後用適當的價格收購。
這裡所說的「連鎖加盟店」並不是像麥當勞或肯德基之類的店,而是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從事不可能競爭行業的公司。巴菲特說:如果要考驗某種獨佔新企業,可以請聰明又有錢的事業家去攻擊該特定事業,就可以清楚得知其體質了。
對一個事業體的真正試驗,在於競爭者能不能對其造成巨大損害,有些企業可以說外面使用城牆圍起的,牆外的護城河裡面還有鱷魚、鯊魚或是人魚在遊,我想要投資的,就是這種有城牆保護者的事業。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0: 想辦法讓「系統」賺的錢的比重遠遠超過「勞力」賺的錢
瞭解時代裡什麼因素造成結構/系統變化,我們應該要以差異與競爭的原理為基礎,來建構賺錢的系統才行。接下來我們考察一下歷史上的巨富以及現在社會上的一些有錢人,看看他們是怎麼樣致富的。
「資本主義社會中,在經得起考驗的賺錢機器、系統就是企業」
1. 不管你是上班族還是在做小生意,都必須擁有企業家的心態。
小生意與企業的差別,就在於對「系統」的理解與態度。要經營一家企業,通常必須運用到好幾個不同部門,有專門管財務的,有管業務的,人員的管理也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創業初期很可能這些事情老闆一個人全都得做,但生意一旦有所成長,事情就開始分割給各單位,老闆的角色就變成支援這些單位可以順暢運作,並做出最後決策。
2. 如果自己的能力可以高價賣出,收入就會蠻高的,而這種賣勞力賺來的錢,必須要投資到賺錢的系統上才行。你可以自己成立賺錢的系統例如公司,也可以向別人買這種系統的一部分,前這就是創業,而後者就是買股票、不動產、投資這種定期給報酬的儲金與金融商品。
想辦法讓系統賺的錢的比重遠遠超過勞力賺的錢,就是薪水族應有的賺錢機制。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設定一套標準,來決定某種股票是否便宜,我們要選的就是價格便宜,而對市場具有獨佔、寡佔性質,或者有壓倒性市佔率的公司。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1:選擇工作的時候,應該尋找可以成為雞首而非牛後的領域
選擇工作的時候,應該往競爭者少的地方走,也就是尋找可以成為雞首而非牛後的領域,令人垂涎的位子,競爭者就會變多。
如果朝著別人看起來骯髒、危險、麻煩的工作,競爭者絕對不會多,那麼很可能在短期間就能夠具支配性(壟斷性)的地位。
別太在乎別人的要不了解,別人也不了解,才越是你的機會,別人不了解,就代表競爭者不會多,競爭者不多,則自己就可以先傳有市場,理財也是如此。
集中精力在「如何做」,而不是」做什麼」,所謂「差異」,通常不是來自於「做什麼」,而是來自於「如何做」。
即使相同地區有好幾家店面都在買一樣的食物,常常也只有一家賣得好,理由就是在「如何做」的比賽中獲得了成功,將差異與競爭原理運用在生活中的人,通常都是透過「如何做」來進行差異化的。
剛開始綜藝節目主持人南熙石是在源源前輩中尋找自己的模範標竿,國內幾位最傑出的綜藝節目主持人都傳來她的學習對象。「這樣說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但其實可以說沒有南熙石式的幽默。我一點一點的將這些前輩的表演徹底一直到我的身上。最後才融合形成了我自己的風格。」
在那之後他最煩惱的就是如何延長自己的演藝生涯,如果只是插科打諢,演藝生涯還是不會長久的,所以他拼命尋找能夠成為全方位主持人的方法,他不介意酬勞,不斷參與談話節目演出,從旁觀察最佳主持人的風采,並進行心理上的自我訓練。
「通向成功的道路,就在大眾所走的相反方向」不管做什麼,成為自己那一行的狀元,才是選擇了避開競爭的終極道路,才是選擇了創造差異的方式,他們抱著自己的信念,默默走上來他人所不走的道路。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2: 價格是你付出的東西,價值是你得到的東西
「價格是你付出的東西,價值是你得到的東西。」
決定住宅價格的是土地,土地價格取決於面積大小和能帶多高,同樣以快遞,能在較高的建築物,越久越有價值,所以商業用地會叫住宅用地來得貴。
