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如何投資自己?


作者:田育瑄

有時候,我憂鬱。

最近常常患得患失,做什麼感覺都很不對勁,儘管已經在英國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工作和專欄寫作,老是感到自己的核心能力很空,不斷的學習但是好像都只是將之是囫圇吞棗的吃下去,缺乏自己的見解而感到很沒有耐心,也充滿不安,就是因為明白"獨立思考"是身為專長在人文科學與教育的作家必備的條件,總容易在看到別人漂亮、有創意又豐富的內容,而感到自卑。

我這樣怎麼能成為一位好的作家呢?
根本沒人喜歡我的作品。

的確,真的很不足,但是也太常注視著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不知道如何堅定地想:

那我心目中的好作家是什麼樣子?
我想成為跟他一樣嗎?
哪裡一樣又哪裡不同呢?
要如何開始呢?
誰目前可能喜歡我的作品,他們又怎麼想的呢?

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不願意接納自己?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增進實力?如何練習?如何學習放鬆?瞭解哪些值得在乎,才是最大的課題。

A FRAMEWORK FOR CHANGING MY LIFE

We fail. We struggle. We lose direction. If you’re in that boat, this post is for you.
Here’s What You’ll Need:

  • A note taking app or notebook
  • A spreadsheet app (Airtable is amazing)
  • A browser for research
  • A calendar or calendar app

1. Write A List Of 100 Things.

Define where you want to get to, no matter where that is.
I have a list of 100 things I’m going to do in my life. It’s not a bucket list, it’s not things I wish I could do — it’s things I really am going to do.
It took me 3 hours to put that list together, and it covers everything I’ve wanted to accomplish or experience since I can remember.
Here’s my list:
☐Publish a novel
☐Publish a comic
☐Publish a business book
✓Own a column
✓Consult on business (done)
☐Have a podcast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fitness
☐Teach an online course
✓Create a non-profit .org
☐Fight for online privacy
☐Paint abstract art
☐Appear on a panel
☐Tour Google campus
☐Go to SXSW
☐Write a film
☐Be nominated for an entertainment award
☐Mentor someone
☐Work on a video game
☐Be a board member
☐Design a sneaker
☐Own a share of a winery
☐Deliver a commencement speech
☐Do an AMA
☐Publish a non-fiction book
☐Attend a gala ball
☐Make a short film
☐Own a tailored suit
☐Run a marathon
☐Visit the Apple Campus
☐Visit the Grand Canyon
☐Write a play
☐Become an angel investor
☐Own a Porsche
☐Have a video show
☐Found a tech company
✓Gain a new CMO position
☐Address a technology company
☐Do a high profile interview
☐Appear in a magazine
☐Hire an assistant
☐Sponsor a charity
☐Go to the Arctic
☐Invest in a restaurant
☐Write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Visit India
☐Appear on a People To Watch list
☐Show love to everyone
☐Buy artwork
☐Be an artist’s patron
☐Own an investment property
☐Be a Mom
☐Own a dog
☐Take a sabbatical in the country
☐Gain a Doctorate
☐Travel to a war zone & learn
☐Take a private jet
☐Create my own foundation
☐Be a part of an accelerator
☐Try a new flavor of wine
☐Get married
☐Have a library
☐Have a regular table somewhere
☐Release some hardware
☐Meet the Prime Minister
☐Send my child to a private school
☐Visit Uluru
☐Write a book about my life
☐Release an app
☐Voyage on a cargo ship
☐Visit each of my childhood homes
☐Visit a French Winery
☐Stay in Tokyo
☐Write a Marvel or DC comic
☐Make a documentary
☐Build a tree-house for my kids
☐Get a tattoo
☐See a Lichtenstein painting
☐Stand in the water of every ocean
☐Plant a tree
☐Own a designer pen
☐Perform a one-man show
☐Be a paid speaker
☐Go to a baseball game
☐Own an original page of comic art
✓Write the introduction for a book (done)
☐Edit a book
☐Have a white Christmas
☐Learn to box
☐Visit a distillery
☐Attend a gallery opening
☐Meet an astronaut
☐Visit Holland
☐Study economics
☐Learn a sport
☐Curate art
☐Take a helicopter
☐Fly first class
☐Support open source software
☐See a Bell Shakespeare Production
✓Ride a bike (done)

…and a whole lot more.

Now if I can only accomplish 4 of those things per year, in 25 years’ time I will have worked my way through the entire list. Since I came up with the framework in 2015, I’ve ticked off a few — I’m engaged to my amazing partner, I took up cycling, I’m consulting on business every week, I wrote the introduction to an incredible book…it’s been awesome.

If I keep this up, I will have lived a life that I will be proud of. I will have lived a life with a strong, clearly defined direction.

So make a list. Don’t feel you have to copy mine — it can be full of anything. Ever wanted to build a mobile app on your own?

Participate in a skateboarding competition? Own a ranch? Learn to make your Grandmother’s chocolate mud cake?

Put them on the list.

Divide the list into these 3 categories:

Things that I need skills for
Things that I can do immediately
Things that I need time for

Now you have to live with it. You have to keep it with you for the next 2 weeks. Add to it, cut it down, analyse it.

Start to hate it, start to love it more.

Just slowly become accustomed to it and work out if it really is a reflection of who you are and what you want.

Ask someone close to you if they’ll read it.

When you have a list that you’re happy with, you can jump onto the secondstep.
It’s what drives and motivates me throughout my day. Reading it constantly means I can never forget anything from it.

2. Create a skill chart.

This is how you’ll level up and track your experience.

If you want to get through a list of 100 things that you’re going to do in your life, you need to level up.

You need to work through the Skills category on your master list. Go through it and assign the skills you’ll need to each item.

Be realistic, don’t kid yourself. You have to honestly put down exactly what skills you are lacking or currently possess but are weak.

These are the skills you’ll need to learn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part of your list.
Take those skills and build a spreadsheet. It doesn’t matter what it looks like, so don’t waste your time on the design.

All you need is 4 columns.

  • A column that lists the skills you have to learn
  • A column for Research
  • A column for Action
  • A column for Progress

In the Action column, you’re going to be listing every step you can think of towards learning that skill. Think of it as the pre-requisites.

Finding a course, signing up for it, taking on small projects, reading books — whatever it takes. Research this. It doesn’t have to be hard to put it together.

For almost anything you want to learn there will be a hundred step by step guides online somewhere.
In the progress column, put down an estimate of how near you are to completing each of those steps. Again, be brutally honest. I won’t know if you’re kidding yourself, but sooner or later — you will.
This spreadsheet is now your guide to gaining those skills. Read it every week. Decide which steps to work on every week. Work on them. Update your progress. Repeat. It’s that simple.

3. Take immediate action.

By ticking off a few things from the list immediately, you’ll store rocket fuel for later.

We’re in the “things you can do immediately” category now from your master list. 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you could actually do right now.

There’s nothing stopping you, but for some reason you’ve never actually done them.

You need to make a plan. There’s no spreadsheet for this part.

Just grab a sheet of paper or a text file or an Evernote and write down which of those immediate things you’re going to accomplish over the next month.

Remember, they might be small. They might not take much effort at all.

Some of the immediate tasks from my list include “start reading The Infinite Jest” and “get a tattoo.”

Extremely manageable, highly doable.

Why do you want to have some instant actions? Because it’s going to motivate you.

It will enable you to tick some things off your master list right away, and doing that is going to make the whole project a lot less intimidating. That’s a good thing.

Once you’ve mapped out your immediate tasks, set some dates. Put them in your calendar. Get them happening. You’ll be able to mark them off your calendar and make room for more items from the other categories on your master list.

Over time, your immediate action list and calendar is going to turn into your project forecasting and scheduling.

4. The things you need time for.

Deciding that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are worth your seconds, minutes and hours.

For me, that includes finishing a novel. Doing a podcast.

Those things that I absolutely have the skills and the abilities and the resources to do — but I just haven’t got around to yet.

If you didn’t accomplish anything on your list, and you looked back on your life, these are the things you’d feel the worst about.

Because they were so possible! They were within your grasp!

Note — I’m not saying you have to be productive all day every day. I watch Netflix and read comic books and play Fallout 4 as much as anyone else.

Turn it all into your daily routine. Start every morning by reading through your master list. Reading your skills chart and working out whether or not you’ve progressed. Evaluating whether you’ve marked your immediate tasks from your calendar. Checking your time log.

I read my list every morning over breakfast. This is how I get things done.

8周練習:LEARN HOW TO INVEST IN YOURSELF

閱讀更多:How To Invest In Yourself.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Coursera科技教育平台,打造數位經濟時代的跨國人才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今年8月31日,剛成立滿4年、擁有來自世界各地逾2100萬名會員的全球教育科技平台Coursera,正式宣布啟動Coursera for Business,除了專門為企業員工量身打造高品質企業培訓課程,更進一步拓展教育版圖,掌握全球專業人才。目前加入此計畫的企業客戶橫跨歐亞等地,像是L'Oréal、Boston Consulting Group、Axis Bank和PwC等國際知名企業。

在劇烈變動的時代下,企業如何將資源花在刀口上,並持續保持競爭優勢?而企業為何要選擇Coursera,以及個人又將如何善用Coursera,讓自己成為搶手的國際人才?本文將以三個面向解析如下:1. 「創業家精神」的自學能力、2. Coursera是上班族的口袋知識疫苗、3. 「學習胃口」啟發開創的思維。


1. 「創業家精神」的自學能力

Coursera創辦人Daphne Koller認為,當世界由「工業革命」進入「新科技經濟」時代後,將會迅速產生更多新的職別來取代現有的職位,當你原有的專業技能逐漸失去優勢,你是否具有快速學習、轉換其他跑道,甚至是自己「創造」跑道的能力與心態?適應性將變得至關重要。

未來的工作型態將需要結合大量的「認知技能」及得以「快速轉換的彈性能力」,亦即每個人都需要具備「創業家的精神」,因此成就未來的關鍵就在於「終身學習」。唯有透過持續不斷地自學,才能掌握市場上的關鍵新技能。

2. Coursera是上班族的口袋知識疫苗

經統計,全球企業線上學習的需求數量,正以每年平均超過10%的驚人速度成長,而Coursera在啟動Coursera for Business之後,更是正式踏入這個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龐大消費市場。目前參與Coursera線上課程的學員逾2100萬,他們不僅根據興趣及工作需求挑選課程,企業也利用線上自學課程幫助員工學習如何包裝理念、與多元背景的跨國人才合作,以及挖掘創新事業的機會。

4劑強心針,孩子頂嘴不動氣

圖片來源:Google

作者:田育瑄

孩子口出惡言,讓人氣得五竅生煙?跟著氣於事無補,況且無風不起浪。美國《Parents》雜誌傳授家長4技巧,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習慣和禮貌。

當你糾正孩子的錯誤時,翻白眼、癟嘴等不尊重的表情,甚至還頂嘴這些粗魯的反應是否愈演愈烈?美國《Parents》提出4種要訣,協助家長們連根拔起孩子的無禮行為:

1.保持冷靜

你不需要容忍孩子無禮的行為,但是必須謹慎回應,因為你的反應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向前進,還是向後退,同時,你的舉止表現也是孩子最直接的參考對象。

