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尋常家庭養出一門菁英的6大養成術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沒有富爸爸,資源也有限的平凡家庭,如何培養出優秀子女,人中龍鳳?《時代》(Time)雜誌最新封面故事深入探訪9個家庭,發現這些家庭共有的六大特點,他們憑藉哪些信念,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點滴,培養出孩子贏戰未來的全方位能力。

二十年來,吉娜的父親每晚都會趁她與兩個姊姊睡著後,在她們耳邊輕喚這六字箴言:「我可以,我也會!(I can and I will!)」去年獲得金球獎最佳電視女演員的吉娜‧羅吉奎斯(Gina Rodriguez)解釋,「我父親說,這是在和我們的潛意識對話;還說我們小時候每當見到鏡子裡的自己,就會驕傲又自信地說:『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我可以,我也會!』」
「長大後,我們的確也以行動去實踐這股精神,」吉娜開心強調。她的大姊艾維利絲(Ivelisse)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現為私募股票投資企業的共同合夥人,而二姐瑞貝嘉(Rebecca)目前也在美國一流的家醫診所擔任醫療主任。

《時代》雜誌在挑選個案時,摒除兄弟姐妹間從事相同產業、職務,以及來自富二代的背景,並鎖定這9個出類拔萃的手足家庭,深入調查他們童年的共通點,此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釐清平凡家庭的教養祕訣;同時,針對「成功」的定義,更以領導、社會服務與貢獻度做為探討面向。

或許「基因」主導了卓越表現的先天優勢,但是「父母的教養術」更是子女後天發展的關鍵。《時代》雜誌歸納出他們成長歷程中的6大共通點:

1.異鄉移民

70年代後期,來自印度的斯瑞尼瓦桑(T. P. Srinivasan)攜家帶眷、遠渡重洋赴美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數學系後,他們對3個女兒的教養就藏在「家務事」中。

曾是美國雅虎的創始員工,目前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董事的瑞尼加‧斯瑞尼瓦桑(Srinija Srinivasan)是家中的么女。她回憶道:「小時候爸爸常會問我們,看看媽咪在做什麼?她需要幫忙嗎?這時,我們就會湊過去媽媽身邊,『仔細觀察、主動幫忙』就是我們從家務裡學到的一課」。

「另外,我們也沒有零用錢,而是直接從客廳抽屜裡取用零錢。假設今天我多拿了美金20元,那妹妹晚上的電影就泡湯了。「我的父母深信,『懂得選擇』將比『定量供應』更有意義,」在加州醫療體系擔任主管的二姊瑞佳(Srija)補充說道。

除了斯瑞尼瓦桑一家五口,另外8個家庭也皆為海外移民,對他們而言,這些毋須言傳的家庭準則,就像是空氣和水般的自然。除了增添彼此的默契,更清楚地體認到家庭價值永遠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這對身處異地的移民家庭來說,無疑是生存的不二法門。

2.教育家庭

來自波蘭的史丹佛大學物理系教授史丹利‧沃斯基(Stanley Wojcicki)與妻子常常邀請學生和親朋好友到家裡作客,縱使教授的3個女兒在聚會上總是玩得比誰都瘋,卻也得以在最自然的氛圍下,提早接觸抽象的物理理論。

「雖然我跟妹妹們並不喜歡在寒暑假期間,還必須和父母一同參加枯燥無味的學術研討會,不過卻也在耳濡目染下,讓我提早理解複雜的概念、也變得敢於發問,更不會因為某人德高望重,就怯於和他們交流答辯,」現為YouTube執行長的長女蘇珊(Susan)說。

由於家中常有大量書籍可供閱讀,更有來自周遭學術環境的刺激,三個女兒養成嚴格的自我要求,並專注在課業上的表現,只為了不讓身為教師的父母失望。在這9個家庭中,有6個家庭的家長不是從事教職,就是擁有教學的經驗,他們一致肯定「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

3.政治參與

來自以色列的依曼紐(Emanuel)夫妻不只熱衷參與政治活動,更活躍於社運界,有時甚至忙到忘了回家。因此家裡的三個兒子想不接觸政治都很困難,「光是吃頓飯,席間的話題都繞著時事打轉;即使我們沒跟父母一起出門參加,議題就直接攤在餐桌上,」現任首位芝加哥猶太裔市長的家中次子瑞姆(Rahm)笑著回憶道。

