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國際品牌:內容行銷與體驗的3個突變新思維


作者:田育瑄

與上海世博英國館〈種子聖殿〉設計鬼才海澤維克面對面

另外一種思考媒體與產品的角度~

為新世代設計新穎的「閱讀Style」,搭車讀、吃飯讀、聽音樂讀、下午茶讀、與好友一起讀、玩遊戲破關讀、找12星座運勢讀、志工讀、基測後的廢廢讀、聰明出遊的達人讀...流竄在社交網絡上的內容能夠給予顧客一些「閱讀搭配」與「玩樂學習」方面的靈感,增加各式各樣的「五感想讀」情境,使品牌與顧客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


H&M在社交網絡上,大量運用視覺行銷的訣竅:將最新的產品通過拼圖的方式呈現,還會發佈時尚趨勢的部落格文,推出季節性的穿衣指南。

緊接著在今年六月,推出一本夏日旅人行李指南相冊,為不同個性的出行者搭配合適的夏季單品。透過色彩鮮豔、新潮繽紛的照片,吸引粉絲的心花朵朵開~

1. 致力於內容行銷:H&M Life匯集世界各地的時尚靈感,成為達人的聚集地與靈感來源。

2. 善於和時尚界著名達人合作:與高端時尚品牌聯合推出客座設計師系列,使得H&M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風向標。

3. 為千禧一代創造獨特體驗:千禧一代注重各種感官上的體驗,以及有意義的活動。H&M還推出數字化音樂平台H&M Love Music,讓服裝除了能看、能穿,還能“聽”。



---

延伸思考:

1. 參考案例:Dress for your DESTINATION:http://goo.gl/SQ3vLV

2. 閱讀分析:《商業洞察》想成為快時尚界的領頭羊,你得像H&M 這樣做內容行銷!http://goo.gl/GNvx4Z

3. 媒體可用:【资源】关于视觉营销(Visual Marketing),营销人应该知道的案例、技巧和最佳实践合集 http://goo.gl/h66s8A

教育強國 芬蘭啟動新教改



讀者:田育瑄

教育制度領先全球的芬蘭,將全面實施新課綱,把傳統科目配對成套,變身連結社會脈動的「主題式學習」,從中小學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跨界力」。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北郊的斯特馬其小學,學生們正在上英文課。

但是教室的白板上,卻掛了一幅歐洲大陸的地圖,孩子們必須用英語描述出不同國家的天氣狀況,例如,今天在芬蘭是晴天(sunny),而丹麥則有霧氣(foggy)。這是結合了英語和地理的學習。

同樣在首都近郊的巨岩中小學,五年級的手工藝課,學生們拿著三角板和圓規,在一塊木板上,仔細測量著打洞、釘釘子的位置,練習什麼是直角、平行或對稱。這是結合工藝和幾何的學習。

全世界都緊盯這些小孩在上些什麼課,因為「教育強國」即將再度啟動革命。

芬蘭的教育制度遠近馳名,每年都有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教育專家、政治人物前來取經。
「向芬蘭學習吧,他們擁有最具成效的學校,」幾年前,知名的哈佛大學教育學者加德納(Howard Gardner)大力推崇。

「我看到了未來學校!」來自美國的訪問學者道爾,去年將自己的七歲小孩送入芬蘭當地的學校,實際感受跟美式教育有什麼不同,結果也是讚不絕口,「我會建議任何想要改善小孩教育的人,都去芬蘭看看。」

儘管如此,讓人驚訝的是,這個走在最前端的全球教育典範,還在繼續求新求變。

今年八月,芬蘭即將全面推出新的中小學課綱,大幅調整七至十六歲學生的學習重點和教授方式。未來,各地學校將會把教學的重心,從數學、歷史等傳統科目,轉移到更廣泛的、跨領域主題上面。

「常常有人問我們,這套教育制度已經被公認世界第一,為什麼還要調整?」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的課綱發展計劃主席哈樂寧(Irmeli Halinen)解釋,「因為世界正在快速變動,我們必須不斷檢視、反思跟學校有關的每件事情。」

即使世界第一也要不斷反思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世界愈來愈科技化、全球化,而且面臨了永續發展的挑戰,「社會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已經不一樣,而且還在快速改變中。」

單單精通一種科目,已無法跟上不斷變動的世界,她強調,「如果你的數學或音樂很厲害,當然很好,但這是不夠的,無論在今天或明天的世界都是不足以因應挑戰。」

因此,新課綱的總目標,是培養孩子跨領域的七種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見表)。



簡單來說,這套課綱至少有三大特色:

一、新課綱核心:主題式學習。

去年,芬蘭要推新課綱的消息一傳出,很多人嚇了一跳,以為他們就要放棄傳統的學科教學。

沒這回事,芬蘭著名教育家薩爾博格(Pasi Sahlberg)澄清,學校會繼續教授數學、語文、歷史、藝術、音樂與其他傳統科目。

改變在於,未來的課程將會導入「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讓學生探索真實世界的各種現象,思考因應社會挑戰的可行辦法,從中學到從容面對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能力。

所有的中小學學生,每年至少要挑選一個主題或現象,進行跨領域的專題學習。例如,研究「歐盟」的主題,就會涉及經濟、歷史、語言、地理等多個學科。同樣,「氣候變遷」、「芬蘭獨立一百年」,也都是跨學科的專題。

二、新課程由學校自主發展。

芬蘭的教育體系高度分權化,讓全國三百多個自治市得以依照當地狀況,自由規劃課程。中央頒布的國家課綱只提供寬鬆的指導架構和共同標準,留給各地方學校和老師很大的空間。所以,各校的做法除了因地制宜,也會因為不同的狀況和需求而有所差異。

舉例來說,新課綱只要求學校,每年在課程中至少安排一段時間(通常是幾個星期),進行主題教學,實際的時間長短則由學校自行決定。

赫爾辛基市已經要求學區內所有學校,每年進行兩次跨學科的主題學習。以巨岩中小學為例,「地球起源」的主題裡,就融入了大爆炸、宗教和芬蘭詩歌的學習。

三、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設計。

教育專家認為,主題式學習的精神,就在於它是由學生主導的探索(a student-led investigation):由學生帶頭說出,自己在哪些領域的知識不足,想要了解更多。

所以,新課綱明定,學生必須參與主題式學習課程的設計規劃,還要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做出評估,希望激發學生積極學習,也增加他們與老師的互動。

同時,為了鼓勵學生合作,未來的教室也會改變設計,不再是排排坐著聽課,而是讓學生三、四人坐在一起,形成小組,協力解決問題,並提升溝通能力。

老師面臨最大挑戰

photo 為了鼓勵合作,芬蘭學校未來的教室會讓學生3、4人坐在一起,形成小組協力解決問題。(AFP提供)

「新的課綱是建立在正面情感體驗、合作與互動,以及創意活動可以增進學習的觀念上,」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指出,新的教學方法也會特別強調「學習的樂趣」。

不過,改革難免會有阻力。

並非所有的學校和老師都歡迎改變,因為他們即將面臨最大衝擊──在新課綱的要求下,老師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的教學方式和心態。資歷愈久的老師,改變起來愈是困難。

為了實施新課綱,老師們必須接受訓練。從二○一三年開始,芬蘭就要求每個老師都要設計主題式教學的專案;原本只專注某個科目的老師,現在必須跟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共同設計跨學科的教學計劃。

就像每個課程改革,最重要的都是師資培訓,芬蘭教育當局的眼前之急,是找出最有效、適合的方法來訓練全國的老師。

最近幾年,芬蘭學生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分數下滑,國內有人開始擔心學生的競爭力大不如前。更有人不解,為什麼芬蘭教育當局依舊堅持,所有學校必須實施新課綱、新的教學與學習方法?

