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PISA負責人施萊謝爾:如何評估成功教育體系?


作者:田育瑄編譯

根據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報導指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OECD)教育主任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ISA ,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負責人安德里亞斯·施萊謝爾(Andreas Schleicher)提及OECD制定PISA測驗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如何有效評估成功的教育體系?

施萊謝爾認為:運用測驗和統計資料來幫助學校改革,並瞭解什麼樣的因素讓教育體系表現得更好,是通往成功教育的精髓所在。而PISA的測驗結果更顛覆了人們對考試的想像,PISA測驗顯示居住於郊區或社經地位劣勢的學生,都能因為教學的變革而獲得卓越表現。

藉由PISA的測驗結果,施萊謝爾表示,現行的教育體制有以下七大迷思:


1. 弱勢孩童學業表現註定不佳?

全世界的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費盡心力拉拔班上程度弱的孩童時,往往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至於有些老師認為這種弱勢是天生的。

實際上PISA的測驗成績顯示,在上海數理成績最落後的10%孩童,比歐美國家排名前10%的學生成績還好;就算是社經地位背景相仿的孩童,教育水準也可能大不相同,這取決於他們所在的國家和學校。

成功的教育體制讓處於弱勢地位的學生足以並駕齊驅,並有能力透過教育逐步消弭社會資源的不均,施萊謝爾指出。

PISA結果顯示,這些表現優異的孩子所在的國家,往往會把教育資源投入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他們吸引優秀的校長和教師,深入棘手的校園任教,聯手提升教學品質和教育環境。

2. 外來移民降低國家整體成績表現?

要有效整合來自不同移民背景學生的學習成果有一定的難度,但PISA成績顯示,就算外來移民的學生皆來自同一個國家,但每位孩童的學習成果也是截然不同;對孩童們來說,就讀的學校比他們所來自的國家具有更大的影響。

3. 投資越多,學習成效越好?

南韓在PISA數學測驗項目上屢獲佳績,但投資在每位學生身上的成本卻相當低廉,世界不再是由富裕與貧窮做為國家在教育水平上的分野。

成功的教育模式不再只問到底花了多少錢,而是著重用在哪裡和如何支配?施萊謝爾認為,國家要往成功的教育體制邁進,勢必要投資在知識和技能上,而孩子們未來才有能力在知識經濟融合的社會中生存。

4. 小班制有助於提升學業表現?

世界各地的老師、家長和教育單位一直以來都認為,小班制能夠讓學習品質提升,也更能打造個人化的教學模式。

但是經由PISA測驗的成績顯示,班級大小和學習成效無關;孩子們所屬的國家也和學業成績無關。

施萊謝爾指出,這是因為在PISA測驗中,愈成功的教育體制是將「老師的教學品質」看的比「班級人數多寡」來的重要,與其投資小班課程,不如提升老師在教學上的競爭力和薪資,並持續不斷的培訓專業教師和適當的工作量。

5. 追求公平而設的常態分班與追求好成績的能力分班,會大幅影響學習品質?

傳統認為常態分班是為了維護教育平等,而依分數分班挑選學生是注重教育品質和卓越的表現。

然而,PISA測驗數據明確指出,學習品質和公不公平無關,擁有最佳學習表現的教育體制,應該是要恰當掌握常態分班與能力分班的分配。

6. 數位時代需要更多新學科和更廣泛的課程?

目前有許多新興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像是對面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各國學校便著手開辦起財經相關課程,但PISA的數據顯示,財經教育和財經素養是兩碼子事,事實上,PISA測驗中,在財經素養中表現優異的國家,並沒有教授相關的課程,反而是花更多的時間深耕數理知識的運用。

施萊謝爾認為,全球化和科技浪潮對學生學習所需知識的確造成莫大的改變,當我們能從Google上獲取大量資訊,僵化的技能就會被數位化或外包,而且工作需求也在快速變化中,個人唯有成為終身學習者才能處理複雜的思考和工作模式。

現代社會不再重視我們知道些什麼,而是側重我們如何有效進行知識的運用。

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再只是廣泛的開課,或是一味的埋頭苦幹,相反是需要提供更加活潑、多元的課程;像是某些課題的涉獵可以再寬廣一些,某些主題則可以再繼續向下扎根。

7. 成功是天生的?

許多教育心理學家的論調助長了「學生的成就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遺傳結果」的風氣,根據數據指出,PISA測驗結果也做出了同樣的背書,因為西方社會在媒體中提到他們的孩子「要在數學或科學中取得佳績,需要的是更多好運,而不是更加努力」,再者,老師們在心態上亦會認為督促學習狀況相對不佳的學生是不公平的而感到罪惡。

施萊謝爾提及,西方社會的教育目標傾向讓每位學生能夠達到班上的「平均」標準,而不像芬蘭、新加坡、上海那樣極力追求世界頂尖的高標。

比較上而言,孩子們在PISA上的表現和學校成績也反應各國老師對班上孩子的期望程度,西方國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相對也不及東方嚴苛。

在芬蘭、日本、新加坡、上海與香港等地,無論從學生、家長、老師到整體社會都一致認為所有學生皆有機會觸及高標。而這些國家的孩童們大都認同老師的教學能力有助於他們提升課業成績;同時,他們的教育水準不是和平均值比較,而是不斷和菁英學生相比,在這些國家的教育系統裡,高標準並不是種心理狀態,而是一種非要不可的絕對目標。

刊登於《親子天下》2015年10月號,購買本期~請按這裡
刊登於《親子天下》破解成功教育的7個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