如果表現得太過溫和,那孩子會變得更厚臉皮、甚至爬到你頭上,甚至還會變本加厲;但如果你過度強勢,又會讓孩子覺得他沒有表達自己立場的權利,而讓親子間的溝通降到冰點。所以如果你正在氣頭上,記得,這個時候最好暫時不說話,先深呼吸一口氣,並在心裡從1數到10。

同時,順道在心裡問問自己即將脫口而出的話是不是只會讓場面更僵,假設今天你快陷入失控的狀態,或是孩子早已失控,這時候請務必這樣說:「讓我們都冷靜之後再來談。」然後趕快離開原地到其他地方;如果是在公眾場合,千萬別當街大吵特吵,記得先暫停對話,留待車上或家中再討論。

2.剖析原因

頂嘴時說出口的往往不是真心話,有時候可能是孩子在校和朋友發生衝突,於是回到家之後就把氣發在你身上,因為你是個「安全」的目標;同樣地,也可能是因為課業上的壓力所造成的煩躁,讓他不耐地窩在房裡對你大喊:「你給我出去!」如果發生這樣的情形,請先保持冷靜,並分析導致孩子如此焦躁的原因,挖掘問題的根本,之後待孩子情緒較為和緩時再上前詢問,讓孩子明白如果需要幫忙,你能理解他們的困擾,也能幫助他一起克服解決。

3.表達選擇

當孩子脫口而出:「不要一直煩我!」這極有可能只是重複了他所曾聽過的回應方式,但當下他並沒意識自己使用了粗暴的言語來表達,「當孩子聽到旁人回嘴方式,他們無意間就會模仿起相同的口吻,因此,家長需要明確地的跟孩子解釋什麼話才是適當的?什麼話是不妥的?舉例來說,可以表達現在很氣、很疲倦,像是『現在暫時不想說話』,但是用大吼大叫、激憤暴怒的方式說『你給我出去!』,這就完全不正確。」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助理教授漢娜‧邱強森(Hannah Chow-Johnson)強調。

4.賞罰分明

一旦與孩子討論過哪種行為是不妥當的,讓孩子知道如果他越線,會造成什麼影響,譬如若是再次犯錯,則將會失去看電視或打電動的時間,或是增加做家事的工作量、提早上床睡覺等等,提早讓孩子知道這些原則,當他們接受處罰時,才不會反應過度,最重要的是,當錯誤再次發生,父母也要嚴謹遵守原則,讓孩子了解紀律的重要。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4劑強心針,孩子頂嘴不動氣

餐桌上的對話,這5句,別出口!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孩子不吃,你心疼;孩子挑食,你生氣。只是,「吃飯皇帝大」,別動氣影響心情破壞氣氛。在餐桌上說出來的話就和上桌的菜一樣重要,專家指出,像是「你要吃掉餐盤裡的紅蘿蔔,才能吃點心!」這類的話就是餐桌禁忌,因為它會將食物貼上標籤,更糟糕的是,孩子會認為必須先吃難吃的,才能吃好料的。避開五句話,給孩子正確的用餐觀念。

家長在餐桌上對孩子說什麼話,就跟上什麼樣的菜一樣重要,因為家長傳遞出來的飲食和用餐觀念,將對孩子造成深遠的影響,那到底要如何才能確保傳遞的訊息正確?

《晚餐簡單做全指南》(Cooking Light Dinnertime Survival Guide)一書的作者莎莉‧庫哲克(Sally Kuzemchak)於美國《Parents》雜誌中撰文指出,父母在餐桌上應避免以下這5句話:

1.你再吃一點就好!

家長常認為孩子還沒攝取足夠的營養食物,或是覺得孩子們吃了太多馬鈴薯或麵包,飲食不夠均衡,「我以前也用過這樣的方式,但就在幾年前的某一天,當我們聚在餐桌前吃晚飯時,我兒子突然問我一句:『我還要吃幾口才夠呢?』,當下我才發現,這種方式完全無法建立起孩子辨別飲食的攝取量,你想想,人們怎麼可能用『吃了幾口』就知道自己吃飽了還是沒吃飽呢?」庫哲克說。

2.你也太挑食了吧!

當家長常對孩子傳遞出他們「愛挑食」的訊息,這些話會在孩子心中慢慢內化成:「我有許多不喜歡的食物,而且討厭嘗試新鮮事」,把標籤貼在孩子身上可說是毫無益處。

3.吃完就能吃點心!

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應該被列為獎勵,或是懲罰,因為這麼做不僅是將「點心」放在一個崇高、特殊的地位,還傳達出孩子必須「先吃下噁心的東西,才能獲得美味食物」的錯誤觀念。如果晚餐後備有點心,那麼家中所有成員在一開始就該有選擇的權利,而非根據他們吃下多少正餐來決定。若孩子只想吃點心,完全不碰正餐,那麼其實可以減少孩子吃到點心的機會,或是把點心的分量減少,並跟正餐一起上桌,這聽起來或許頗為顛覆,但實際上對提升某些孩子的食欲卻有相當大的幫助。

4.你一定要試一口!

這句話對某些孩子而言可能非常有效,但絕對不適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假設今天孩子不管怎樣就是抵死不從、絕對不吃,而家長也因此而在飯桌上大動干戈上演一場親子戰爭,這只會讓孩子打從心底憎恨這項食物,也會降低他們未來嘗試不同食物的動機。

5.你不會喜歡吃的!

就算家長完全了解孩子喜歡跟討厭的食物,也請家長們切記,永遠不要遏止孩子嘗試的機會,除了較具刺激性的食物必須在孩子嘗試之前先行提醒一下,除此之外,請家長們對即將滑過孩子味蕾上的滋味保持開放和鼓勵的心態吧!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餐桌上的對話,這5句,別出口!

7個妙方,讓孩子自己乖乖就寢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如何幫助孩子練習自己上床睡覺?美國《Parents》雜誌建議,跟著這7個小秘訣,讓孩子緩步降低依賴,練習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安心入睡。

焦慮、不安、容易分心的事物,都會讓孩子吵著不想和爸媽分開來睡,《如何駕馭孩子的睡眠(Take Charge of Your Child's Sleep)》一書的共同作者、美國《Parents》雜誌顧問朱蒂茲‧歐文博士(Judith Owens)建議跟著以下7個秘訣,鼓勵孩子一步步練習自己上床睡覺。

1.舒適的睡眠環境

「不要將電視、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放在孩子的房間,因為這會讓孩子感覺回到房間就可以看電視或是打電動,這些聲光刺激會讓孩子難以入眠,建議睡前在孩子房間打開小燈,或是螢光夜燈,幫助孩子逐漸習慣黑暗的環境」歐文說道。

2.規律的就寢步驟

先洗個熱水澡、換上睡衣、刷好牙、聆聽睡前故事,再慢慢進入夢鄉,這樣的規律步驟除了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就寢習慣,也能讓孩子感到安心,「建立規律的步驟能幫助孩子預先做好心理準備,降低睡前可能產生的焦慮與壓力」歐文說道。

3.陪伴的角色替代

一旦爸媽減少陪伴孩子一起入睡的時間,很容易就會引起孩子們心裡的不安,為了在這段過渡期安撫孩子們的恐懼,建議可以使用如鬆軟的填充玩具、動物玩偶、柔軟的毛毯,或是在床邊養上一缸可愛的小金魚,這些都能滿足孩子的安全感。

4.準確的離開房間

「想讓孩子減少賴在爸媽身旁才能入睡的習慣,爸媽們可以從在床上躺著陪他們玩,改成只是待在孩子的房間裡,慢慢轉換減少孩子過度的依賴感」歐文說道。

5.逐步的拉長時間

許多家長常會跟孩子說:「你先睡,我等下就回來」,這的確能有效幫助孩子培養自己入睡的習慣,但是切記要信守承諾!「家長可以慢慢拉長回來看孩子的時間,並從五到十分鐘作為開始,但如果一開始就讓孩子覺得等待的時間過長,這反而會讓孩子顯得更加焦慮不安甚至發脾氣,進而造成嚴重的反效果」歐文說道。

6.溫柔的堅守原則

「如果孩子在半夜溜回來父母房間睡,你一定要下定決心陪他回到自己的床上,並跟他說:『你要睡在自己的床上』」,切記要溫柔而堅定的表示孩子必須回房睡,要是家長每次的反應都不同,反而會讓孩子不斷跑回來父母房間睡的狀況層出不窮。

7.對等的獎勵行為

當孩子確實的練習自己睡覺之後,可以在隔天早上讓他選擇想要吃的早餐或是想要穿出門的衣服,幫助孩子打從心底將「表現良好」與「獎勵行為」畫上等號,這不但能加速孩子自發性的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能降低他們耍賴哭鬧的情緒表現。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7個妙方,讓孩子自己乖乖就寢


「扮家家酒」比畫畫更能激發創造力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扮家家酒」是每位大小朋友童年必經的遊戲,但你可曾想過「扮家家酒」居然能夠激發孩子心中無限的創意嗎?《每日科學》指出,「角色扮演」能幫助孩子將創意發想融入角色當中,甚至比畫畫更能啟發幼兒們的創造力。

根據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研究指出,那些時常天馬行空玩著「扮家家酒」遊戲的孩子,他們在創意與想像力上的表現,會明顯高出許多。孩子藉由角色扮演將大腦的情景體現在生活中,他們玩得越多、腦中的想像空間就更多,不但能從遊戲當中獲得樂趣,更因此滋長了孩子的創意。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教授路易斯‧龐斯(Dr Louise Bunce)表示:「我們正在深入調查當孩子進行『扮家家酒』這類涉及『偽裝』的遊戲時,對他們的創造力有什麼影響,理論上來說,透過角色扮演,孩子能將腦中對世界的想像投射在真實情境中,這對於拓展他們的創意思考將有極大幫助」。

首先,龐斯教授的研究團隊先針對70位四到八歲的孩童進行訪談,並將孩子們玩的「扮家家酒」遊戲情境,分門別類為以下三種:

1.真實情境:像是裝扮成老師,或是舉辦茶會等。
2.誇大情境:像是與獅子打架卻毫髮無傷,或是搭乘直升機上學等。
3.虛構情境:像是前往魔法學校,或是與精靈一起玩等。

接著,邀請孩子完成三項創意發想任務,在前兩項任務中,孩子舉出越多特殊的方法,他們得到的分數就越高,而畫圖的創意分數則是根據兩位評審來評分。

1.在時間內舉出所有能想到的紅色事物
2.列出室內從A點到B點的移動方式
3.最後是畫出真實角色和假扮的角色

研究結果證實,那些在扮家家酒中飾演的角色越是脫離真實生活的孩子,在三個任務的創意發想指數越高。在玩樂中,越需要發揮想像與脫離真實情境的元素,越能幫助孩子培養創意與創造力。

那些喜歡在扮家家酒中擔任不同角色,而且積極融入遊戲中的幼兒,除了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外,透過遊戲的互動,更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發揮,這無疑為家長和老師們提供了一份有力的證據,今後我們更應該鼓勵幼兒們玩扮家家酒這類結合不同情境與角色的遊戲,激盪他們創意思考的能力」龐斯教授說道。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扮家家酒」比畫畫更能激發創造力

答不出來?練習這4招,不再急著Google

圖片來源:Google

作者:田育瑄

你是否曾感覺學過很多知識,但在緊要關頭卻無法發揮?英國《衛報》指出,大腦中的資訊就像土壤一樣必須定期翻新,才會產生新養分,而當孩子吸收新知時,若能將舊有的相關知識一同咀嚼消化,自然就能學得更加輕鬆。