而公寓重建投資的核心,就是在於容積率,因為同樣面積的地,能蓋多高就是取決於容積率,相同坪數的房子,權狀上的土地持分多,則房子也較貴,如果能便宜買到土地持分夠多、容積率有高的房子,就算是很棒的投資了。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3: 在游牧民族的時代,你在做什麼事,比你在什麼公司上班重要的多
這個時代,就是屬於游牧民族的時代。
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基地,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有辦法生存下來,這些人打得不是正規戰,而是游擊戰。
與擁有不同軍種配合行動的正規軍不同,單獨行動的游擊隊員常常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維持生存,在游牧民族的時代,你在做什麼事,比你在什麼公司上班重要的多,因為現在公司動不動就組織重整,裁員變成家常便飯,讓我們民族變強的,就是因為他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未來。
遊牧民族總是不停在移動,你可也不能放鬆對周遭的境界,為了適應漂浮的生活,攜帶的東西越少越好,必須先小魚情報的收集,並且壯士速度,他們認為知道綠洲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事情,透過互相聯絡溝通來形成共同體。
成吉思汗的時代,武器是馬和刀,現在社會中競爭的武器,則是只是金錢,只要有錢跟知識,不管到了哪裡都可以很容易的重新出發,不安雖然有可能蠶食掉一個人的靈魂,但也有可能讓靈魂更堅強。
猶太人希望將孩子培養成透過黑暗面看光明面的人,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放棄,透過體驗這樣的困難。能不失去對未來的希望而繼續活下去,為了成為這樣的人,要不計代價境界的努力。
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要活下去,方法就是「勤儉」跟「注重教育」,知識可以讓你比別人想得超前一步,不但讓你可以生存,還能保障你有機會提升生活。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4: 教育的力量必須在解開社會中相衝突的複雜問題時,能夠派上用場
數字精確計算、注意細節、教育環境、分散風險
從小聽什麼樣的故事,在什麼樣的環境底下長大,降低成本的能力、受父母親做生意方面的訓練,數字的感覺很敏銳。
教育是為了訓練能夠不依賴別人而獨立思考的人,教育的力量必須在解開社會中相衝突的複雜問題時,能夠派上用場。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5: 有空的時候不要花時間在跟人比較,而是要投資在捉摸自己的優點上,要怎麼做只有你自己能判斷
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專業、有價值、有想法的專業經理人。
彼得杜拉克:「在自己的優點之上設計自己」,有空的時候不要花時間在跟人比較,而是要投資在捉摸自己的優點上,要怎麼做只有你自己能判斷。
哲學家叔本華:「按照別人判斷自己的標準來過活的人,只不過是鄰居的奴隸而已。」
「淋浴的傻瓜」人們常過分重視最近的經驗,而忽視過去的歷史。
當不動產價格上漲,人們就認為具有繼續上漲的傾向,如果下跌,他們也相信還會繼續下跌。如果不想陷入這樣的錯覺,不願意成為淋浴的傻瓜,就應該站在歷史的觀點上,走少數人的道路。
通往成功的道路,就在於大多數人相反的方向。要把景氣好、景氣差的極端狀況對自己的情緒影響排除掉。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6: 權威落差的傻瓜
權威落差的傻瓜,一般成人面對與自己越親近熟悉的人,就越不容易認同對方的權威。
傻瓜的主要特徵,就是在還沒進行仔細的研究過分析之前,就完全接受某件事物。
即使是相同的一句話,總經理講或是客講講,聽起來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學歷、之外、知名度相差越大,這樣的落差也會越大。