培養能力,而不是搶救分數

「因為他們相信,學校應該教下一代學會生活必需的能力,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搶救下滑的國際評比分數,」薩爾博格強調,考試分數不能、也不該被當作一個國家、地區、學校或一間教室是否成功的決定關鍵,跨領域的學習,才能讓學生更加貼近現實世界的挑戰,幫助他們做好未來上大學、進入職場的準備。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教育強國 芬蘭啟動新教改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內向者的專屬辦公室


作者:田育瑄

Susan Cain在2012年的演講中提到,她計畫來場「安靜革命」。她為個性內向的人抱不平,認為我們的社會多偏向讚揚外向的人格特質。今年重返TED舞台的她說道:「我沒有想到我的演說會引起熱烈的迴響,可見有許多比較內向的人,都期盼他人能夠理解,得到認同,並掌握自己性格的優勢。」

今年,Cain則分享一些致力於協助內向者的具體計畫,包括打造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培訓不多話的領導者,以及幫助內向的人在學校學習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
不過,Cain的生意夥伴Paul Scibetta,倒是個外向的人,他們規劃了一系列的工具跟計畫,致力讓世界安靜點,也讓每個人都快樂點。

1. 安靜的工作環境

Cain說:「開放的辦公空間不管對內向外向的人來說,都是個大問題。它會害人無法專心。我們需要有更多隱私空間的辦公室。」因此,Cain跟知名辦公家具品牌Steelcase合作,打造辦公室內的安靜空間,讓內向的人有地方喘息。

其實Cain跟Steelcase的合作關係,正好是從她兩年前TED演說完後開始。因為她發表演說完,就認識了Steelcase的CEO Jim Keane,而Keane其實早就想要在辦公室內創造更多隱私空間。
Cain跟Steelcaseu 一起設計一系列的產品,無論外向或內向的人皆適用。

他們打造很多的共享空間,讓員工可以自由在之間穿梭。從第一張圖可以看見窗明几淨的大空間中,有很多舒適的小角落,有些設計給一個人的;有些給兩個人一起腦力激盪用的;也有給小組討論用的空間。這些隔間的牆壁皆具隔音效果,以保持寧靜。Cain跟他的團隊將要把這樣的設計,發表在美國辦公室家具設計NeoCon Design的會議上。

2. 內向人專屬頻道

Cain為了這場「安靜革命」還設立了一個網站,作為提供一切安靜事物的全球性平台。

網站之後會有網路電視,專訪許多有名氣但個性內向的人,談論內向的性格如何讓他們對世界有所貢獻。等到時機成熟後,這個網站就會正式開張。不過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看Cain的個人網站。

The Power of Introverts:http://www.quietrev.com/

3. 內向領導人才

培育內向領導人才則是由西點軍校的教授Mike Erwin主導,旨在培育個性內向的領導者。雖然Erwin本人很外向,但是他告訴Cain,軍旅時期,他觀察到如果內向的人可以好好發揮他的特質,將可以成為很棒的領導人。

未來的培訓,會有線上培訓跟實際互動的工作坊,希望能引導內向的人找出自我潛力,且無論外向或內向的人都可以參加。

這項計劃是根據Cain在第一次準備TED演講所規劃的。Cain說:「我個性內向,所以很怕在大家面前講話,於是我參考很多以低調方式演講的人,觀察他們如何發表演說,像是Malcolm Gladwell。他們讓我有很大的啟發,我明白了確實有辦法能夠讓內向的人也具備影響力。」這個領導者培訓計劃使用的教材,不但會包含多位具影響力卻不多話的領導者,還會使用關於領導階層的最新研究。

4. 幫助內向的孩子

Cain表示:「這是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在TED演講後,我深切體認到,父母跟老師需要更了解如何去愛、去栽培內向的孩子。」 跟內向領導人才培育計劃一樣,這個計劃尚在發展階段。這項計劃也包括線上跟實際互動的訓練,希望能在不久後提供教師和父母幫助內向孩子的方法。

Cain目前還在尋找有意願合作、加入計劃的學校。你是否也很期待這樣的發展呢?


原文請見TED Blog: Offices designed for introverts? Susan Cain announces lots of news to make quiet folks happy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貧窮家庭如何翻身?


作者:田育瑄

貧窮不再只是吃不飽、穿不暖,它影響孩子學習能力,及兒虐比例。專家指出,低收入、學歷低的父母,不代表不會教孩子,教育是扭轉貧窮的解方?

這是一個看似均富的年代,但貧窮與我們的距離其實比以前更近。貧窮藏在街頭巷尾,甚至你家隔壁。

與一九七○年代的赤貧(指無法獲致生存所需的基本需求)問題不同,這個時代的貧窮問題更為複雜。

貧窮的後果,不是單純的「吃不飽、穿不暖」,而是包括偏食、學力落差、兒童虐待等在內的多種兒童健康與教養問題。

貧窮的面貌正在改變。舉例而言,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為貧窮的孩子都很瘦弱,但美國哈佛大學上月公布最新調查,指出低收家庭子女普遍因為營養不良而肥胖。

貧窮也不再是個別家庭的問題。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指出,一個社會全體兒童的健康狀況及學業成就,並非與這個社會的「富裕」程度呈正相關,而是與這個社會的「均富」程度呈正相關。

據統計,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西方國家中最高,是一富裕國家,但由於貧富差距大,美國兒童受虐甚至死亡的比例,比智利等家庭收入中位數較低、但貧富差距小的國家還高。

領導該研究的世界醫學會理事長、英國倫敦大學教授麥可.馬穆(Michael Marmot)指出,一個富裕又均富的社會,例如瑞典,對兒童才是最好的。

馬穆去年曾來台出席「二○一五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並與總統馬英九會面。他長期研究貧窮與兒童健康問題,認為家庭教育是打破貧病負循環的終極解方。他也相信,對抗貧窮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不是個別低收家庭的問題。

對於一般小康家庭的家長,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吉爾.萊波雷(Jill Lepore)說:「首先請加強你對『貧窮』的認識。」

虐童家庭家長多數貧窮無助

萊波雷以去年震驚美國社會的麻薩諸塞州「無名寶寶」(Baby Doe)兩歲女童遭虐殺棄屍案為例,指出把孩子推向死亡的,是貧窮造成的家庭失能,不是惡魔般的父母。案發後,女童母親遭網友肉搜辱罵,出庭時總有路人對她豎起中指大喊:「殺嬰凶手去死!」萊波雷說:「正是這樣的偏見,把貧窮家庭推向更無助的境地。」