大腦不僅能讓我們在面對全新事物時,能連接新知識、快速學習,更能同時強化舊有記憶,儘管我們很少下意識先進行回想,再學習新知,然而,許多研究顯示,先「溫故」再「知新」確實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英國《衛報》建議家長協助孩子培養以下四種習慣,就能幫助他們善用新舊知識,解決未知的問題:

1.遇到難題,回想學過的內容

儘管Google的強大搜尋功能讓資訊變的唾手可得,但若能騰出一些時間,讓大腦進行資訊的回溯,就能有效強化原本的記憶,同時促進新知的吸收,就算腦海中記得的內容不一定和當下正在學習的有關,但「回溯」本身就是一種溫故知新的過程。
此外,發現問題時先不急著查找資訊,而是先停下來回想與思考,如果不確定記憶中的資訊是否正確,或是感到有所落差,這時候再上網查詢反而更能分辨與糾正腦中原有的迷思與錯誤觀念。

2.學習新字,串起自己的故事

當我們接觸到平日不熟悉的事物時,大腦會感到好奇與驚訝,進而將新的經驗儲存於記憶中,這種為大腦留下深刻印象的新奇感,就是所謂的「新奇效應(novelty effect)」。
想像孩子正在學習「仙人掌(cactus)」的英文發音,但是他從未學過英文,這時可以嘗試用「新奇效應」的方法學習,首先,先將單字拆解開來,例如:「cactus」可以拆成「卡吐司」,並將兩者的關聯用大腦能夠想像的方式記住,像是想像一片吐司卡在仙人掌上,就會記得仙人掌是「卡吐司(cactus)」,也可以在心中畫出一株仙人掌,將烤好的吐司卡上去,透過視、聽、味、觸、嗅覺等感官幫助大腦記憶。

這其中的奧妙之處在於,它將全新的資訊透過與熟悉的環境連結,雖然意思古怪,甚至毫無邏輯,但這樣的方法卻反倒讓記憶更加清晰。

3.瀏覽內容,隨時心中有藍圖

在孩子開始學習新的課程之前,若能提早瀏覽預習教材的目錄、章節,並嘗試練習作答,即便對於內容毫無概念,但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更加容易吸收新知,透過事先預備好學習的心情,並重複預習的步驟,就能讓孩子的心中隨時保有不斷線的學習藍圖。

4.保持耐心,搭建學習的鷹架

搭建學習的鷹架需要時間,但對於孩子的學習確有相當實質的幫助,除了需要透過每天的努力,積極、反覆地記憶與回想,以及經年累月的溫故知新,才能在孩子睡覺、休息的時候,讓大腦把學會的知識做有條不紊的整理與排序,進而打造出一座孩子專屬的知識寶庫。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答不出來?練習這4招,不再急著Google


想學好語言與數理,「有畫面」很重要!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理解力從何而來?別輕忽「視覺化」的力量。英國《衛報》指出,由「視覺」與「聽覺」組成產生的「心理影像」能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孩子在學習語言與數理學科時,更能夠加速理解、加深印象。

英國《衛報》指出「心理影像(Mental Imagery)」不僅能幫助孩子加速學習,也能同時提升多方的能力,像是對運動員和音樂家而言,在心中反覆回憶與演練過程與細節,就和實際的體能操練一樣有效。

「心理影像」由視覺與聽覺共同組成,「視覺心理影像」負責從長期記憶中提取過去曾儲存的視覺影像或場景的訊息,像是回憶兒時常去的遊樂園時,腦中所浮現的影像;而「聽覺心理影像」則是提取過去曾儲存的聽覺旋律,譬如回憶自己耳熟能詳的歌曲時,腦中自然就會浮現旋律。

「心理影像」有助提升素養與數理能力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育研究員瑪麗莎‧克翰(Marisa Cohen)指出,在課堂學習時,若能透過視覺與聽覺刺激幫助孩子形成「心理影像」,將對素養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

根據統計,當孩子用重現心理影像的方式學習,他們所記憶的單字量將比傳統重複背誦高出兩倍以上,這是因為心理影像是透過提取認知系統的視聽覺記憶,讓孩童可以簡單地想起所讀過的內容;美國馬里蘭大學課程與教學系系主任瑪麗安‧德瑞赫(Mariam Jean Dreher)的研究也進一步指出,透過視聽覺刺激,形成心理影像的學習方式,將更能幫助小學生們理解新創的科技用語。

就數理與電腦科學而言,將學習內容視覺化的技巧,在老師上課時以繪製圖表或圖像方式,呈現數字間的幾何關係,就能幫助孩子在心中浮現具體清晰的影像,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方法對於涉及理解數字間的邏輯規律非常實用。

當孩子在學習語言與數理學科時,讓他們更容易回憶起長期記憶中的文字圖像和音符旋律,除了能讓孩子在學習上加深印象之外,更能幫助理解、記得更久。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想學好語言與數理,「有畫面」很重要!
《翻轉教育》想學好語言與數理,「有畫面」很重要!


學會「社交課」 青少年壓力管理、學習成果較佳

圖片來源:踹妞 Try New!

作者:田育瑄

對從國中過渡到高中,並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面對新的朋友與陌生的環境難免害羞膽怯,《每日科學》指出,花些時間教導青少年如何面對處理社交情境,將有助於避免社交障礙及霸凌情況的產生。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科學研究指出,若孩子知道透過學習就能改善社交與人格特質,這將有助於他們克服社交障礙與霸凌,並對消除壓力、提升課業上的表現有莫大助益。

「對青少年而言,在從國中進入高中的身分轉換過程中,他們心理上會更加注重人際關係與自己在團體中的地位,而生理上在面對壓力的反應,也會比其他年齡族群來的敏感;在生、心理兩者交互作用下,孩子很容易認定自己沒有資源,也沒有能力處理學校環境裡的社交困境因而變得焦慮和憂鬱,而這樣的感覺更會讓他們擔心社交障礙將從此跟著自己一輩子」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助理教授大衛‧依格(David Yeager)說道。

依格認為,透過教學讓孩子知道「社交能力是可以學習的」更能讓他們從容面對眼前的社交挑戰。研究上先針對實驗的班級,和同學分享領袖魅力以及克服社交挑戰的方法,接著再進行心算測驗,並測量學生的心跳速率與呼吸狀況,最後在評估分析60位青少年在認知、心理與行為上對壓力的反應,以及在學業表現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在獲知社交能力能透過學習行為改善後,不僅壓力指數迅速下降,對上台演說也變得從容自在,同時,心算成績也較過往的分數來得更高。

「當青少年感到威脅靠近時,生物性的壓力反應會讓人預設自己即將面臨社交上的挫敗;然而,那些具有自信的青少年瞭解社交互動不會輕易的將他們擊倒,因此,在生理上則會做好準備接受挑戰」依格說道。

另外一項實驗,則是針對205位的9年級學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觀察,其中半數以上有參與社交課程的學生,會在每天的聯絡簿上記下平日生活中讓他們備感壓力的事物,以及他們如何處理及面對,這些被有效教導社交與壓力能透過行為改變的青少年,在遇到龐大壓力時,相對可以表現得更加自信,而七個月後的學業成績也更加亮眼

「心理介入不是變魔術,研究的成果也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找到解決孩子面臨社交障礙的萬靈丹,但是,我們堅信透過漸進的方法,除了能讓孩子藉由平時培養健康的心理,更能幫助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更加的輕鬆自在」依格分享道。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學會「社交課」 青少年壓力管理、學習成果較佳


避免學完就忘,就靠4招學習妙方

圖片來源:踹妞Try New!

作者:田育瑄

為什麼總是學了新的知識,就忘記舊的內容?明明知道答案就在課本那裡,老師問問題時卻總是回答不出來,我們到底如何才能溫故知新?英國《衛報》提供四招讀書妙方,不但能讓孩子學得好、更能記得牢。

上課時就算孩子做足了筆記,但每每提筆作答時,卻總是忘得一乾二淨,英國《衛報》記者湯姆‧史戴佛(Tom Stafford)深入調查,並提出以下四大建議,有效幫助孩子在學習新知與複習內容時,學得會、讀得通、記得牢。

1.平時練習「重現」學習的內容

複習時,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把課本重新讀過一遍,然而,這麼做的缺點是往往「認得」內容,卻「寫不出」答案,原因在於認得與表達是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一般人透過仔細閱讀,就能產生一定程度的熟悉感,但只是「認得」內容,並不能保證「回答」出答案,因此,平時需要練習的是「重現」學習的內容,像是將在課堂學到的項目嘗試以問答的方式,練習寫出來或描述一番,如此才能確保孩子學習的效率

2.每天讀一小時

如果孩子能維持每天讀書一小時的好習慣,他們記住的內容將比一天內苦讀五個小時來得更多。雖然要讓孩子養成一定的習慣,在起步時會有些難度,不過一旦好習慣養成後,將能有效協助孩子輕鬆記憶,不但能降低他們平時課堂聽講趕著抄筆記的心理壓力,同時,在遇到老師提問時也更能穩健自信的作答。

3.1萬小時法則

知名企業顧問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在集結他生涯與業界經驗後,提出「1萬小時法則」;他認為,要熟悉、精通一項技能必須花費1萬個小時的淬鍊才得以游刃有餘的發揮。所以若將「1萬小時法則」的邏輯套用在學習上,同樣也能一體適用,亦即:專注在最不擅長的部分,而非已經學會的內容,平時遇到問題時就立即發問,若當下就能釐清問題的癥結點,之後自然就能避免應試前不必要的熬夜。

4.考前練習「如何作答」

無論是課堂平時的抽問或是考試,如何作答與答案本身一樣重要,如果單靠應試前的短暫複習,往往會因為時間有限、難以充分掌握評分的重點而導致失分,因此,平時該著重的是讓孩子熟悉作答的狀態、嘗試寫出完整的答案,並反覆練習每一種題型,掌握答題技巧。
無論是何種讀書方式,都必須花時間提前將學習內容整理、消化過,要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正確的做好複習工作?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方式作為參考:在複習時,如果孩子表示已經熟知眼前的課業內容,那麼家長可以就這部分的範圍,向孩子提問,並請他們以口頭方式嘗試練習作答,就能釐清孩子是否已經真的學會。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避免學完就忘,就靠4招學習妙方


尋常家庭養出一門菁英的6大養成術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沒有富爸爸,資源也有限的平凡家庭,如何培養出優秀子女,人中龍鳳?《時代》(Time)雜誌最新封面故事深入探訪9個家庭,發現這些家庭共有的六大特點,他們憑藉哪些信念,如何透過日常生活的點滴,培養出孩子贏戰未來的全方位能力。

二十年來,吉娜的父親每晚都會趁她與兩個姊姊睡著後,在她們耳邊輕喚這六字箴言:「我可以,我也會!(I can and I will!)」去年獲得金球獎最佳電視女演員的吉娜‧羅吉奎斯(Gina Rodriguez)解釋,「我父親說,這是在和我們的潛意識對話;還說我們小時候每當見到鏡子裡的自己,就會驕傲又自信地說:『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我可以,我也會!』」
「長大後,我們的確也以行動去實踐這股精神,」吉娜開心強調。她的大姊艾維利絲(Ivelisse)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現為私募股票投資企業的共同合夥人,而二姐瑞貝嘉(Rebecca)目前也在美國一流的家醫診所擔任醫療主任。