講師是否真的對某個領域,擁有獨特的優秀學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包裝,很會利用這種落差的人,就很容易吸引到傻瓜。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7: 檢視具體性的東西,就可以看清真面目
養成比較商品的習慣,必須用正確的常識當作衡量的準則,我們其實最該搞清楚的是「這個人一個月存多少錢?」、「雖然買了房子,但是他有開投資帳戶嗎?」、「他平常看多少書?」、「他做了什麼來提升個人的競爭力?」
如果能檢視這些具體性的東西,很快就可以看清對方的真面目。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8: 思想並不是偶然長大的,想要理解思想的起源,對過去的研究是必要的
想要朝群眾相反的方向行動,必須先能夠理解「時間的重要性」,這是因為群眾醞釀意見與信念需要時間,至少時間預備了讓這些信念發芽的土壤。」
為什麼某種思想能夠在某個年代實現,而不能在其他時代實現,能夠說明的理由就是時間,能夠讓信念與思考的碎片不斷累積,在某一個時代萌芽成為代表性的思想,靠的就是時間,思想並不是偶然長大的,各種思想的根都是在久遠的過去就已經紮下了,讓思想的話能夠準備好綻放的,也是時間。
時間引發的信念的誕生、成長以及死亡,信念要獲得力量,是透過時間,信念之所以失去力量,也是透過時間,想要理解思想的起源,對過去的研究是必要的,思想是過去的女兒,是未來的母親,而且從頭到尾都是時間的奴隸。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19: 投資要成功必須養成「在生活中觀察」的習慣
真理常常帶著陳腔濫調的的面具,因而一直受到我們的輕視。
「生活中的發現」付諸實踐,投資要成功必須養成「在生活中觀察」的習慣。
首先你可以調查自己家周遭不動產,然後到百貨公司的時候不要只顧著買東西,也看看有哪些店生意特別好,因為通路也就是消費的鏡子,累積這些努力,相信強勢的力量,獲得投資的靈感後,或許可以超過許多專家的結果,這就是多位偉大投資家給我們的教悔。
雜誌建議買進的股票就賣出,建議賣出的股票就買進,反向操作選股投資法則。
大眾媒體的報導主要是市場現況,所以反應的是眾人關心的焦點,特別是如果上了雜誌的封面故事,或者報紙的頭版頭條,那麼大部分都是這支股票已經過熱的訊號了。
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平常是否關心理財?
早期我跟女朋友去約會,如果要買東西,我會讓他自己去買,然後找個角落坐下,或者到咖啡店裡看書報,但我現在非常喜歡去百貨公司,因為我很關心哪個攤位生意最好,如果發現某個地方生意真的很好,我會進去詢問這是哪家公司在經營,若是上市上櫃公司,我回家之後就會檢索相關的報導,並查詢及業績。
讓我發生這種轉變的人就是彼得林區。
彼得林區在他的書中不斷強調嘗試的力量。
他說他每年會跟幾百家公司的人見面,我跟公司的最高經營者、證券分析師、投資信托的同業們見面,花了很多時間在沒用的談話上,但是成功的股票傳傳是在意外的狀況下發現的。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0:未來可透過「人口變數」來預測
「如果把我跟其他人隔離一年,這一年當中什麼資訊都不給我,只能讓我要求一項資訊,那麼我只要知道「人口統計」就行了,接下來一兩年當中將會形成多少戶數?住宅區求將如何改變?新投入的老公給勞工市場帶來多大的壓力,這些因素會影響物價膨脹、財政金融政策,以及總體需求和供給,也會影響到債券市場。」美國債券市場的天王同時也是最大債券基金的操盤者比爾葛羅斯。
馬克莫比爾斯博士在投資時也相當重視人口相關變數,他說:「市場的基礎在於人口,因為人口數其實就是潛在需求數,投資人口越多的國家,基本上越有利。」
吉姆羅傑斯在「資本家的冒險」書中介紹他自己如何將人口統計應用在投資上,羅傑斯主張投資青年的國家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一國的年輕人越多,該國對於變化也就越開放,年紀大了的年齡層,通常喜歡回顧過去,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變化,當然這兩種心態不能說哪一種比較好,因為兩者都不去特殊意義,但是如果我們要遇見未來、想要進行投資,那麼問題就不一樣了。」
人口統計與年齡層的特徵對經濟有何影響?