同樣的情形不只發生在美國。萊波雷提醒家長們:「同為父母,當你看到兒虐新聞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痛罵施虐父母,大叫『殺小孩應該判死刑』?還是思考這個家庭出了什麼問題,你該如何幫助弱勢家庭?」

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萊波雷說:「今天起,請改變觀念。貧窮不是死刑解決得了的。」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叫罵,他們會以為窮人就是壞人。

對於低收家庭的家長,美國芝加哥大學小兒醫學教授黛娜.薩斯欽德(Dana Suskind)說:「請改變你對『教養』的觀念。」薩斯欽德領導的研究發現,低收家庭的家長,本身學歷通常也較低,或者在學時成績不好,因此比較缺乏信心,覺得自己「讀書少、不會教小孩」,教養的事還是交給學校老師。

「因此,高收入的專業人士父母,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內,與寶寶互動較多,平均會對寶寶說一千一百萬個字。低收家庭的父母,在寶寶出生後第一年內,平均只會對寶寶說三百萬個字,」薩斯欽德說。

這少說的八百萬個字,就成為孩子入學後學力落差的關鍵。薩斯欽德強調:「只要多對寶寶說話,就能刺激寶寶腦部發育。不管家長本身的學歷如何,這個效果都一樣。」她鼓勵低收父母,改變教養觀念,並非只有高學歷的父母可以成功教育子女。

馬穆和萊波雷都主張,對抗貧窮,政府應從教育著手,及早介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研究指出,政府每投入一美元在幼教上,就能為納稅人省下七美元因為犯罪而產生的支出,包括因為犯罪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獄政及警政成本等。

讓貧窮家庭也能參加親職課程

英國倫敦大學實驗發現,提供低收家庭父母一年的免費育兒及親子共讀課程,五年後這些參與課程的低收家庭子弟,在健康狀況及學力表現上完全趕上富裕家庭子弟。

馬穆呼籲回歸根本,認為在一個文明國家,無論貧富,每一對父母都應該有機會上親職課程,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政治上,這意味著政府應當把更多資源投入幼教和關懷弱勢家庭的社工項目。

萊波雷非常同意。她說:「現在的問題就是,服務窮人的計劃通常也很窮。」馬穆說:「貧窮的影響絕對是可逆的,科學證據已經給了我們充分樂觀的理由。」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貧窮家庭如何翻身?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世界在等待什麼樣的下一代?


讀者:田育瑄

人類世界因為知識噴發所獲得的巨大力量,它可能被運用造成慘絕人寰的悲劇,也可能被運用造成難以想像的文明、和平、繁榮。

台灣和這個世界的下一代,他們心中要想的是:「我未來要為這個世界做什麼?」用更廣闊的世界的課題來定義自己。

有沒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有多少?將會造成台灣命運的不同。

我不得不思考:到底我寫什麼樣的文章,可以對這一代的讀者有真正的貢獻?我可以寫什麼樣的文章,為我的讀者在閱讀之前與之後,帶來真正的不同?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太需要有人為它開創新局,太需要有人依據長遠的眼光和善良的意圖影響世界的走向。因為這個世界的現況絕非完美,在很多地方有重大的危機。



五百年後如果還有人類,他們看二十世紀上半葉,一定會知道我們現在處在轉捩點。

1. 發明新的資源運用方式或走向資源枯竭:

未來的世界,要嘛就是中印非等地區持續貧窮,不消耗資源,否則,若世界再有三十億人用美歐的生活方式,世界會崩潰。但我們也不可能限定這幾十億人持續貧窮。這世界將要做兩件事,一件事就是重新設計富裕生活的形態,造成一種不以消耗物質為基礎的富裕;另一件事就是開發新的資源庫藏。

2. 自由平等提升或差距壓迫擴張: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力量互相角力爭奪。一類力量在推動著人們能得到相似的權利、經濟地位、政治資格、物質生活。另一些力量,包括有些宗教勢力壓迫女性和特殊性偏向者,有些政治力量剝奪人民資訊和表達的自由,有些經濟勢力不斷把資源向少數人集中…。在過去幾年,後者力量加劇、版圖膨脹,而台灣正是這兩類力量爭奪的關鍵地之一。

3. 分化對抗或博愛合作:

這個世界上也有兩類聲音,一種在強調過往群體之間發生過的歷史糾葛,調動恐懼、傷痛、仇恨等情緒,造成群體之間的對抗與無益消耗。另一種聲音,強調著我們所居住的共同世界、我們承續著共同歷史、我們共同的生物特質、我們會共同擁有的未來。

這個世界在等待的,就是那些為了五百年後的未來,廣大人類的命運,選邊站、有主張、有行動的人。而台灣要成為一個有重要性的國家,台灣人要成為一個被重視的身分與群體,也端視我們有多少人在這些事業上投注努力與表現

這些我們不常著墨、不多討論的那些極其重要的事情,將決定我們五百年後的命運。


原文請見:謝宇程《學習與教育看大局系列》

新世代的學習方式:MOOCs影響力就是商機


作者:田育瑄

全球化的時代,積極和世界一流單位合作,讓自己也成為優秀分子的一員,自己的作品要仔細聆聽閱讀,也要多聽多看別人這時候做了什麼好作品,可以吸納過來參考。

好在哪裡?壞在哪裡?哪裡值得借鑑?需要增減什麼元素?因為什麼核心思維使得作品突出?

第一次 拿哈佛、麻省理工證書 免費

1. 學生越多,學校就能優先挑選有潛力的學生

2. 企業家想知道誰是頂尖人才就得捐錢給學校

3. 學校指定的書也會讓出版社大賣

4. 一堂課能教一百萬個學生,不用錢!當然搶著教

5. 問對問題、如何判斷、如何使用資訊才是重點

走進CSAIL 一探MOOC如何翻轉教育

1. MOOC平台上已經學會的學生,往往可以充當小老師,替其他還不懂的同學解答疑惑,無形間這些熱心的學生也成為並擴大了師資陣容

2. 大學把MOOC平台當成招募學生的利器,邀請全球各地在他們線上課程中表現最傑出的學生,到實體大學註冊上學

3, 基礎知識(大一~大二課程)學生在家就可以先行掌握,他們入學要學的是進階課程,學生需要的是大三大四,甚至是研究所前兩年的課程,或繼續深造下去


2014.01.26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線上學習方興未艾 頂級免費教育在彈指之間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Z世代:富比士「未來職場」大預測


雖然孩子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很多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但美國《Forbes》雜誌近期公布的2015職場趨勢,其中幾點,或許可以給家有中小學孩子的父母當參考。

趨勢1:更多業主會積極投資Z世代(1994~2010年出生的小孩)。

事實上,目前已有半數的業主這麼做或考慮這樣做,知名企業如FB、LinkedIn、VMware等大公司都願意以相對高薪聘用實習生,主要是為了弭平技術差距,當大學課程與企業需求「代溝」愈來愈大,企業寧可挽起袖子自己教,培育更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從小培養年輕一輩的「品牌意識與認同」,對企業長遠的營運與效益來說,是值得的投資。