《時代》雜誌在挑選個案時,摒除兄弟姐妹間從事相同產業、職務,以及來自富二代的背景,並鎖定這9個出類拔萃的手足家庭,深入調查他們童年的共通點,此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釐清平凡家庭的教養祕訣;同時,針對「成功」的定義,更以領導、社會服務與貢獻度做為探討面向。

或許「基因」主導了卓越表現的先天優勢,但是「父母的教養術」更是子女後天發展的關鍵。《時代》雜誌歸納出他們成長歷程中的6大共通點:

1.異鄉移民

70年代後期,來自印度的斯瑞尼瓦桑(T. P. Srinivasan)攜家帶眷、遠渡重洋赴美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數學系後,他們對3個女兒的教養就藏在「家務事」中。

曾是美國雅虎的創始員工,目前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董事的瑞尼加‧斯瑞尼瓦桑(Srinija Srinivasan)是家中的么女。她回憶道:「小時候爸爸常會問我們,看看媽咪在做什麼?她需要幫忙嗎?這時,我們就會湊過去媽媽身邊,『仔細觀察、主動幫忙』就是我們從家務裡學到的一課」。

「另外,我們也沒有零用錢,而是直接從客廳抽屜裡取用零錢。假設今天我多拿了美金20元,那妹妹晚上的電影就泡湯了。「我的父母深信,『懂得選擇』將比『定量供應』更有意義,」在加州醫療體系擔任主管的二姊瑞佳(Srija)補充說道。

除了斯瑞尼瓦桑一家五口,另外8個家庭也皆為海外移民,對他們而言,這些毋須言傳的家庭準則,就像是空氣和水般的自然。除了增添彼此的默契,更清楚地體認到家庭價值永遠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這對身處異地的移民家庭來說,無疑是生存的不二法門。

2.教育家庭

來自波蘭的史丹佛大學物理系教授史丹利‧沃斯基(Stanley Wojcicki)與妻子常常邀請學生和親朋好友到家裡作客,縱使教授的3個女兒在聚會上總是玩得比誰都瘋,卻也得以在最自然的氛圍下,提早接觸抽象的物理理論。

「雖然我跟妹妹們並不喜歡在寒暑假期間,還必須和父母一同參加枯燥無味的學術研討會,不過卻也在耳濡目染下,讓我提早理解複雜的概念、也變得敢於發問,更不會因為某人德高望重,就怯於和他們交流答辯,」現為YouTube執行長的長女蘇珊(Susan)說。

由於家中常有大量書籍可供閱讀,更有來自周遭學術環境的刺激,三個女兒養成嚴格的自我要求,並專注在課業上的表現,只為了不讓身為教師的父母失望。在這9個家庭中,有6個家庭的家長不是從事教職,就是擁有教學的經驗,他們一致肯定「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

3.政治參與

來自以色列的依曼紐(Emanuel)夫妻不只熱衷參與政治活動,更活躍於社運界,有時甚至忙到忘了回家。因此家裡的三個兒子想不接觸政治都很困難,「光是吃頓飯,席間的話題都繞著時事打轉;即使我們沒跟父母一起出門參加,議題就直接攤在餐桌上,」現任首位芝加哥猶太裔市長的家中次子瑞姆(Rahm)笑著回憶道。

在美國賓州大學擔任全球倡議副教務長的長子利奇(Zeke)也說:「參與政治會讓你知道:只要願意行動,世界將有所改變,不論是透過抗議,或是激盪出新的思維皆然。我們深知情況無法立即改善,但你我都有責任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是父母帶給我們兄弟最重要的啟發」。

不只依曼紐一家,其他8個家庭的父母雖沒有涉足政治,卻也相當鼓勵子女們透過行動來參與。無論是社區再造,或是籌組工會、爭取校園和住宅周邊綠化的空間、要求減免中低收入戶的學雜費等等,參與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學習如何伸張自己的權益,更能加入小我之力,謀求社會正義。

4.亂中有序

在美國紐約皇后區長大的賽門(Simmons)和依曼紐兩家子,街頭鬥毆對他們從小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粗暴的言語和無禮的態度更是司空見慣。為了強奪衣物和電玩,也常與兄弟們上演全武行,但他們的父親並沒有刻意阻止,反而尊重他們在街頭上所學到的一切。
「對我們兄弟而言,小時候彼此的鬥爭更像是『互相漏氣求進步』,我認為手足的較勁更能驅使人們向上,長大後你就會發現『贏得諾貝爾獎』比打扁自己的兄弟來得更加帶勁,也更加文明!」利奇‧依曼紐(Zeke Emanuels)笑著說。

不只是這兩家兄弟而已,沃斯基和斯瑞尼瓦桑家的姊妹們也大方公開曾惡整自家人。對他們而言,手足間的「鬥智與對決」能讓彼此變得堅強,同時又能深化他們不求完美、勇於挑戰、保有高度韌性的人格特質,更重要的是,孩提時的他們雖然打鬧不斷,卻鮮少與父母爆發衝突。

5.死亡考驗

對安多夫(Antonoff)一家人來說,小妹莎拉(Sarah)在13歲那年不幸因腦瘤去世,從此便改變了一家人對待生命的看法。

「自從小妹離開後,我們總會不時提醒自己:死亡是如此的靠近。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當期待已久的電影即將上映,腦海裡突然閃過『啊,活著真好!』的念頭,」在紐約擔任時尚設計師的二姊瑞秋(Rachel)微笑說明。

曾獲葛萊美音樂獎項的大哥傑克,正與瑞秋共同慶祝他32歲的生日,他們一口吃著蛋糕、一邊分享:「自從妹妹走了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會下意識的從死亡那天回推倒數,因為生命可是有保存期限的,這促使著我隨時上緊發條、兢兢業業。」

對許多人而言,失去至親不僅席捲起巨大的悲慟,更會在心裡留下永久性的創傷;然而,不論是對安多夫一家,還是親眼目睹生離死別的其他8個家庭來說,死亡反倒燃起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

6.自由童年

來自中國的華裔教授林桓(Henry Huan Lin),在赴美任職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學院後,便舉家移民美國。由於他本身在傳統中式教育下成長,也曾被迫練習許多困難的才藝,不快樂的學習經驗翻轉了他對子女的教養原則,那就是「絕對不勉強孩子」。

「所以我跟我妹從小就常在外頭嬉笑打鬧、有時候寫寫不成文的詩句或是跑到大學裡的陶藝教室亂捏一通,中學上的也是開放課程的學校,一週只需上兩天的課呢!」目前是詩人兼作家的哥哥林潭(Tan Lin)說道。

現為知名建築師兼藝術家的妹妹林瓔(Maya Lin,最為華人所知的作品為──越戰紀念碑)也接著分享:「我任教於大學的母親也從不約束我們,她允許我們從玩樂中開放自己的想法。之後我也發現,每當我受限於某個框架時,都會搞得自己撞得滿頭包」。

在孩子慢慢成長之後,會逐漸活出自己人生的樣貌。對這9個家庭而言,他們共通的想法是:當你為孩子做得愈多,他們就愈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更將無從掌握自己未來的命運。與其照書養兒育女,不如像這些家長一樣,從環境開始著手打造,讓孩子從中培養關注社會的洞察力、擁抱向上的驅動力和克服困難的決斷力,這些方法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可以,你也會」!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尋常家庭養出一門菁英的6大養成術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人在踹妞》你想給三年前的自己什麼忠告

開始做你真心喜歡的事,
才能開始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If you want something new,
you have to stop doing something old.

2016年,我會開始《人在踹妞》(Humans of Try New!) 系列計畫,其一為「那些我早該知道的道理(People of all ages offer words of wisdom to their younger counterparts) ,採訪10~100歲的朋友們,分享2016的目標、打算如何完成、向小2~3歲的夥伴分享你的忠告,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可汗創辦實驗小學 讓孩子們做學習的王


作者:田育瑄

免費雲端學校可汗學院的創辦,讓全球190個國家的孩童擁有自己的學習進度表, 但創辦人的教育夢不只如此,他更開辦了可汗實驗小學,在實體課堂裡灑下更多學習種子。

坐落於美國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可汗實驗小學,與Google、微軟、美國太空總署研究中心等機構,同樣位於以科技聞名的矽谷。這間學校全年無休,沒有鐘聲、沒有排名,也沒有回家作業,學校宗旨就是:用網路建立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系統,讓孩子在課堂主導學習。

雲端學校可汗學院創辦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在《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一書中,完整闡述他對未來學校的想像,也就是「可汗實驗小學(Khan Lab School)」的架構雛形。


全文請見:《親子天下》3月號紙本
刊登於《親子天下》可汗創辦實驗小學 讓孩子們做學習的王
刊登於《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可汗創辦實驗小學 讓孩子們做學習的王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Google探險先鋒計畫:虛擬實境 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


VR Tourism in the classroom

作者:田育瑄

Google開發出身歷其境的虛擬實境與穿戴式裝置,最近開放學校申請,讓學生體驗。「探險先鋒計畫」打破教室疆界,孩子們不用離開座位,不必走萬哩路,就能環遊飽覽世界之最。

望著眼前深邃的熱帶洋流,一隻大白鯊倏忽地從孩子們眼前順游而過,沒幾分鐘,又直奔外太空的火星表面進行地質探索;接著再回到地球,孩子們把視線一個拉近,雙眼注視著犀牛甲蟲如何在自然棲地裡緩步爬行;旋即又來到了英國倫敦的白金漢宮,只見王室百年的文化典藏盡收眼底、一覽無遺;「哇!哇!哇!」耳邊盡是孩子們綿延不絕的驚嘆與笑鬧聲,誰能想像,以上種種身歷其境的學習體驗,能夠在一個平凡無奇的教室裡發生?

這是美國紐澤西克里爾景觀市立中學(Clearview Regional Middle School)向Google申請舉辦的虛擬實境體驗學習活動,只見8年級的學生們打開了手機上的應用程式、戴上Google穿戴式紙盒,接著導師彼得布吉歐(Peter Burgio)點開平板進入後台,彈指之間,一場環遊世界、飛向太空的冒險之旅就此展開!