1. 一個人的消費型態會受到年齡的影響
2. 儲蓄和投資的模式也會受年齡特徵極大的影響,越年輕的投資人月願意冒險,具有攻擊性的傾向,年紀大的人則必定比較保守,年輕人相信自己往後一定能賺到錢,所以積極申請房貸,但年紀大的人都不喜歡借房貸,他們常覺得我在現在的房子裡就好了,不想要換地方住。
3. 年齡特徵會決定家庭的支出規模以及成員數
4. 一國的年齡特徵也是影響政府政策的重要變數,高齡化社會的日本西歐,恐怕老人福利與醫療補助相關的預算會越來越多。
投資專家需要什麼樣的資訊才能保障其投資成功?馬克莫比爾斯博士主張要拿到人口統計學的資料。
我會要求知道人們主要買哪些東西、在哪些商品上進行儲蓄或投資、最近有多小房子金融市場、那間住了多少人、還有政府打算推行什麼樣的政策,只要能拿到確實的相關資訊就夠了。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1:專心在自己懂的領域x主動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
畢卡索將自己的話以高價賣出的手段很厲害,五十年代初美國政府為了奬勵從歐洲進口的民宿品,規定購買美術品捐贈給國家美術館的人能夠以此來抵所得稅,減稅立刻生效,但是人數瓶只要過世之後再交給美術館就可以了,所以很多收藏家都用了這個制度。
英國政府則是為了防止美術品丟到國外,鄰近可以用美術品付遺產稅的制度,不管哪一國,都不太會有人喜歡澆水的,因為能夠節稅,在各大拍賣場中,美術品的價格開始暴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個先進國家為了實現講後的經濟復甦,都努力擴大投資,許多金錢被投入市場中,將食物價格太高,美術品的價格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五十年代初開始的十年內美術品的價格最少上漲了十倍。
專業投資集團出現也是畢卡索財富增加的大推手,個人將之本投入高度組織化的投資集團,在這些集團提供有趣且自己的投資機會同時,投資人還是一樣會尋找風險低的投資處所,其中一部分人找到的就是美術市場。
畢卡索不只有才能,連經濟環境變化這種靠運氣的事也都導向他這一方,他也很有投資眼光,能靠買其他畫家的畫作來賺錢,來看看從他身上能學到哪些理財的啟示。
1. 專心在自己懂的領域是賺錢最快的捷徑,像畢卡索就是將精力集中在繪畫領域,不但賣自己的話,還透過繪畫知識通知其他畫家的畫作,這是一種將投資與自己的工作、才能結合的態度。
2. 主動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剛其他的畫家封閉在自我的藝術世界當中之時,他卻能去講我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卻不通常不只是個人有能力,也必須遇到對自己有利的時代。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2: 金錢常常是來自於跟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所以必須要了解自己以外的人平常的思考方式以及心理
為什麼想成功理財,除了財經方面的書籍以外,也要多多涉獵文學與美術的領域,比華倫巴菲特本身還更能清楚說明巴菲特是投資法的羅伯特還格子狀曾經說過,「聰明的投資人廣泛閱讀各種知識」,金錢常常是來自於跟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所以必須要了解自己以外的人平常的思考方式以及心理。
要獲得前這種東西,最好的方法不是強迫,二十讓人自願從口袋裡掏出來放到你的口袋裡,用暴力或是恐嚇的方式不是正途,因為這樣做不合法,要能創造自願性的金流,就必須對人類有所瞭解,這也就是為什麼想賺錢也要研究文學或者哲學等等人文方面的學問。
猴子與基金經理人對決:與其花大量時間挑選買哪些股票,還不如直接投資整體市場,也就是大盤還比較好。
講台上的知識與市場獲得的知識是兩回事。
在市場中打滾火鍋來的李嘉圖,身上卻裝備著這種堅持的實際知識,如果對錢很關心、很想要賺錢,就必須要學得這種事井中的知識。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3:價值換算成金錢、提供 客戶交易價格以上的價值