趨勢2:技術差距持續擴大。

學校教育不符合職場需求持續惡化,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今年6月明明有470萬個職務開缺,但過半數的企業主卻表示找不到符合條件的人才。今年,美國只有2%的企業在徵聘文科畢業生,顯示高等教育不得不轉型。

趨勢3:用手機找工作、找人才將成主流。

已有高達83%的人用智慧型手機找工作,45%的人用手機應徵過工作。但「富比士500大企業」中只有2成企業提供手機版求職的介面,未來企業為了吸引人才,勢必得將網站改版,開發手機求職app。

趨勢4:更多女性在職場上掌大權。

調查顯示,目前財務狀況最好的公司中,有37%的領導者是女性、另外高潛力女性占12%,隨著愈來愈多女性選擇不結婚或不生小孩,女人與男人平分秋色的時代早已來臨。

趨勢5:拋棄傳統職涯路徑。

目前美國勞動人口中,有34%的人(約5,300萬人)是自由業者。其中有近7成的人認為科技讓「在家接案」變得更容易。

賈伯斯 人生的三堂課


【本文為賈伯斯於美國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的演講文(方淑惠譯),選自天下雜誌出版《晨讀10分鐘:人物故事集》 王文華─主編】

- - -

今天很榮幸能參加這所全球頂尖大學的畢業典禮。坦白說我大學根本沒畢業,所以現在大概是我最接近大學畢業典禮的一刻。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自己人生中的三個故事;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情節,就只是三個小故事而已。

第一個故事:人生片段的連結

我進里德學院(Reed College)才六個月就休學,卻繼續在學校待了大約十八個月才真正離開。我休學的理由得從我出生前開始講起。

我的生母是個年輕未婚媽媽,在大學念研究所,她決定把我交給別人領養,並堅持領養人必須具有大學學歷,所以她安排好一切,要讓一對律師夫婦照顧我。

就在我出生後,這對夫妻卻臨時反悔,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女孩。我的養父母排在後補名單上,於是在半夜裡接到一通詢問電話:「這裡有個小男嬰要找人收養,你們有意願嗎?」他們滿口答應。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的養母並沒有大學學歷,而我的養父根本連高中都沒畢業,所以她拒絕在最後的認養文件上簽字。不過我的養父母向她保證將來一定讓我上大學,所以幾個月後她的態度終於軟化。

這就是我人生一開始的遭遇。

十七年後,我的確進了大學,卻天真的選了一所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學校,我的父母是藍領階級,為了籌學費掏出畢生積蓄。六個月後,我認為上大學一點意義也沒有,不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也不知道上大學對這方面有什麼幫助,卻要為了上大學,花光父母所有的存款,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著實讓人憂心,但現在回頭看,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

休學之後,我再也不必上無聊的必修課,可以旁聽自己喜歡的課,只是情況並不完全美好。我沒有宿舍可住,只能在朋友的房間打地鋪,靠回收可樂瓶每個五毛錢的回收金填飽肚子,每個星期天晚上我會走七哩路,到鎮上另一頭的印度教神廟吃頓大餐。我喜歡這樣的生活。當時我出於好奇,依照直覺選擇走這條路,路上遭遇的種種障礙,如今都成為生命中的無價之寶。

舉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提供了堪稱全國第一流的藝術字課程,校園裡的所有海報、抽屜上貼的標籤,全都是美麗的手寫藝術字體。由於我已經休學,不必修一般課程,所以我決定去上藝術字課程,學習襯線字體(serif)與無襯線字體(san serif),也學會變更不同字母組合的字元間距,更了解活版印刷術的偉大之處。藝術字體具有的精緻之美,以及歷史與藝術特質,是科學所無法呈現的,這點讓我深深著迷。

我從沒想過學這些對未來有什麼實際幫助。但十年後我們在設計第一部麥金塔電腦時,我回想起當時所學的一切,因此在麥金塔電腦裡設定了這些字型,打造出第一台具有漂亮字型的電腦。如果當初我沒有旁聽這門藝術字體課,麥金塔電腦就不會設定多種字體以及字元間距完美的字型,而由於微軟的視窗系統正是抄襲麥金塔電腦,所以很可能個人電腦就不會有這些設定。如果我沒有休學,就不會旁聽藝術字課程,個人電腦可能就不會有現在這些漂亮的字體設定。

我在里德學院時,當然無法預見未來,察覺這些事之間的關係,但是十年後回顧一切,每件事的關聯都變得十分明確。

我得重申,你無法預見各種事情之間的關聯,必須等到將來回頭看才會明白,所以你必須相信現在生命中的一切必定會影響未來。你必須抱持某種信念,不論是相信自己的膽識、命運、生命或是因果都好,你必須相信目前的一切會影響未來,才有信心順從直覺,即使選擇的道路與一般人不同亦無所懼,唯有抱持這種信念才能成就不凡的將來。

第二個故事:熱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找到自己畢生的職志。我在二十歲時與朋友合作,在我父母家的車庫裡創辦了蘋果電腦。我們努力打拚,十年內就讓蘋果的規模從一間車庫、兩個員工,擴展為市值達二十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四千人的公司。

在此前一年,我們才剛推出最佳傑作──麥金塔電腦,我當時剛滿三十歲,卻在此時被公司開除。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這麼說好了,隨著蘋果電腦的規模逐漸擴大,我們請了一位十分有才幹的人和我一起經營公司,第一年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但後來我們對未來的願景開始分歧,最後終於決裂,而公司董事會決定支持他,於是我就在三十歲時被公司炒魷魚,而且還鬧得眾所周知。

我頓時失去生活重心,簡直就像世界末日降臨一般。之後幾個月我完全不知所措,覺得自己讓企業界前輩失望,失手弄掉了他們交付給我的棒子。我簡直是公開的失敗者,甚至想逃離矽谷。後來我慢慢想通了,我仍然熱愛原先的工作,這股熱情私毫沒有因為在蘋果遭受的挫敗而改變。我雖然遭到否定,但仍懷有熱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看出來,但現在仔細回想,被蘋果開除其實是我人生中最好的經歷。重新開始的輕鬆取代成功的重擔,一切都充滿可能性。我因此獲得解放,進入這輩子創意最豐富的時期。
接下來的五年內,我創辦了NeXT以及另一家公司皮克斯(Pixar),同時也愛上一位絕妙女子,並娶她為妻。

皮克斯製作出全球首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如今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動畫公司。接著我的人生出現轉捩點,蘋果購併了NeXT,我重新回到蘋果,而NeXT所開發的技術更成為蘋果重生的關鍵;同時間蘿琳與我也共組了幸福的家庭。