Google Expeditions tours inside Buckingham Palace

虛擬實境 紙盒乾坤妙不可言

「學生們忍不住發出『哇!』的驚嘆聲,那聽起來真是過癮,這才是學習該有的樣貌;虛擬實境讓孩子有機會以自己的感官體驗未知的世界,這跟我以前只透過閱讀課本學習的方式完全不同,直接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英文老師麥可卡瑞爾(Michael Cockrell)說道。

課堂中,透過虛擬實境前往好幾個國家遊歷探險的學生茉莉狄克森(Jasmine Dickson)興奮地說道:「一直以來,我就對科技與科學很感興趣,沒想到這個虛擬實境紙盒可以帶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風景,還可以上到外太空,用這個上課就不會覺得每天只是一直待在教室裡聽講罷了!」。

Google to bring virtual reality to the space

Google探險先鋒計畫

美國《連線》雜誌指出,2015年5月Google啟動「探險先鋒計畫(Google Expeditions Pioneer Program)」,孩子們只要戴上虛擬實境穿戴紙盒,視線前方的動態全景便能讓眼前的景觀栩栩如生、身歷其境,馬上跳到歷史上著名的秘魯馬丘比丘、也可以立刻飛向浩瀚無垠外太空、更可以切換墜入斯洛伐克古老的地底洞穴來上一場知性探索。

這個結合視覺、聽覺、觸覺的學習體驗將開啟孩子對世界的想像,目前加拿大、美國、瑞典、夏威夷、阿拉斯加等地已有逾50萬的中小學孩童參與體驗計畫,正式版本預計今年上線。

1. Google探險先鋒計畫►網站連結

2. 登錄申請計畫►網站連結

Google cardboard wearabl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Google穿戴式紙盒

Google研發出簡單上手、成本低廉的穿戴式紙盒(Google Cardboard),孩子們用紙板組裝穿戴頭罩,並搭配智慧型手機即可使用;老師也可將教材、觀察重點、筆記與提問內建於系統後台,並觀看孩子的學習狀況、提供即時協助,當孩子學會操作平板地圖,就可以嘗試自己控制方向,以下是目前開放提供虛擬實境應用的教學資源連結:

1. 太陽系與八大行星:帶領學生環繞宇宙,也可以近距離的觀察行星,或旋轉、穿梭星系之間。►網站連結

2. 火星:以50張具立體感的照片搭配聲音環繞,進行火星景色的簡短導覽。►網站連結

3. 全球探索:從海底世界到野生大象棲地,以360度的遊覽呈現多樣的生態面貌。►網站連結

4. 「Google『猴』你好看」天燈祈福網站:在虛擬天燈上寫下自己的新年願望,活動時間至2016年3 月 8 日。►網站連結

Chinese new year with google: Make your virtual lantern Here!

Google文化協會

2011年,Google成立文化協會(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與全球著名的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合作,除了讓孩子們可以自由欣賞豐富的典藏,同時也將藝術、歷史等重要文物以數位方式保存並善加利用,讓世界遺產直接呈現在孩子眼前。

1. 藝術課上,老師可以用平板帶學生們前往曼哈頓當代藝術館(Modern Art Museum)「滑」一場藝術導覽。►網站連結

2. 在科學課堂中,可以前往美國加州科學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一清二楚觀察動物們透過立體技術重建的頭顱。►網站連結

3. 在歷史課上,老師可以帶學生前往古埃及吉薩金字塔群(Giza Necropolis)來場大冒險,孩子們可以就近觀察古夫金字塔(Great Pyramids)和人面獅身像(Great Sphinx)。►網站連結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Google探險先鋒計畫:虛擬實境 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
本文刊登於《翻轉教育》Google探險先鋒計畫:虛擬實境 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Google探險先鋒計畫:虛擬實境 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美首位非裔教育部長小約翰.金—為翻轉貧區少年命運投身教育



作者:田育瑄

這次有幸與《親子天下》共同製作:逆境抵抗力:36個「重要他人」送我的生命禮物 專題,我在專題中,寫了兩篇文章,第一篇是美首位非裔教育部長小約翰.金的故事,從小,他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長大,父母都是紐約市公立學校老師,父母親的教育信仰深深影響著他,但他卻沒有機會瞭解教育對父母的影響。

在小約翰.金8歲那年,母親因心臟病去世了,父親和他相依為命,晚年父親深受阿茲海默症所苦,且不願前往醫院治療,情緒變得暴躁易怒,那段時光,學校以外的現實生活對他來說變化莫測、充滿恐懼。

在那時候,他的小學老師─奧斯特威爾先生,如同他真正的父親一樣,每天都會帶著學生們讀《紐約時報》,也教導他們學習莎士比亞創作劇本。在奧斯特威爾老師的班級裡,小約翰.金擁有極大的安全感,也不斷學習和挑戰,於是立定志向,也要成為像老師那樣為貧區少年翻轉命運老師。




我們一起閱讀美國首位非裔美籍教育部長 小約翰.金的完整故事: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中秋節快樂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一個單親小孩在樹林不遠處的池塘裡撿到一顆小球。
他把它帶回家,像照顧寵物般地愛護著對它說話,為它歌唱。

暴風雨來了,男孩憂傷地問:
「你還想聽聽傘下的雨聲嗎?」
月亮點點頭。
他替月亮撐起一把傘。

雨,滴滴答答敲出輕快的旋律。
他們在無意間相遇,
卻為幽黯的生命
帶來溫柔美好的光亮。

世界停電的夜晚,
他們爬到屋頂,
靜靜欣賞黑暗世界的驚喜。

─ 幾米《月亮忘記了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體制外自學:關鍵不在教學,而在孩子學習如何選擇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社經地位影響孩子的不光是教育優劣與否,而是對眼前與未來的選擇能力。

唐鳳代表的是不適合體制內教育的孩子,但背後支撐的是中產階級的家庭,這些家長透過閱讀學習,更採用「協作培養」的態度積極介入子女的教育過程,他們堅信用「溝通」教導孩童,能培養他們面對學校權威時的態度,並給予發展獨立思考能力的空間。

換句話說,中產階級家長不只用How帶領孩子,更用Why讓孩子理解行動背後的意義與價值,這就是自學精神背後最大的力量。

而生活在車行外的搖籃裡或夜市裡的孩子,他的故事會是什麼?

勞工階層與貧困階層的家庭採用的是「成就自然成長」,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學校老師爭辯與合作協助子女的學業,與子女的互動也多為「命令式」,因而養成子女對於權威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這種家長對子女的影響,因不容易察覺與控制,常被認為是孩子個人的內在能力,而忽略了階級在形塑個體差異的關鍵性角色。

對每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形塑社會最關鍵的角色,是支持還是對抗,是合作還是服從,影響孩子70%的學習。

雖然改變社會階級很難,但消弭階級世襲不能只透過30%的學校教育,想讓孩子透過後天努力來翻轉未來,也不能只是透過「自學」,而是讓孩子學習在生活中掌握「選擇權」、「表達權」與「決定權」。


卓曉青:體制外自學,高資本家庭的奢華?

---------- 吳姍姍評論 ------------

昨日看端傳媒發布的文章,討論體制外自學,談一下我的淺見。先談教育,之後待遊戲伺服器維修,希望我還能提振精神來談自學這教育制度的淺見。

談教育的階級複製時,最常使用的判別準則是將小孩子所接受教育的最高學歷跟父母的資本總和(經濟社會文化等加總)兩相比較,並且得出,雙親整體資本,與小孩所接受的最高學歷有正相關。這是事實,但在教育議題上涵蓋的面向並不廣,此為其一。其二。卓曉菁的文章內指出教養的階級問題,筆鋒且略帶悲觀,確實,教養無處不見階級的展現,一個小孩在被教養的選擇多寡,絕對取決於父母的資本。但在此請容我指出另外一種不同觀點,那就是,父母也容易因自己的資本所囿,最終讓他們所握有的資本無法獲得良好的發揮。

針對其一,我覺得從學歷來作為教育高低的判準,這種想法是該讓其過時了。但要取代學歷這麼好使的標準,並不容易,我曾在不同機構的與談中詢問聽眾,若我們要重新定義教育的成與失,那可能作為標準的情境有哪些?意外地得到許多可愛的觀點,有父母很誠實,他們認為學歷依舊是最適切的標準,也有父母的答案令人驚豔,他們認為,是與人共事的能力,他是否能把自己的能力與同儕的能力做一個整合:也有父母說,是懂得易地而處的能力。有一位父親開玩笑說,是懂得把不想玩的玩具放回玩具箱的能力(他的孩子想必還在稚齡),也有一位母親誠實地不可思議,她說,如果一個孩子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時間,不要睡過頭還得老媽子去喊破喉嚨,不要一天到晚遲到,只要做到這點,光是做到這點,她就會覺得這孩子的父母盡了教育之大成(語中隱隱有哀怨)。其中,一位母親則是用汪汪的大眼告訴我,是這孩子會不會照顧別人情緒的能力。她說這話的堅定神情讓我動容,我想她也是一位溫柔體貼的女子。

若從這觀點來看,我倒是非常興致,有沒有人開始著手研究,這些能力與父母資本的關聯。我相信會得到很有趣的結果。這是其一。

再來,若重新轉換教育的定義,我相信文中那位得在夜市幫忙父母至半夜的小孩,以及在父母完善的規劃下一路順利升學的小孩,他們在教育上所獲得的能力,孰優孰劣?將得到嶄新的結論。我的想法絕非孤獨,在美國獲獎無數的《背離親緣》一書中,整本都在討論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越富足,越匱乏。

作者Andrew Solomon在書中反覆指出一個殘忍的真相,我們對於所謂資本的認識非常狹隘,除了經濟社會文化,也許尚有一個等待被定義的資本,這資本至少包括:受挫的能力,膽於嘗試不同事物的能力,即使受傷也要跟對方保持關係的能力,接納他人缺陷或與眾不同的能力,不要去欺侮弱小別人的能力,容易感到富足的能力……,等等。

而這個資本,很可能因為經濟社會文化資本的強盛而遭到排擠,簡單來說,在經濟上、社會上越容易被定義為高資本含量的個體,在這個層面的表現上也容易有所頓挫。在《背離親緣》屢見不鮮的例子是,若你出生即具有障礙(例如唐氏兒,或者侏儒,聽障視障甚至多重障礙等),你父母的社經地位越高,你被扔入安養機構的機率就越高。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蘿絲瑪麗,美國甘迺迪家族不願面對的真相。若蘿絲瑪麗不是出身在這麼良好的世家,她很有可能不必接受當時頗具爭議的大腦額葉切斷術。

而在國內,藍佩嘉教授所著的〈 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一文,其實也暗示了相同的基調,藍佩嘉教授一方面指出資源在教育上的展現,但同時卻也看出,許多父母最後反被資源所侷限,像是她所觀察到的一個現象:在父母的完整規劃之下,小孩的教育資源多元且豐富,一下子得去英語夏令營,一轉身小提琴老師正在家中等候,練完小提琴之後還有一個半小時的家教時間,乍看之下,理性且高效率的學習管理,是高資本父母所能提供小孩的資源,但擁有資源,並不一定總是好的,這些充分供給的資源也造成孩子過度依賴父母規劃,一旦少了父母規劃,立即無所適從,甚至因為習慣自己的時間交由父母決定,間接強化小孩對權威的服從。藍教授該文,非常值得一讀,跟《背離親緣》一書相同,那會讓你重新反思兩種面向,一是對於教育的再定義,二是重新審視資源的意義。

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要激起不同階級之間在教養上的比拚與對立,我只是想指出一件事:低社經地位的父母,不代表他們能夠供給孩子的資源必然寡少,很多時候只是他們所提供的照料,不是我們得以用經濟文化價值所確認的。同樣地,高社經地位的父母,掌握資源背後也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隱憂,像是青春男女有時候最渴望父母做的,就是不要理他。孩子有時其實也渴望,父母不要那樣一股腦兒地把資源往他身上澆灌。那不僅會導致父母對於孩子成就的得失心,有時也斲傷了小孩獨自品味人生的雅興。

Educate這個字,從拉丁文Educare脫胎而來,分別是E(出)與ducare(引),若我們承認教育就是引出一個人的性靈、道德品味甚至遊走人生的雅致,那我們必須承認,至今我們在教育的討論上,往往過度專注於技術、層面而忽略了本質的探討。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學習」沒有標準答案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這篇也是我在英國的國小教室內看到的樣貌~而且體現在教室布置上。

