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不上學並非不幸!」:關於「在家自學」,你不知道的事



如果你有機會回到 10 歲,你有勇氣選擇自學嗎?一旦你有機會自學,你又期待如何進行這趟與眾不同的學習旅程呢?
最近日本的《琉球新報》,以「不上學並非不幸」為題,報導了一位家住在沖繩的 10 歲男孩中村逞珂(ゆたぼん),因為嫌學校的生活太過死板,因此決定在家自學,並且當起了小小 YouTuber,透過自己的頻道「少年革命Yutabon」向這個世界發聲,並在網上掀起了一股「不上學的浪潮」。
不想上學,只是偷懶愛玩?
在我上網看了中村的 YouTube 頻道後,我發現,他的訴求主要是在分享自學的好處,讓人們知道生命除了循規蹈矩,其實仍然保有許多選項,「不上學不意味著就是不幸」;若暫且不討論其中的爭議,從影片裡他一臉「不服輸」的態度來看,這種神采絕對不是填鴨式教育底下的孩子身上所能找得到的。
許多日本的教育從業人員認為,「不想上學」不過是孩子一時偷懶的任性之舉,絲毫沒有必要驕寵與遷就。不過,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 2016 年到 2017 年間,日本青少年的自殺人數創下了 30 年以來的新高,其中導致自殺的主因分別是霸凌、壓力和家庭問題,而且自殺人數裡總共有 250 名都是中小學生,相較前一年又多出 5 人;而就日本政府的統計調查來看,9 月 1 日開學這天,正好就是日本中學生自殺的高峰期。
請別誤會,這裡並非主張上學會導致學童自殺問題,或者不上學就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唯一解;而是認為我們應該重視孩子們「不想上學」的情緒,並意識到背後的問題,未必是偷懶愛玩那麼簡單。這裡我們暫且先不討論孩子們不上學的背後成因,而是希望能在這個基本的共識之上,討論自學的概念,破除常見的迷思。
圖/Rachel on Unsplash
什麼是自學?誰曾經自學?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樣的疑問:在家自學與在校學習,到底有哪些差別?是否要完全脫離現有的教育體制才叫自學?
其實,在家自學共分為兩種,一種仍是以升學為主,參考學校的課程目標與綱要,只是在學習的方式上,調整為在家念書學習,比較像是我們所熟悉的「自習」;另一種則是完全跳脫現有教育規範的 homeschooling,根據孩子在學習上的興趣與取向設計課程;但這種方式就必須有賴旁人的輔導與協助,因此家長的角色就顯得相對吃重。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支持在家自學,並且透過不同的管道分享自學的經驗與好處,挑戰「孩子就該上學」的絕對,其中最著名的倡議者,包括因為研發藍光 LED 而榮獲 2014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科學家中村修二。他認為整個東亞教育太過著重在考試上,而且所有高中生的目標都只是想盡辦法進入名牌大學,完全沒有其他的想法,這樣的教育制度根本就在浪費時間,年輕人要具備的,應該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
至於台灣也有許多在家自學的代表,像是 19 歲才念第一所學校的清大女孩陳慧潔,以及因為愛上滑雪,而創辦了「野雪塾國際滑雪學校」的陳明秀等等。
自學先決條件:家長角色吃重
不過,雖然在家自學的確有其好處,但在下決定之前,有幾個部分是身為家長的人必須先衡量的地方:
1. 家裡要有人能全職陪伴孩子:一旦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那麼家長間就必須挪出一個人力來全職陪伴孩子學習,除了要負責孩子的起居和教育,還要有辦法維持自己的職涯工作,身兼老師與家長的雙重角色。很多時候,家中的經濟重擔更可能完全落在另一半的身上,因此家長與孩子間彼此事先都得要具備一定的共識才能得以落實。
2. 自學不只是「在家學習」:自學不是在家裡翻翻參考書、看看教學平台,讓孩子寫寫作業練習就好,還需要大量的共學和陪伴才能達到成效。另外,在家自學的人最缺乏的就是跟同儕間的互動,因此建議家長與孩子溝通好學習的項目後,就某部分的課程,或許還是可以回到學校去上,增加同儕間的交流,拉近孩子長期處在自學的環境中,對同儕間所流行的事物所產生的疏離感。
3. 瞭解孩子的自學需要,家長也需要幫助自己與孩子自學的成長課程:因為孩子自學在家,家長同時也擔任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懂得隨時調整孩子的應對與要求,像是如何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能力、如何設定對孩子的合理期待,事先瞭解能運用的資源,以及家長自己在教學和溝通上的能力,都是必須要事先預備好的。
目前台灣針對在家自學的相關資源,可以參考《親子天下》自主學習資源 100+、台灣在家自學聯盟在家自學社群等資源,讓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做足功課、規劃好再做決定,就不會有事倍功半的情形出現。
圖/Helloquence on Unsplash
學習,從來不只一種方法
相信大部分的人在腦中都曾經數度閃過「不想上學」的念頭,但卻都不一定踏得出第一步,就像我們出了社會以後,儘管時不時會產生不想上班的念頭,卻還是依附在既定的體制底下,換過一間又一間的公司。仔細想想,一路跟著體制升學的你我,是否真的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
尤其當我們踏入了社會之後才會發現,工作上大多數的問題都必須有賴「我們自己」找方法解決問題、提升自我才能達成,這裡面沒有教科書、沒有進度,唯有靠「自律」才能成就自我。
而這些獨立思考與學習的能力,正是不少自學者認為在既有體制下難以習得,卻可以靠著自學一途培養的。他們更強調,「在家自學」其實並不是把小孩關在家裡自己學習,既然不滿意體制就自我隔絕,而是讓這個世界成為你的教室,抱持開放的心胸,理解到學習本來就不只有一種途徑、一種(升學)目的。
當然,自學不一定是對每個人最好的解答,但它也並非無稽之談。唯有正視不同學習方式的立意與差異,面對「少數」,不先入為主的預設立場,我們才能更公平的予以分析和衡量。

本文刊登於《換日線》「不上學並非不幸!」:關於「在家自學」,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