我很確信,如果當初沒有被蘋果開除,剛剛提到的事都將成為泡影,這就像是我人生的苦口良藥。有時人生會遭遇迎面而來的重擊,但不要因此失去信心。

我深信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就是我對工作的熱愛。一定要找到自己所愛,這個道理不但適用於職場,在情場上更是如此。工作將成為生命中的一大部分,唯有從事自己認為理想的工作,才能獲得滿足感,而只有熱愛工作,這份工作才會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事業。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請繼續追尋,不要妥協。

一旦你找到熱愛的工作,自然就會知道,所有與內心有關的事物都是這樣,而隨著你年復一年投入,一切將漸入佳境,就跟所有理想的關係一樣。所以請繼續追尋,不要妥協。

第三個故事:死亡

十七歲那年我看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大致上是說:「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會猜對的。」從那時起,往後的三十三年,我每天早上都看著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嗎?」如果連續好幾天的答案都是「不會」,我就知道該做些改變了。

提醒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是我人生中最重大的遭遇,也成為我做重大決定時的重要工具,因為幾乎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各種期望、所有榮譽、面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已不再重要,剩下的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患得患失情緒最好的方法。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不率性而為。

二OO四年,醫生診斷出我得了癌症。我在上午七點半接受斷層掃描,檢查結果確定我的胰臟長了一顆腫瘤,當時我根本連胰臟的功用都搞不清楚。

醫生告訴我,他幾乎肯定這種癌症無藥可醫,我大概只剩三到六個月可活。他建議我回家好好安排未來,這是他們表達「準備等死」的另一種說法,表示你得在幾個月內,把未來十年想對孩子說的話講完,也表示你得好好向家人說出內心想法,讓他們能面對這件事。這表示你得向大家道別了。

我整天都在想這個診斷結果。當天晚上我做了切片檢查,醫護人員將內視鏡伸進我喉嚨,進入胃部再伸進腸子,然後用探針從胰臟的腫瘤裡採集一些細胞。我當時接受麻醉不省人事,而我太太在場陪著我。她告訴我,醫生用顯微鏡檢視癌細胞後高興得大叫,因為那是非常罕見的胰臟癌,可以靠外科手術完全切除。我動了手術,很幸運的,現在已經沒事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刻,希望也是未來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

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死亡已經不再是單純出於想像的實用概念,現在我能比前更肯定的告訴大家這點。沒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經歷死亡才進天堂,但死亡是所有人共同的終點,沒人逃得過。這是自然的法則,死亡極可能是生命中最偉大的發明,是帶動生命改變的媒介,為我們送舊迎新。

現在你們是新的一代,但總有一天你們也將步入老年,離開人生的舞台。抱歉形容得這麼戲劇化,但事實就是如此。

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要受教條所限,照著他人的想法過日子;不要讓他人的意見蓋過自己的心聲、想法和直覺。你的內心早已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其他人的想法都只是次要的參考意見。

我年輕時有一本很著名的期刊叫《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ue),可說是我那一輩人人必讀的聖經。最後一期的封底有張照片,是清晨的鄉間道路,照片下有一行字「求知若渴,虛心若愚」,那是編輯群向讀者道別時留下的訊息。

「求知若渴,虛心若愚」,我總是如此期許自己,現在你們畢業了,即將擁有嶄新的人生,我也以此期許你們:求知若渴,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謝謝大家。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新鮮事/富比士「未來職場」大預測


5方法,與孩子用創作發揮影響力


作者:田育瑄

2000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孩子,不受傳統束縛,他們積極進取、勇於創新,不會被動接受過去世代傳承下來的觀念,他們和新科技為伍、聰明敏捷、有主見。

由於全球經濟景況不如90年代繁盛,以致這群「Z世代」孩子的個性和學習習慣和90年代後期出生的「Y世代」有很大不同,「Z世代」孩子有哪些主要特徵?老師和新手家長們可以如何根據這些特徵,幫助這群孩子學習感恩和互相幫助呢?

方法一、結合孩子創意天賦,自己創作編輯,發揮正面影響力

根據《今日心理學》指出,相對「Y世代」喜歡花時間瀏覽Youtube和看電影、看電視,「Z世代」喜歡創造自己的內容,他們喜歡更加互動的體驗,也喜歡自己編輯,四分之三的孩子希望現在的興趣可以成為未來工作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創作編輯,發揮正面影響力。

Z世代小憤青 謹慎不留數位足跡

圖片來源:Z世代


作者:田育瑄編譯

你家中15歲以下的孩子,是新興的Z世代,他們和Y世代的成長環境大不同,專家建議的教養原則很讓人意外。

美國《Psychology Today》網站的專欄作家暨國際非營利組織「成長領導人」創辦人兼董事長提姆‧埃爾莫爾(Tim Elmore)在最近的專欄提醒父母和老師:「Z世代」來了!

研究指出,「Z世代」是指自2001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和「Y世代」相比,Z世代有七個明顯的轉變:

1. 謹慎性格

兩千年後出生的「Z世代」,歷經網路泡沫、恐怖攻擊、種族不安和金融海嘯等議題。「Z世代」因此生性較為謹慎小心。

2. 未雨綢繆特質

對成長於經濟榮景的「Y世代」來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而對比Z世代,金錢相對緊縮,多代同堂的現象足足成長了四倍。意即人們必須要學習分享彼此的空間和資源,許多「Z世代」受時勢影響,必須以現實為考量並學習未雨綢繆。相對「Y世代」的樂觀主義,「Z世代」壓抑甚至帶點憤世嫉俗。

3. 駭客學習法

對「Y世代」而言,透過考試進入大學是理所當然的升學途徑。而「Z世代」孩子可就不能依樣畫葫蘆,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Z世代」發現他們必須提早準備好進入職場以及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快速不等於橫衝直撞,而是透徹了解事物層層的運作方式。「Z世代」選擇進入長春藤盟校選修免費課程、獲得線上證照,並結合實務經驗,邊做邊學。這是因為「Z世代」看到「Y世代」為了進入大學而背負沈重的學貸,他們並不想這樣。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王政忠: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搬動學習梯子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搬動學習梯子的舞臺。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因為音樂這個舞臺,而感受到成就感;但是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舞臺,讓他看見自己的天才。

唯有看見自己的天才,他才會願意忍耐上舞臺前的千辛萬苦。

十六年前開始,爽文國中努力在僅有的國、英、自、數、社師資以外,想盡辦法開設多元學程,讓孩子探索自己的天才,發現自己想上的舞臺,並至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同理,MAPS 教學法的發想產出,也設法提供孩子課堂內更為多元的學習方式,讓孩子有更多的管道發現自己的多元智慧。

唯有如此,才能真切地感受學習的樂趣,並在基礎學科以外,產生成就感,體會學習樂趣,帶出願意不斷嘗試的動機。慢慢地,在學科的課堂內,發現多元學習模式的舞臺,延續成就感和持續學習的熱情。