17世紀畫家魯本斯,對於無法為自己才能付錢的人,他絕對不會留戀。他不只擁有將自己的才能換算成金錢的能力,也擁有九月的客戶管理能力與行銷能力。
瑪麗德明梅迪奇法國皇后之子黎塞留的虛榮心甚強,魯本斯畫了他穿著聖職者袍子的肖像,加上佈道台的絨墊送給他,黎塞留立刻賞給魯本斯豐厚的報酬。
為了有錢的客戶,魯本斯會舉辦特別的活動,讓他們掏錢買畫,他會邀請這些有錢顧客來到自己豪宅中的畫室,讓他們盡情欣賞所有的話,室外他還會加入能讓自己盡情發揮才能的獨特節目,魯本是讓這些人從旁觀察自己作畫的樣子,要秘書幫忙寫信,並且放聲朗讀一些好書,這是為了讓他人看到自己同時處理好幾件事的能力,客人們會被這種活動的氣氛所感染,而掏錢出來買畫。
他也常常使用「包裹販賣」的行銷手法,相貌堂堂的魯本斯,甚至常常從零築和國王那裡接受委托進行外加任務,而魯本斯也將此當作賣畫的好機會。
很多客人不只要魯本斯的畫,也會拜託他幫忙找其他畫家的話,魯本斯在歐洲各國奔走的時候,就會買進古董與藝術品,然後賣給客人。
他幫客人買畫的時候,會先考慮客人的品味,如果認識對於賣出自己的收藏品並不介意,擁有顧客至上的思考方式,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魯本斯在事業上如此成功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謙虛。
如果粉絲的這種生意頭腦給了我們幾個啟示:
1. 不管做什麼工作,從某個層面上一定要換算成金錢,只要對方不付錢,如果本質就會停止交易,這雖然代表他很有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清楚認識到「工作的代價等於錢」
2. 不管做什麼工作,如果想要成功,一定要提供客戶交易價格以上的價值才行。很多人在做生意的時候完全被自己的想法絆住,而犯下沒辦法集中心思放在顧客感受上的錯誤,但如果只對這一方面的努力絕不偷懶,因為生意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做的,而是一場有對手的遊戲,只要做到對方滿意,對方一定很自動的掏出口袋中的前來,否則事業絕對無法成功。
---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24: 將自己的才能極度擴大
馬克吐溫:美國現在文學之父兼投機客
1. 賺錢的基本條件,就是將自己的才能極度擴大,他當過水道嚮導、礦工、記者、排字工人、企業家、作家、演說家等等,便利的不同工作,他還很積極投入貴金屬、礦業股等投資,也當過發明家,他獲得過不少專利,有的推出產品也大為成功,但也有些將他推向財務危機,他發明過剪貼簿、自動排字機、營養補充記得,持續在官民關心發明的領域,用現在的行銷術語來說,他是個「先期採用者」(early adaptor)
2. 接近會理財的人非常重要,馬克吐溫有羅傑斯這樣一個好朋友幫她建立附在償還計畫,也幫她贏得了用演講來還債的時間,如果你表哥最近買了快遞,你別只是在一旁嫉妒,趕快跟他學兩手吧。
3. 各種形式的投機最後幾乎都會帶來巨大失敗。
4. 每天做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這是培養無痛苦的執行義務習慣的鐵律。
5. 覺得人生無趣的人,馬克吐溫有過這樣的忠古:人生的順序可說是全盤錯誤,人生應該從能夠擁有各種特權與金錢的老年期開始,在能夠充分享受這些好處的青年期結束,其實青年期只要有一點點錢,也應該能享受到百倍的價值才對,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年輕都沒有什麼錢,年紀漸大了以後會存一些錢,但到那時已經沒有什麼用錢可以買到的價值了,這就是人生的縮影,人生的前半部充滿了能夠享受的能力,但沒有機會;人生的後半部會有些機會,但能力已經不見了。
l 看目錄,定位閱讀順序。
l 創造差異化
l 歷史=系統 (不斷變化)
l 閱讀前須了解作者的成長生活背景和思想脈絡:李相健:注重歷史脈絡、長閱讀和觀察、向大師學習,時常作筆記的記者
l 同類書籍:
Ø 創業《從零到一》
Ø 大企業《Google 模式》
他為什麼有錢?走進富翁的個人圖書館:http://goo.gl/hz7d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