其中一間三四年級的教室,他們的教室佈置是包含天花板、大門、門口走道的「所有的牆」(他們沒有特別規劃佈告欄),牆上黏貼有不同科目的七彩的「問題樹」與「火車牆」,而且貼的很低,當孩子坐在教室地毯上玩玩具或閱讀時就會不時看到。原因在於,這些佈置是孩子想的,也是他們親手用手繪、色紙和不織布黏貼製作而成,很符合班上同學的高度視野及需求。

在一開始製作前,老師先拋出「目標球」:希望每個孩子在教室裡,都能彼此合作學得更好;接著,老師從孩子一面發想創作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合作規劃需要的元素、材料、如何獲得,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有些孩子負責規劃與寫出文字,有些負責畫畫設計,上面還有真的小玩具車和外頭撿來的葉子。

當孩子學語言時,他們不只是學字彙、語意,也會請來真正的外語老師,盡量讓孩子浸泡在該語言,透過用畫圖、組字、遊戲幫助孩子想像,像是在「問題樹」與「火車牆」上的引導區塊中,孩子會貼上新的Post-it,寫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也有孩子很窩心,會在上面寫下感謝的話,因為孩子認為:「學習」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大家討論、思辨、動手一起完成的。

为什么感觉国外小孩独立思考能力强?因为他们从小在练 Critical Thinking






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爸爸一定要看 : 7方法,教女兒獨立自信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田育瑄

想培養出獨立自主、充滿自信的女兒嗎?家中有四位女兒、一位兒子的美國性別平等倡議人士艾力克斯‧朱勒斯(Alix Jules)在美國《格言》雜誌暢談他的獨到經驗。

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艾力克斯‧朱勒斯,從小在處在壓抑女性、仇視同性戀、父權高張,並將女性視為財產的偏執環境中成長,因為親身體認過這些不當態度與行為就在街邊上演,所以在他成為父親以後,非常清楚絕對不能在自己的女兒身上重蹈覆轍這樣的悲劇,於是,朱勒斯決定讓孩子擁有抗衡這些暴行的力量。

如今隨著孩子長大成人,朱勒斯便在美國《格言》雜誌撰文分享,以下是他的經驗談:

1.讓情緒流露,別擔心把心敞開

無論是在何種文化背景下,男性總被貼上「保持理智」的標籤,但千萬別害怕讓女兒看到哭泣的你;記得那次在我奶奶的葬禮上,當我深陷萬分悲痛、失焦空洞、無法自拔的情緒時,我最小的女兒只是牽著我的手,然後輕輕地跟我說:「爸爸,我們會一起度過的」。雖然孩子無法解決你的窘境,但是他們卻可以填補你情緒上的缺口,同樣也能教導他們擁抱情緒,讓他們更能面對未來的低潮。

2.給她魚吃,不如教她釣魚

的確!看著女兒身陷挫折中是件痛苦的事,但是那是孩子學習的必經道路。父親前往解救女兒的困難,等於就只是在教導女兒「如何接受拯救」而已,但是我希望女兒是一位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思想開放,並具有高度的同理心的人,這樣她未來才有能力克服自己的困難;當然,我們也必須視情況看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協助;別忘了傾聽孩子的想法,你會發現她們的解決方式,比你想像的更有創意!

3.當她說「不」,尊重她的選擇

對女兒而言,我是她人生的第一個學習榜樣,所以當她不想要抱抱親親、不想要有身體接觸時,這並非針對個人,只是她們單純的不想被觸碰,雖然摟在懷裡的她,對你來說是如此可愛,但站在距離她個人空間的兩步之外看著她,她依舊還是那麼可愛,不是嗎?尊重孩子的身體、聲音和選擇,同時也就教會了他們從小掌控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4.教孩子保護身體

對爸爸而言,跟女兒談論「性事」著實有點難以啟齒,不過,這真的相當重要。從「避孕藥」作為開場或許相對容易開始,接著可再介紹保險套,別忘了,這極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成為拯救她們生命的關鍵,然後,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什麼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包含發生性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等等。與孩子談論性事並不容易,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記住,這將為你們的親子關係帶來突破並提升到下一個階段。

5.不要將「金錢」壓在孩子頭上

雖然我身為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是我的重要性並不是由「荷包貢獻度」決定。我與妻子一起規劃預算與購買清單,身為家長,我也讓孩子在消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發言權力;我不會說「這是我付的錢,所以大家要聽我的」,「財務虐待」是夫妻間爆發負面情緒與暴力相向的一環,不要再讓悲劇重現,用其他方式感受你在家庭的重要性,多聽聽孩子說的話、他們在消費上的想法,他們可是樂得助你一臂之力唷!

6.學習洗碗、料理

在家裡,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負擔家務,這不是專屬「女人的事」。用行動打破傳統的性別偏見,會讓女兒們更加清楚如何定義自己。根據2014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指出,家中有個會做家務的爸爸,他們的女兒通常較擁有遠大的志向與抱負,我也認同這個論點;此外,一起料理也讓我們全家人的感情更加親密,同時又可以訓練孩子熟悉實用的生活技能呢!

7.跳脫傳統框架

當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對女兒說:「這個你不可以做,你是女的耶」,我立即回覆他:「我女兒可以做任何她選擇的事」,如果別人硬要用這件事只有男人會做的論點強壓她,像是站著尿尿,那她也可以舉一些只有女生才做得到的例子來保護自己。

我想說的是,如果自己做得到,那麼我的女兒也可以,而女兒可以做的事,我當然也行;對孩子來說,爸媽所扮演的角色,比社會附加的框架更具影響力,陪伴你的女兒,讓她知道「她可以」!


本文刊登於《親子天下》爸爸一定要看 : 7方法,教女兒獨立自信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思考的脈絡》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運作,都不在你眼前發生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林之晨

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運作,都不在你眼前發生。

這個模型,它是由 MIT 學者 Daniel H. Kim 在 1999 年發表,用來描述一個人看世界的五種層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深度」。

最淺的叫做「事件」,也就是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種種,例如:白天變短了、夜晚變長了。事件看多了,你會開始察覺到「規律」,例如:每年的這個時候,夜晚都會開始比白天長。在沒有工具的幫忙下,人類天生能夠觀察到的,大概只到這裡,所以為什麼在上圖的冰山裡面,接下來的三個層次是埋藏在海裡面的。

在眾多感受到規律的人裡面,有少數好奇心強的人會想要知道是什麼讓規律發生,他們開始製作種種的工具,幫助他們更進一步了解這個世界,所以望遠鏡被發明後,有些人開始知道原來我們住在地球上,地球傾斜的繞著太陽公轉,所以會出現四季,這就是所謂「結構」。

再往下是「心智模型」,也就是始作俑者的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結構。當然以上述的例子來說,我們得把創造宇宙的那個「人」搬出來,但那樣的討論難免觸及難以證實的推論 (上帝為了讓祂的子民過著有意義的人生,所以設計了這樣的結構),所以我們得換個例子。假設你觀察到的事件是「滿 5000 送 500 的週年慶」,規律是每年都會發生兩次,結構是因為百貨公司每到了這時候都需要刺激買氣、去化庫存,所以有了這樣的規律。

所以這個結構的背後,又是怎樣的「心智模型」呢?首先,一定是百貨公司老闆想要「賺錢」(買氣),不想「賠錢」(庫存、機會成本)。

另外,會選擇使用「滿千送百」這樣的優惠方式,而不是直接打折,應該是它對於品牌價值的傷害力較低,況且消費者得到百元禮券之後,往往還需要再選購更多商品,會進一步讓百貨公司賺到更多的錢。那既然這樣的活動有效,為什麼一年只辦兩次,而不是天天辦?當然是因為如果太常辦,消費者覺得不稀奇,那就失去了刺激買氣的作用。

當然這樣的思考還可以繼續下去,不過到此為止,我想你大概抓住了「心智模型」的意思。

最後、最深的一個層級,叫做「容器」,它是什麼,就是「限制心智模型的那個東西」,也就是始作俑者的「價值觀」。以上述例子來說,百貨公司老闆的價值觀,應該是自己能夠多賺一點錢,遠比很多其他的事物來得重要。辦活動帶來了周邊交通的阻塞,消費者一大早起床冒著酷熱與寒冷排隊,或是因此買了很多用不到的東西帶來的浪費,都只是為了百貨公司老闆賺錢必須要有的犧牲。

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那都是他人的「心智模型」與「容器」的所造成的行為,不是百貨公司老闆應該負的責任,至少在百貨公司老闆的「價值觀」裡,應該是如此的。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由每個人 (包括造物者) 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心智模型」,相互影響、磨和之後所產生出的各種「結構」,互相碰撞再產生出的各種「規律」,互相交錯而產生出大大小小無數的「事件」所組成

所以當你眼睛看到一個「事件」時,你必須要能夠再往下挖四個層次,才能找到這個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每個事件最終都是由某一或多個人格,和他們的價值觀所造成。

而身為創業者,你大概很難改變別人的價值觀,但最厲害的人是創造一種結構,去 Hack 別人的心智模型,這就是每次百貨公司週年慶都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真相。最差的就是看到一個事件,然後單純的想要複製事件的發生 — 別人的行銷活動都有 Show Girls,所以我也要請幾個美女來穿比基尼。

在我看來,一個失敗的創業者,與真正能夠長期成功的創業家相比,說穿了,其實也就只是他們到達的層次罷了。


原文請見:創業家的深度 — 看到世界的第五個層次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奧運「飛魚」:與父親和解,谷底再起關鍵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The Evolution Of Michael Phelps (Full Feature HD)
作者:田育瑄

31歲、第5次參加奧運的「飛魚」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再度成為奧運新聞的焦點,但是,每面金牌背後,都潛藏不為人知的故事。雖著賽事的進行,已經勇奪22面奧運金牌的他,在母親與姊姊的呵護下,一路過關斬將、在泳壇嶄露頭角,然而,鮮少被提起的父親弗列德,卻是當年他在陷入谷底時,重新找回人生意義的關鍵。

23歲那年,麥可‧費爾普斯以8面金牌風光拿下北京奧運後,享譽盛名的他,卻陷入吸毒、流連夜店、夜夜笙歌與酒醉駕駛的不良嗜好中,媒體消息一出,震驚國際體壇,私生活糜爛等負面新聞更是登上各國娛樂頭條一發不可收拾。這段期間,他不願意與任何人談論吸食毒品一事,即便對母親他也是一樣;「我曾一度失去信心,變得一點也不自愛;我看扁自己,不在乎所謂的『金牌』,卻無法停止患得患失,與教練也處得相當不好,我只想放棄,逃離我所愛的人,以及愛我的人,」費爾普斯在接受美國NBC News採訪時說道。

內心最深的痛:被父親的遺棄感

事實上,在費爾普斯全心投入游泳的那年,也正是父親離他而去的時候,當時,他只有9歲;20多年過去,期間費爾普斯幾乎不曾與父親見面,而被遺棄的感覺在他心底也始終揮之不去;因此,他轉而將全部的精力一股腦地發洩在游泳上,但最後他卻發現,他仍然無法逃出曾被遺棄的枷鎖,「我一直覺得父親在躲著我,甚至不要我了!一直以來我只是渴望一個完整的家庭,不論父母是否要在一起,我還是希望自己像其他人一樣,有爸爸、也有媽媽,這想法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過。」

在費爾普斯陷入低潮的兩年間,他因不停酗酒、情緒激動,最後被送進「牧草勒戒中心(The Meadows)」。在一次藝術療程中,他必須畫出童年最害怕的一幕,費爾普斯畫出了他無法逃脫的童年陰影,接連五天他不吃不睡,更足不出戶,「我從未如此擔心,他一直受困於與陌生人分享他的內在恐懼,而不停的顫抖,」教練傳訊息給他的母親黛比。