發現舞臺,可以點燃熱情;想上舞臺,才能延燒熱情。

吳寶春之所以為吳寶春,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個很會揉麵團的麵包師傅而已。

國中畢業、半文盲、不喜歡念書的他,從做麵包的過程中重新領悟學習的重要,開始認真讀書識字,為了掌握食材比例而加強數學能力,為了看懂日文烘焙書而學習日文、遠赴日本拜師,為了參加世界麵包大賽而練習英文,為了掌握麵包健康與好吃的黃金比例而鑽研營養學、食品化學,為了提升作品的創意美感而聽歌劇、看畫展;到最後為了管理經營他的企業王國,而爭取EMBA 的入學機會。

讓吳寶春成為吳寶春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只是個很會揉麵團的麵包師傅,更是因為他讓夢想麵團發酵的欲望。

這個強烈的動機,讓他重拾聽、說、讀、寫、算的「學習梯子」,並攀爬上去,終能躍上揚名國際的麵包師傅舞臺。

麵包是舞臺,基本能力是梯子;當孩子看見舞臺,他才會心甘情願地把梯子搬到自己面前。

MAPS 教學法,就是希望能在課堂上讓孩子預見自己未來舞臺的學習之梯。

MAPS 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創教學法,包含四個核心元素:

心智繪圖(Mind Mapping);
提問策略(Asking Questions);
口說發表(Presentation);
同儕鷹架(Scaffolding Instruction)。

透過不同功能取向的提問設計,引導學生於課堂上小組共學以及課堂外自學,完成完整心智繪圖(I see / I feel / I think);學生必須進行口說發表及評論,以驗證並精熟閱讀理解程度,同時透過異質性分組的合作學習策略設計,促進同儕搭建學習鷹架,以確保各種程度學生都能有效學習與提升學習動機。

同時,MAPS 教學法共設計四個學習進程(process),逐步引導學生由P1 共學階段進入P4 自學階段。

不同於其他翻轉教室,MAPS 面對的教學現場仍存在著數位及城鄉落差的問題,因此並不強調與要求學生,一開始就要在家裡完成觀看各類型線上學習媒材,而是強調透過系統化教學設計,引導並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唯有學會如何學習,課堂外各種形式的學習才會發生。

課堂內學會如何學習是舞臺,課堂外各種形式的學習是梯子。

MAPS 希望讓孩子在離開課堂後,無論哪個時刻,到任何地方,都能心甘情願地,透過自己的能力,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搬動學習的梯子。

結束芬園的演講,我看見這一群跟我一樣在偏鄉紮根已久的夥伴們,眼裡熊熊燃起的火花,但也看見夾雜其中的無力與猶豫。我知道你們的無力來自於家長的拉扯,也知道你們的猶豫來自於校內其他夥伴——特別是行政的投入與否。這些,我真的都知道,因為我也都經歷過。我只想對你們說: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家長的認知,也無法立刻改變夥伴的態度,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課堂內你的我的孩子們的眼神。

改變一個是一個,多一個是一個。

讓孩子帶著充滿熱情、充滿可能的眼神回家,告訴家長,請支持我跟我的老師的課堂;讓孩子充滿希望、充滿可能的眼神到別的課堂,告訴老師,請加入我跟我的老師的改變。我多麼希望,你也跟我一樣,急切而感動的想跟孩子的家長和老師,分享他們炙熱的眼神。

你,看見了嗎?


原文請見《翻轉教育》王政忠:我多想讓你們看見這樣的眼神

買書請到《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

探索, 如何開始?



國內外研究顯示,自我探索,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自我探索成功與否,攸關未來人生的滿意度。家庭、學校應該做好哪些事,才能打造一個具建設性的探索環境?

面對十二年國教的「大免試時代」,青春期孩子面臨比考試更重要的目標:自我探索。全世界的研究都支持: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成功與否,是人生滿意的關鍵。

高中和高職的分流,使得國中階段必須面對第一次重要的生涯抉擇。過往,對多數孩子而言,分數就決定了一切。當免試時代來臨,學生過往面臨的「是非題」(分數高念高中,分數低念高職),突然有機會變成多元選項的「選擇題」、甚或是開放的「申論題」,而長期被考試制約,凡是等著「考完試再說」,沒有機會練習「選擇與探索」的少年們,恐怕也只能「交白卷」。

「你問國中生喜歡什麼?未來要做什麼?實在太難,他們只知道我很會讀書,或很不會讀書;會讀書的,就繼續讀,不會讀的呢?經常就不知道要做什麼?」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說。其實選高中職的關鍵,應該是看孩子操作能力好,還是思考能力強;操作能力占優勢的才去選高職,而不是不會讀書去選高職。

因此,要實踐十二年國教「成就每個孩子」、「適性發展」的美好願景,光把考試挪除、改變升學制度,不足以成其事。如何在國中全面落實生涯探索教育、提供學生認識自我、了解性向、協助學生適性選擇,是當務之急。

面對如此重要的「關鍵成長期」,父母和師長,應該怎麼開始?學校和家庭,應該做什麼準備?建構一個充滿「建設性探索」的環境,成人可以開始試著做六件事:

一、給少年「選擇」權,也經常問他「為什麼」

選擇,使人成為自己的樣子。長期研究國中生人際關係的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程景琳強調,成人需要經常和少年們討論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瑣事:為什麼吃這個不吃那個?為什麼喜歡這個朋友?為什麼愛這個偶像?「選擇」背後原因為何,從中幫助孩子們澄清:你喜歡什麼?想要什麼?覺得什麼最重要?在不同的事件中學會自我定位。太抽象的題目,也許讓少年一時不知所措,但談論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決定」,更容易讓孩子解釋自己的想法。

「『自我』這個概念,是累積出來的,」程景琳解釋,國中生認知能力比國小強,但又還沒有高中生成熟,經常無法清楚完整表達比較抽象的想法。因為說不清楚,於是化約為「不知道、沒有、還好」三個常見回應。這時候大人應該放下「管束」的欲望,回到「關心」的立場。

二、給少年更多「團體經驗」

發展心理學強調,青少年的「自我認識」,是從社會互動中產生的: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評價我的能力、興趣、外表?我怎麼與別人相處?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一個人的「友誼品質」,是形成「自尊」(self-esteem)與自我評價最強的決定因素之一。

團體生活也是培養人際相處、情緒發展很重要的練習機會。也因此,讓少年有更多團體的活動和經驗,不該成為「次要」的課程點綴,而是幫助他們成長的關鍵作為。

新竹光武國中規劃了極具特色的「自然探索課程」:上山、溯溪、下海,帶學生從團體活動裡建構能力和自信。課程結合冒險和服務,孩子騎自己組裝的自行車環島,沿途不但自己修車,還帶著科學教具去借宿的小學示範教學、免費修車、舉辦音樂會。

負責規劃的教師林茂成,十多年來看到探索課程的正面效應。參與探索課要花很多課餘時間,但是「孩子沒變笨,反而學會時間管理,學習觸角更廣。」

三、累積少年「為一件事、為另一個人」去努力的經驗

這一代的少年在充滿聲光刺激的優渥環境中成長,卻比過往更容易覺得虛無。青少年戲劇治療工作者張志豪觀察,低社經地位、弱勢邊緣的孩子容易走向幫派與吸毒;社經地位好的中產小孩容易網路成癮,變成小王子、小公主。有些成績好到一個極致的中學生,也很容易陷入虛無感,因為他們的「自我建立在薄弱的數字上面」,差一分就挫折。