在美國賓州大學擔任全球倡議副教務長的長子利奇(Zeke)也說:「參與政治會讓你知道:只要願意行動,世界將有所改變,不論是透過抗議,或是激盪出新的思維皆然。我們深知情況無法立即改善,但你我都有責任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是父母帶給我們兄弟最重要的啟發」。

不只依曼紐一家,其他8個家庭的父母雖沒有涉足政治,卻也相當鼓勵子女們透過行動來參與。無論是社區再造,或是籌組工會、爭取校園和住宅周邊綠化的空間、要求減免中低收入戶的學雜費等等,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學習如何伸張自己的權益,更能加入小我之力,謀求社會正義。

4.亂中有序

在美國紐約皇后區長大的賽門(Simmons)和依曼紐兩家子,街頭鬥毆對他們從小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粗暴的言語和無禮的態度更是司空見慣。為了強奪衣物和電玩,也常與兄弟們上演全武行,但他們的父親並沒有刻意阻止,反而尊重他們在街頭上所學到的一切。
「對我們兄弟而言,小時候彼此的鬥爭更像是『互相漏氣求進步』,我認為手足的較勁更能驅使人們向上,長大後你就會發現『贏得諾貝爾獎』比打扁自己的兄弟來得更加帶勁,也更加文明!」利奇‧依曼紐(Zeke Emanuels)笑著說。

不只是這兩家兄弟而已,沃斯基和斯瑞尼瓦桑家的姊妹們也大方公開曾惡整自家人。對他們而言,手足間的「鬥智與對決」能讓彼此變得堅強,同時又能深化他們不求完美、勇於挑戰、保有高度韌性的人格特質,更重要的是,孩提時的他們雖然打鬧不斷,卻鮮少與父母爆發衝突。

5.死亡考驗

對安多夫(Antonoff)一家人來說,小妹莎拉(Sarah)在13歲那年不幸因腦瘤去世,從此便改變了一家人對待生命的看法。

「自從小妹離開後,我們總會不時提醒自己:死亡是如此的靠近。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當期待已久的電影即將上映,腦海裡突然閃過『啊,活著真好!』的念頭,」在紐約擔任時尚設計師的二姊瑞秋(Rachel)微笑說明。

曾獲葛萊美音樂獎項的大哥傑克,正與瑞秋共同慶祝他32歲的生日,他們一口吃著蛋糕、一邊分享:「自從妹妹走了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會下意識的從死亡那天回推倒數,因為生命可是有保存期限的,這促使著我隨時上緊發條、兢兢業業。」

對許多人而言,失去至親不僅席捲起巨大的悲慟,更會在心裡留下永久性的創傷;然而,不論是對安多夫一家,還是親眼目睹生離死別的其他8個家庭來說,死亡反倒燃起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

6.自由童年

來自中國的華裔教授林桓(Henry Huan Lin),在赴美任職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學院後,便舉家移民美國。由於他本身在傳統中式教育下成長,也曾被迫練習許多困難的才藝,不快樂的學習經驗翻轉了他對子女的教養原則,那就是「絕對不勉強孩子」。

「所以我跟我妹從小就常在外頭嬉笑打鬧、有時候寫寫不成文的詩句或是跑到大學裡的陶藝教室亂捏一通,中學上的也是開放課程的學校,一週只需上兩天的課呢!」目前是詩人兼作家的哥哥林潭(Tan Lin)說道。

現為知名建築師兼藝術家的妹妹林瓔(Maya Lin,最為華人所知的作品為──越戰紀念碑)也接著分享:「我任教於大學的母親也從不約束我們,她允許我們從玩樂中開放自己的想法。之後我也發現,每當我受限於某個框架時,都會搞得自己撞得滿頭包」。

在孩子慢慢成長之後,會逐漸活出自己人生的樣貌。對這9個家庭而言,他們共通的想法是:當你為孩子做得愈多,他們就愈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更將無從掌握自己未來的命運。與其照書養兒育女,不如像這些家長一樣,從環境開始著手打造,讓孩子從中培養關注社會的洞察力、擁抱向上的驅動力和克服困難的決斷力,這些方法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可以,你也會」!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尋常家庭養出一門菁英的6大養成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