在費爾普斯因酒駕被捕、被禁賽期間,他的家人與朋友鼓勵他尋求協助,正視他心中一直迴避的「父親議題」。費爾普斯在一次的勒戒中心療程中,需要邀請家人前來參與進行治療,費爾普斯想了想,便打電話前去邀請了他多年未見的父親,不過,對於父親參加與否,他並沒有抱持太大的希望;直到與會當天,一個陌生卻又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費爾普斯的面前,費爾普斯驚訝的說:「我沒有想到你真的會來!」而他的父親只是微笑的說:「我說過的呀!你是我兒子,你邀請我,我怎麼可能不來?」

父親的探訪敲開了多年來的陌生與疙瘩,當費爾普斯與父親透過一次次的交談,逐漸打開彼此的心房,讓這對原本疏離的父子關係一步步的轉變,心頭之恨冰釋,此後,這對父子就保持著聯繫。

自此,曾迷失自我、深陷毒品與酒精中的費爾普斯,宛如重生一般從人生的谷底再次崛起,他自豪的說:「2014年10月以後,我沒再碰過一滴酒!」接著費爾普斯更用行動證明他的決心,當他拿起手機打給母親表示他將前進里約參與2016年的奧運時,話筒那邊早已滿是母親止不住的淚水。



與父親和好,再度踏上奧運之路

一路支持著費爾普斯的母親黛比,在回顧這一段過程時,不但目睹著費爾普斯從谷底回歸,更以陪伴的力量和他一同面對走過,她透過兒子親身的遭遇,與更多的家長分享如何應對家中孩子染上酗酒的問題,在接受《簡單生活(Real Simple)》專訪中,黛比說道:「許多家長在孩子小學畢業後,就漸漸不再插手孩子的教育與生活,然而,對進入中學的孩子而言,這正是他們深受父母影響,尋求支援的時刻,因此,針對未成年酗酒為什麼不被允許的議題,中學的年紀正是開啟這個對話的最佳時機;因為中學生正在形塑他們自身的樣貌,也是他們體會身心轉變的時刻,他們想被人喜歡,又想保有自己的性格,同時,他們也不完全清楚朋友對他們的想法,因此他們在情緒表現上也常顯得敏感和尖銳。」

黛比不僅是位資深的中學校長,還曾獲選《馬里蘭州百大傑出女性(Top 100 Women in Maryland)》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媽媽不打烊(A Mother for All Seasons)》一書的作者;作為一位身兼父職的單親媽媽,除了背後令人動容的毅力之外,她更以兒子為例,運用她在教育上的所學體驗,成功扭轉孩子在學業上的種種劣勢,最終培育出奧運史上最具傳奇的人物。

現年31歲的美國游泳選手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不僅再度摘下奧運生涯第22金,更是泳壇上最受矚目的一顆鑽石,激勵了許多年輕學子。


本文刊登於
《親子天下》奧運「飛魚」費爾普斯:與父親和解,谷底再起關鍵
《翻轉教育》奧運「飛魚」費爾普斯:與父親和解,谷底再起關鍵
《關鍵評論網》菲爾普斯重新站上奧運的關鍵:「我一直覺得父親在躲著我,甚至不要我了!」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田育瑄:奧運「飛魚」費爾普斯:與父親和解,谷底再起關鍵

延伸閱讀

有趣的讀者回覆:

1. 在一次藝術療程中,他必須畫出童年最害怕的一幕,費爾普斯畫出了他無法逃脫的童年陰影,接連5天他不吃不睡,更足不出戶,「我從未如此擔心,他一直受困於與陌生人分享他的內在恐懼,而不停的顫抖,」教練傳訊息給他的母親黛比。

(畫畫其實真有幫助。讓你看到自己的動態)




-----永不放棄的過動奧運金牌:費爾普斯啟示錄-----


作者:李宜蓁

歷經酒駕醜聞、短暫退休後,美國知名泳將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2016年里約奧運以31歲年齡復出,挑戰自我,奪下多面金牌。費爾普斯15歲起參加奧運,但他出身單親家庭、9歲時被醫生判定是個過動兒,面對這殘酷的事實,他的母親是如何發掘費爾普斯的游泳天賦?用什麼方法幫助他成為今日叱吒世界泳壇的健將?

八月十四日,北京奧運水立方體育館正進行男子兩百公尺蝶式決賽,美國名將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最後一百公尺蛙鏡不慎進水,眼前霧茫茫一片,他居然還有本事率先觸壁,搶下第一。最後,二十三歲的費爾普斯在本屆奧運一共奪下八面金牌、刷新八項世界紀錄,成為京奧最不可思議的驚歎號!(編按:2016年費爾普斯以31歲之姿再度參賽里約奧運游泳項目,並奪得多項金牌。)

媽媽和姊姊 從沒放棄過他

叱吒泳壇的費爾普斯每每在奪下金牌後,深情望向看台上的媽媽和姊姊,因為她們不曾放棄十四年前那個讓人頭痛不已的過動兒,才造就今日的他。

費爾普斯的母親黛比今年五十七歲,一頭黑短髮、有著溫暖笑容的她,目前是巴爾的摩溫莎米爾中學校長。在費爾普斯八歲、尚未被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之際,黛比與先生離異,獨力撫養三個兒女。

她回憶小時候,費爾普斯整天不是騎車繞圈圈,就是掛在單槓上像小猴子爬,體力過人,「要是我不加制止的話,他大概可以玩二十四小時。」等費爾普斯上幼稚園和小學,黛比常接到老師關切電話,說費爾普斯在學校沒一刻坐得住,老愛搶同學作業本,使勁對同學傻笑、用手肘推人想引人注意,讓老師大傷腦筋。

有次同學在校車上取笑他的大耳朵,費爾普斯出手打人,因此被禁坐校車好幾天。黛比起初不以為意,「小男孩嘛,總是精力充沛。」直到費爾普斯九歲那年,正式被診斷出患有ADHD,她的人生遭受重重一擊。費爾普斯的小學老師曾對黛比說,「這件事麥可做不來!」她腦中只有一股想證明所有人都錯了的衝動。

用創意 引導他投入喜歡的事

黛比帶費爾普斯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因此他開始在上學日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能(Ritalin),幫助他上課時專注;週末或假日就不吃,由黛比全心全意陪他做行為矯正治療。經由黛比努力不懈的學習,尋求專業建議,她知道ADHD的孩子需要的絕不只是藥物控制,還得為他量身打造一套生活作息,用創意引導他認真投入自己喜歡的事,從中挑戰自己、建立自信與勇氣。她堅信,只要和兒子一起努力,就能完成任何他想做的事。

黛比是個相當懂得運用策略和創意的過動兒母親。她觀察到,兒子在校成績平平,然而體育項目和需要動手做的科學實驗課卻表現優異,因此當兒子抱怨不想念書、討厭算數學時,她拿報紙的運動版或找運動相關書籍給兒子看,拜託代數家教把運動元素融入教學裡,比如問他,「假使每秒可游三公尺,游完五百公尺要花多久時間?」來引導他算數學。課外時間黛比帶費爾普斯嘗試各項運動,包括打籃球、曲棍球和游泳。費爾普斯那時天天拿著曲棍球桿跑來跑去,黛比一度以為他會從此愛上曲棍球,「但他一打球就滿場飛,停不下來,顯然不太適合。」

運動細胞 遺傳自警察父親

在費爾普斯被診斷患有ADHD之前,他的兩位姊姊早就展現游泳天份,當時十五歲的惠特妮已是全美分齡蝶式冠軍,也是長泳健將的希拉蕊說,﹁費爾普斯剛開始學游泳時,說他不要把臉弄濕,所以媽媽請指導員先教他仰式。﹂費爾普斯似乎遺傳了警察父親的運動細胞,在泳池如魚得水,無論仰式、自由式或蝶式,沒一樣不拿手,參加比賽頻頻拿獎。而且為了上場比賽那三、四分鐘,他居然可以乖乖坐著等上四小時,展現他驚人的專注力。

就在此時,十歲的費爾普斯開始厭倦每天中午必須到保健室報到吃藥的例行公事,這種「異於常人」的感覺讓他很不自在,於是向媽媽提出停藥要求。黛比心中雖有百般疑慮與不安,在請教醫師意見後,她卻決定支持並相信費爾普斯的決定,讓兒子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面對ADHD這個疾病,而不只是把他當病人。

兩位姊姊也和媽媽一起建立弟弟的作息表,為他的飲食把關,儘量減少糖分的攝取,從生理和心理面給他充分關照與支持。

對抗ADHD 全家齊力同心

在全家齊力對抗ADHD過程中,費爾普斯在校偏差行為仍是黛比需要面對的問題,她選擇和學校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老師向她反應費爾普斯上課愛亂跑、搶同學作業本,黛比請老師將兒子安排在角落位置上,授權老師管教。然而,要是遇上那種沒耐心又亂貼標籤的老師,黛比也會出言挑戰,「請告訴我,你用了哪些方法試著幫他專心?」

在費爾普斯游出興趣後,黛比帶他到四處比賽,緊湊的訓練表與比賽,讓費爾普斯逐漸展現自律能力。為了最愛的游泳訓練,每天費爾普斯必須在相對短時間內完成作業,他也成為自己的時間管理決策者之一,只要他有效率完成A,就能有更多時間去做B。從他十四歲起,每天固定游泳訓練大約七十公里,從未間斷。

有一年母親節,外婆特地早起趕他去游泳,「要是不游,我怕他會生病,」外婆說。就連耶誕節起床第一件事,也是去泳池報到。平常泳訓空檔,費爾普斯生活就是觀看自己轉身的錄影帶,研究如何游得更快,不然就小睡片刻,或重複念著亞當山德勒的電影台詞,再單純不過。

母子之間 用獨創暗語建立互信

黛比平常會用些獨創暗語跟兒子建立互信基礎,給他充分安全感,「例如我用手比C,代表安定你的心(compose yourself),他去比賽時,我就在看台上比C,給他打氣。」黛比有次煮飯時顯得很煩躁,費爾普斯也貼心的送了一個大C給媽媽。平常他們開車四處比賽時,黛比會找機會告訴他什麼是運動家精神,強化他得勝決心。「不過,當其他選手在比賽空檔找時間休息時,他卻常常一個人跑回旅館房間,在床上跳個不停,直到十四歲才改掉這個習慣,」黛比說。

就算費爾普斯再怎麼喜歡游泳,也有情緒起伏的時候。他不耐煩時會把蛙鏡給扯爛,用力往池邊摔。從費爾普斯十二歲起就擔任他個人教練至今的鮑柏.包曼描述說,「有時他會像小孩子一樣耍任性,不過一進入比賽狀態,他就一心只想著要贏。他的腦袋好像有個計時器,要是我告訴他前五十公尺必須在二十四秒六以內完成才可能破紀錄,計時器設定好,他就會準確地在時間內游完。」除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包曼認為,費爾普斯過人天份是他超越常人的利器。有人形容他根本是完美的游泳機器,身上唯一不符合流體力學的就是那雙大耳朵。