張志豪強調,在少年需要「統合」的過程中,如果只認識狹隘的自己,看不到別人的需求,就不容易有反思的經驗。在教育體系裡缺乏「為一件事」或「為別人努力」的意義感,青少年無法體會服務別人之後的快樂,大於網路闖關或考試得高分的刺激,就很容易感到沒意義。透過「為別人服務」的經驗創造意義感,是少年自我探索最美好的機會。

在豐原開鐵工廠的張筠睦送給兒子的小學畢業禮物,就是帶著他去尼泊爾做志工。二十幾天,全隊最老及最小的父子兩人,在泥濘中替尼泊爾村民開出一條森林防火線、忍受水蛭上身、到小學帶遊戲、宣導婦幼衛生。

生活一向優渥的兒子跟著打掃、做飯、睡在只容一個睡袋長的地板上,看到尼泊爾孩子在小小五燭光的燈光下寫功課。「孩子沒有親身體會過那種貧困和匱乏,珍惜、節儉的教導,完全聽不進去,」決定留給兒子磨練和服務能力的張筠睦說。他也在那樣匱乏的情境中,看到好像不懂事的孩子,其實有著體貼、細心的優點。

四、提供少年足夠的留白

華人文化裡,父母看到孩子閒著就感到不安,希望替孩子養成繁忙的習慣,把時程排得滿滿的。塞滿「外部期待」,使得孩子跟自己對話時間、體會自己的時間變少了;於是對自我的記憶就變成大部分來自別人的期待,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如何讓孩子依照自己的速度、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一件事?如何讓他安頓自己、找到自己?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郭乃文提醒,要給少年留白的機會。留白不是表面時間的空白,而是一種不被外在要求、訊息佔據的狀態。

「留白就是給自我感留一個機會:我感覺到我,我想些什麼,追尋自己有哪些改變?」郭乃文建議,每天至少留二十分鐘陪小孩,不做任何安排,不要企圖改變孩子,無聊也沒關係,看他會怎樣安排。「孩子一定會離開你的掌控,愈掌控,他就離你愈遠。放手,他的能力才能出來,但不能突然放手。」

五、陪伴、傾聽、等待,給他尊重與支持

青少年很容易給人叛逆、耍酷的印象。但是,叛逆不等於變壞、耍酷不等於不在乎。大人要能深入體會少年「不是不想,只是做不到」的心情。

曾擔任台北市信義國中輔導室教師許維峰,多年來「用心去和孩子相遇、陪伴」。他看到青少年耍酷的幾個理由:注重外表、更注重別人對他們的感覺和看法。他們因為不知道要怎麼做,或正在恐懼,所以裝酷。有時是很在乎、卻故意裝得不在乎。

「我一開始以為,要成為一個好的輔導老師,一定要提出解決辦法,」他曾遇過孩子坦白:「跟你說了也沒用」,但還是每次都來找他。他體悟到,孩子感動的,是大人願意陪著他們走過這一段。

青少年難免會犯錯,他們要透過衝撞、偏離常軌的行為去探索、試探自己。專門研究青少年的輔大臨床心理系副教授陳坤虎則分析,有穩固的依附關係,孩子的青春風暴就能過得去。「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九○%的青少年會回來,」他肯定的說。

六、提供典範

成人是青少年模仿認同的對象,父母、老師建立的典範效應影響很大。楊俐容提醒,父母可以邀請不同工作類別、專長的長輩和青少年聊聊,他們在各自的工作上有哪些甘苦,重視哪些職業價值,試著讓孩子思考,「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追求什麼夢想?」青春期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最後也最重要的一段旅程。提供身教和人生典範,把主控權轉移給孩子。

生涯探索不會是一門『做結論』的課程,反而應該說是一門『發現問題』的課程。自我探索不會隨著青春期結束而停止,但是愈早開始,路徑就會愈清晰。

這一代父母普遍晚熟,更體會到提早「裝備」孩子的必要。人生不知道會在何時遭遇到哪些人、哪些事、哪些關卡,陪伴孩子深耕自己生命的根,他在飛翔路上就沒有恐懼。

當他起飛時,大人要做的,就是耐心守候和衷心祝福。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探索, 如何開始?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遠離手機,帶孩子『微戶外教學』的4個方法



作者:田育瑄

不論是去戶外讀一本書,還是打打球,對孩子的健康都有良好的影響,如果校園位於都會區,沒有廣大的草皮奔跑,孩子更是常與科技為伍,英國《衛報》提供四個簡單的方法,讓家長和老師帶孩子走出戶外學習:

1. 將學習延伸到學校操場:如果能夠在戶外玩點遊戲,可以試著讓孩子畫出學校地圖,訂出他們最喜歡的一區,並解釋為什麼、在這一區可以進行什麼樣的活動,延伸課堂外的學習可能,或者只是閉上眼睛一分鐘,聆聽四周的聲音,練習專注靜下心聆聽,也是很好的放鬆。

2. 把大自然帶進教室:與孩子一起思考都市與鄉村有什麼樣的動物喜歡居住,如:那些小蟲、魚類、鳥類通常在什麼樣的環境居住,原因是什麼?如果環境許可,也可以進一步讓孩子分組,為小寵物們在教室打造小家,或是種植植物,與自然做朋友。

3. 帶孩子走向社區:帶孩子一起思考距離學校10~20分鐘路程的距離範圍內,因為有哪些店家,讓生活更加便利,也可以試著讓孩子前往拜訪與觀察,這麼做會讓孩子擴大思考周邊環境的可能性,挖掘教室外的學習資源。

4. 前往動物園或植物園:通常這些公立設置營運的機構團體,會搭配可善加利用的學習及圖書資源,如:地圖、影音、模型、報章雜誌、書籍等,也有教育人員可以協助介紹環境,幫助孩子認識動植物、如何保護動植物們、牠們吃的食物是什麼等,居住環境的特性等,也可以讓孩子們聚在一起學習,交流想法,讓孩子學得更好。


原文請見:《The Guardian》4 easy ways urban schools can experiment with outdoor learning

刊登於《翻轉教育》遠離手機,帶孩子『微戶外教學』的4個方法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父母陪伴成長 青少年升學動機高


作者:田育瑄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父母陪伴,影響了未來的發展。期刊《每日科學》指出,比起僅僅參加課後輔導的青少年,在家長帶領下參與文化活動的孩子們,未來更有持續升學的動力。

經英國華威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迪米拉‧哈塔絲(Dimitra Hartas)副教授的研究指出,曾有固定時間與家長一起參與文化活動的青少年,在升上高中以後,相較於那些僅參加課後輔導或其他課外活動的青少年來說,更具備升學的動力。