把短處變長處 建立自信心

十四年後的今天,黛比以無比信心和耐心,充實自我醫學常識,運用策略與創意,向費爾普斯的小學老師證明了,她兒子確實有能力專注作好一件事,那就是游泳。黛比認為,ADHD的孩子天生熱情又有創意,只要能灌輸正面的力量,找到過人長處,建立自信,點燃熱情,同時組織強有力的家庭支援系統,與醫師和老師合作,把孩子們的短處視為長處,他們可以像一般孩子擁有偉大的夢想,並真正去實現。她說,「費爾普斯比較好運,早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最愛。」不過,更幸運的是,擁有黛比這樣全心付出的母親。

-----費爾普斯檔案-----

出生地: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生日:1985年6月30日
身高:約193公分
臂展:約200公分
體重:約89公斤
鞋子:14號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永不放棄的過動奧運金牌:費爾普斯啟示錄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思考的脈絡》旭山動物園的創新物語

圖片來源:甘田文創

作者:蕭瑞麟教授

聽見悲鳴之聲,看見痛苦之點,便可以由使用者找到創新的靈感。

動物園危機總動員

冬季時我到北海道去進行調研,來到了旭川市的動物園;園區很小,開放時間只到下午三點半。我想起一部電影《旭川動物園物語》(2010-08-27上映)中精采的創新故事。

旭山動物園成立於1967年,是日本最北邊的動物園。1994年,旭山動物園面臨危機,因為園中爆發疑似人畜都會傳染的「胞蟲病」,引發社會恐慌。園方馬上關閉,但隔年重新開幕時,遊客都不見了,業績跌到谷底。其實旭山動物園的問題不只是傳染病。當地居民早就對去動物園玩感到意興闌珊了,只是園方不太關心使用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小孩不想去,是因為園裡的動物總是懶洋洋的。雖然有花豹、海豹、北極熊、企鵝這四大動物明星,但這些有人氣的動物卻一個個沒生氣。

於是,園方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顯示,小朋友最希望做的事竟然是:與動物互動,或看到動物與動物互動。例如,小朋友希望抱抱花豹(這…也太勇敢了吧!);或是,小朋友希望看到動物追逐賽,像是海豹追逐企鵝,花豹追逐羚羊等(這…也太血腥了吧!);或是,小朋友希望看到企鵝能在天上飛(這…也太有想像力了吧!)。這些使用者期望看來都是不可行的幻想。但是,如果遊客一直減少,旭山只好面臨關閉的命運,讓動物移轉到其他地區,或是安樂死。

如何挽救旭山動物園呢?更具體一點,我們要如何重新設計花豹展區,如何設計海豹展區,如何設計北極熊展區,又如何設計企鵝展區呢?這些問題不能自已悶著頭想,你得去請教飼養員,了解每一種動物的習性。

過去,他們的意見沒有被園方聽見。設計動物的展區前,不能只問小朋友的意見,還必須先知道這些動物的行為脈絡。

1. 花豹:樹上狩獵,完全不累

過去,花豹關在籠子裡,偶爾出來走動一下,就又懶洋洋地躺在地上,或者回洞穴睡覺。飼養員說,花豹的習性是在樹上尋找獵物。過去一直把花豹關在樹下,當然懶洋洋;缺乏運動的時候,不想吃東西,更是有氣無力。當花豹在樹上時,會特別興奮,居高臨下看著「獵物」;小朋友被嚇到,卻很興奮地拿手機拍照。如此,花豹由單方面的觀看,變成與遊客間有趣的互動。

把整個展區搬到樹上,遊客便可以從樹下去觀察花豹的一舉一動。在樹木之間架設通道,花豹就會在獨木橋上活蹦亂跳。就算是花豹在休息,也變成有趣的寵物觀賞。不管是醒者或是睡著,遊客都有各種角度可以看到花豹的生態。來動物園不只有很棒的親子活動,也是學校最佳的戶外教學。

2. 海豹:管中窺豹,也要抱抱

海豹的展區原本是一個池塘,讓海豹可以繞圈圈游,並設有一個中島提供海豹休息。可是海豹總是提不起勁,連餵食秀時都沒什麼胃口,觀眾也敗興而歸。飼養員解釋,海豹習慣上下游,不是左右游(池塘中)。自然生態中,海豹是優游於海底峭壁夾縫之間去追逐獵物。園方於是設置兩層樓高的直立式水管,讓海豹開心的上下游走,感覺像是回到棲息地。小朋友看到海豹突然由水柱裡冒出來,特別興奮,是名副其實的「管中窺豹」。

海豹也會人來瘋,會與小朋友逗著玩。遊客靠近玻璃水柱時,海豹會好奇地遊過來,彷彿要與遊客說悄悄話。女性遊客則是喜歡擺出一副擁抱的姿勢,與海豹玩起親熱的照相遊戲。游累了,食慾特別好,餵食秀時更有精神地吃個不停。小海豹更萌,最受小朋友歡迎,是暢銷紀念品。

3. 北極熊:探熊穴、磨熊爪

北極熊之前是被關在一座冰冷的泳池,每次走出來總是沒精打采,或是躲在洞穴中不見客。飼養員解釋,北極熊的覓食方式是在雪地挖個洞,躲在一旁,融入白雪之中,等獵物跑出來透氣時,逮個正著。園方將這樣的習性變成遊客的冒險活動,在北極熊園區地面設計洞口,用強化玻璃蓋住,保護遊客安全。家長可以帶著小孩由洞口窺視北極熊在巢穴的一舉一動。北極熊不時驚喜地看到「獵物」冒出來,遊客也被北極熊開心地嚇到。「熊來了」變成探險活動,讓親子盡興而返。

為了讓北極熊更有活力,園方還準備了籃球,丟到冰水中讓北極熊可以「帶球上籃」,也就是讓北極熊抱住籃球到處游。園方在玻璃上抹了蜂蜜,北極熊被吸引去舔,遊客便可以近距離看到熊的模樣。展示區中放著巨大冰塊,讓北極熊可以磨爪子、玩冰塊。北極熊跳水的時候,遊客可以從樓下的大玻璃看到牠的跳水英姿以及潛水萌樣。這樣,北極熊與遊客都很開心。

4. 企鵝:大遊行、天空飛

企鵝原本被關在籠子裡,只能在小池裡游泳。除了餵食之外,其他時間企鵝在室內大多都變成了「雕像」。可能是因為太無聊,也可能想留點力氣。飼養員解釋,企鵝的習性是在雪地裡集體遊行,到處逛逛,是動物界的好奇寶寶。整天被關在籠子裡,長久下來企鵝會累積很大的壓力。

園方於是改變做法,在冬季安排企鵝遊行路線,把遊客「圍起來」,讓企鵝自由。實驗後發現,企鵝並不怕人,而遊客近身看企鵝時也大嘆驚喜,於是便將企鵝遊行變成正式活動。園方設計無柵欄散步,讓企鵝可以運動,維持健康又可以娛樂觀眾。這條路線有平地、有上坡、有下坡。企鵝在平地走路時會搖頭晃腦;上坡時必須晃動小小的翅膀來平衡胖胖的身軀;企鵝憨憨的走步,萌到最高點。下坡時,企鵝會用雪白的肚子滑溜衝下去,更是小朋友最愛看的節目。企鵝有了自由,可以在外面放風;遊客則可以看到企鵝自然生態,雙方都滿意。

當地小朋友與企鵝近距離接觸也是種親密的體驗。他們對企鵝產生感情,不時就想來探望好朋友。企鵝成為當地學童兒時的記憶,也變成外地遊客難忘的回憶。園方知道企鵝喜歡在大池子裡穿梭追逐,於是在池子下方設計一個透明玻璃走廊。觀眾由地下通道看上去,企鵝彷彿在天空飛翔。

【創新啟示】

理解動物的生態脈絡,讓原本衝突的關係變成和諧。

其實,旭山動物園並沒有做出重大變革;唯一改變的,是思考的角度。以前是人看動物,現在則是動物與人相看兩不厭,其中有四種創新的互動設計。

第一種互動是豹上樹,讓花豹在樹上與遊客互動。讓花豹棲息樹上,高度帶給花豹「權力」,因而就帶出活力,因為見獵心喜。讓花豹在樹上活動,跳躍於樹木之間,才合乎牠的狩獵習性,花豹也因此變得炯炯有神。

第二種互動是管中游,讓海豹上下游,而不是左右遊。深度增加體驗,因為水管模擬海中峭壁,海豹與遊客玩的更起勁。有了垂直通管,海豹快樂地上下穿梭於地面池塘與地下水缸,也會變得人來瘋,與遊客玩起親親抱抱的遊戲。

第三種互動是熊來了,窺視北極熊的巢穴帶來新奇;遊客會有冒險的感覺,是最佳親子活動,家長可帶著小孩由洞口窺視北極熊在巢穴的一舉一動。北極熊看到「獵物」(心靈糧食)而心動,也變得活力十足。

第四種互動是地上遊、天空飛。自由帶來韻律;讓企鵝自由行,遊客更感新鮮。讓角色互換,是企鵝看人,不是人看企鵝;圍住人,不是關企鵝,更有娛樂兼教育的效果。設計海底隧道,企鵝看起來就像飛翔於天空。企鵝出外放風時,與遊客的互動更為親密,也讓小朋友雀躍不已。

就這樣,原本沒沒無名的旭山動物園成為北海道的名勝景點。各地旅館都想盡辦法要將動物園列入旅遊景點。位在北海道道央的星野渡假村,原本離旭川市約將近四小時車程,特別推出巴士行程,就為了讓旅客去體驗與動物的新鮮互動。旭川動物園的創新,讓原本乏人問津的動物園,變身成為旅遊熱門景點。

旭山動物園帶給我們什麼樣創新啟示呢?

除了使用者外,還有「被使用者」:以前,我們會把創新的焦點都放在使用者身上。旭川動物園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使用者的需求外,也要把「被使用者」的痛點考慮進來。深入了解動物的習性,為牠們打造最適宜的生活環境;動物因為自在生活而充滿活力,遊客則因為驚喜而快樂滿足。

有道理的,不一定合理:讓遊客與動物互動,嚴格來說這樣的設計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創新。但是,為什麼先前都沒有人想到呢?即使到現在,許多動物園也都不去做(並非做不到)。這可能是我們被「硬道理」綁死了。花豹要關在地上;海豹要在水池游;北極熊放在冰池旁;企鵝關在籠子裡。

這些看起來對的「道理」,卻不一定「合理」。

要創新,我們必須深究道理的合理性,以免掉入思考盲點。企業需要思考「看似有道理、其實不合理」的現狀。

思維改變,限制也跟著轉變:遊客去動物園「看動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了遊客安全,園方必須用籠子隔離動物,越遠越好。很諷刺,這卻讓遊客來動物園看不到動物。如果反過來想,讓動物「觀賞」人,讓人「偷窺」動物;限制條件反而就變成創新來源。北海道的嚴寒雪地原本是不利條件,轉換用到企鵝遊行時,卻成為珍貴資源。當思維改變了,原先的阻力就有可能變成助力,限制也隨之化解。

我們也別忘記,為何當企業有充裕的時間去籌備創新時,卻總是什麼都不做;一定要等遇到危機的時候,才想到要變革。思維解放,制約也跟著解放,重新設計遊客與動物的互動方式,便能讓旭山動物園起死回生。我們應該開放心胸,勇於改變思維,讓創新追隨創意的想法,共同飛翔。



原文請見:《思考的脈絡》 悲鳴之聲:旭山動物園的創新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