「想知道青少年的升學意願,觀察孩子的親子互動、家庭關係,以及家長是否重視與孩子共同參與文化活動,會比只單看孩子的學校表現更加精確」哈塔絲副教授說道。

根據英國《青少年研究》期刊中關於「青少年的升學意願:心理因素與家庭環境」一文指出,在青少年族群中,通常男性升學的意願會比年紀稍長及同齡女性來的較低;該研究報告以英國艾薩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蒐集來自10,931位青少年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其中就孩子與家庭的親密程度、霸凌與否、交往狀況、家庭作業、課外活動以及父母對孩童教育的關心程度等面向進行探討;問卷也統計了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藝文活動、共同閱讀、討論作業的頻率,同時也將孩子和兄弟姊妹們的關係、孩子與父母之間發生口角的次數一併納入。

研究結果發現,傾向持續升學的青少年具有以下3項特徵:

1. 自我要求嚴密

研究團隊發現自信程度較高的青少年,高度渴望學習並傾向繼續升學,這些孩子相信自己能夠發揮所長,有效的進行組織,完成學習上的任務與工作;而在數據上,相對較沒有自信的青少年就有30%的人認為參與入學檢定並不重要,其中更有18%的青少年完全不考慮進入大學就讀。

2. 親子關係緊密

「親子關係的緊密程度」也是決定孩子升學的關鍵之一,就「入學檢定重要與否」的議題來看,與父母關係較為疏離的孩子投下否定票數的比例,整整比關係緊密的孩子高出兩倍之多,然而,這項因素並非決定孩子是否選擇繼續升學的最終指標。

3. 藝文參與頻密

研究人員發現「參與文化活動的頻率」對孩子學習的渴望有長足的影響,研究顯示,無法參與文化活動的孩子中,有兩成明確表示他們認為升學並不重要,而經常參觀展覽、美術館、博物館以及音樂會等文化活動的孩子則有近七成表達強烈的升學意願。

「這些研究對於家庭教養和教育政策上帶來相當重要的啟示,尤其對於如何提高孩子的求知慾和預防中輟方面,具有莫大的意義;同時也點出『家庭環境』對於提升孩子在情商和智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絕非課後輔導可以取代。」哈塔絲副教授更進一步表示:「關於青少年升學意願的討論不應就此打住,反而要從多元的機會著手,共同幫助青少年探求解決之道。」


刊登於《親子天下》父母陪伴成長 青少年升學動機高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打造「個人化學習」,矽谷AltSchool用這四招

圖片來源:Wired

作者:田育瑄

你可曾想過為什麼Netflix總是能抓出你喜歡的影片?

因為有「個人化隨選」技術。

前身是Google的搜尋研發團隊的AltSchool創辦人Max Ventilla,年僅35歲,他要將矽谷Google工作的經驗概念融入這間K-8 Grade學校中。像Netflix總這樣的「個人化隨選」技術,他希望將它融入孩子的課堂,讓每個孩子能跟著自己的興趣學習。

除此之外,他還雇用50位工程師專門打造與支援校園科技學習環境。

Alt School不是用某種工具或平台去顛覆現有的教學模式,而是要把科技滲透進教育的每個可以改變的環節,建立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系統,更有效的解決現有校內教育個人化不足的各種缺陷。

AltSchool的「個人化學習」應用方式如下:

1. 客製化學習軟體:

最主要的是,培養孩子對知識的熱情,因此,閱讀興趣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只要孩子愛上閱讀,閱讀能力就會突飛猛進。

孩子一入學就會記錄他們的長項、熱情、興趣所在,老師和學生透過此軟體一起規劃他們的課表,列「Playlist」,每天30%時間用平板和個人電腦用遊戲學習學科知識,70%時間合作挑戰完成專案,每周外出考察一次,實地探訪博物館或參加科學研討會,接觸更廣闊更真實的世界,並延請業界老師帶來新的想法見聞或新的專案計畫,和社會有很好的連結。

2. 學習進程的儀表板:

「我們還為老師打造分析學習進度的儀表板,讓老師能看到: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況、孩子尚待開發的潛能為何、孩子在哪個地方卡住了、又在那些地方領先?我們要打造的科技工具是能讓老師們輕鬆擁有足夠的資訊,並且不再需要花過多的心思處理用科技就可以有效解決的紙本作業」Ventilla說道。

3. 自製的遊戲任務卡課表:

每位學生都有一張「遊戲任務卡」,與老師討論決定後,這份課表會記在Google Chromebook上,上面有25個孩子們要完成的本周任務學習活動,如:用iPad app上網觀看一則學習影片、製作母親節小禮等。

這張卡片的目的是讓老師能根據孩子不同的學習狀況,設計獨一無二的學習任務,但前提是孩子被給予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支持讓他們在不同時間完成不同任務。

4. 混齡學習:

AltSchool招生年齡自幼稚園至八年級(5歲~14歲),對Ventilla而言,根據不同年齡限制特定的學習內容是不合理的。

2017年秋季,AltSchool將招收四百位學生,分布於位在舊金山、帕羅奧圖、芝加哥及紐約的九間分校。


參考 CNN: Is personalized learning the future of school?

刊登於《翻轉教育》打造「個人化學習」,矽谷AltSchool用這四招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祖克柏與陳:改變教育兩大關鍵「個人化學習」與「弱勢孩童的安全學習網」


作者:田育瑄

如果回到10年前的2006年,那個光纖網路都還沒那麼普遍、網路廣播與podcast都蔚為是種新潮的時代,10年後變成現在的風貌,而10年後,會變成如何?

我們可以如何幫助孩子想像並抓住未來十年,當孩子長大後回頭看時,他們可以可以流利的用現代的語言,吸收與解讀資訊,化為自己的知識工具,參與這股洪流的改變。

  • 從web 1.0的下載閱讀時代,最重要的是搜尋(1990~2000)
  • 至web 2.0的上傳分享世代,最重要的是連結(2000~2010)
  • 至web 3.0的整合人工智慧,最重要的是解讀(2010~2020)
  • 到web 4.0的自動無所不在,最重要的是融入(2020~2030)


祖克柏與陳創辦的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視未來教育的兩大關鍵為:「個人化學習」與「弱勢孩童的安全學習網」

他們認為,如果這兩者問題無法解決,教育就不可能真正的改變,透過打造「科技環境」與「學習安全網」達成這項任務。

個人化學習:親密的學習體驗成為每個孩子進入每間教室都可以享有的環境

「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讓親密的學習體驗成為每個孩子進入每間教室都可以享有的環境;蓋茲基金會研究指出,一比一的師生比是孩子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而由於員工比例及校園人數規劃等現實考量,目前無法做到一比一的師生比,或是以相似的程度分班,我們認為,未來『科技』將扮演達成這項任務的重要腳色」

「老師和學生學習每一堂課有不同的學習工具選擇,如:團隊共同動手做、玩學習型遊戲、觀賞影片等方式,再透過定時與導師的會面討論,如此一來,每位學生就可以用自己的步調學習,讓他們的潛能發揮至極」祖克博說道。

弱勢地區孩童學習:串聯學校、當地健康與社福組織、家庭,建立安全的學習網

另一項目標是將學校、當地健康與社福組織、家庭串聯起來,幫助弱勢孩童建立更加安全、安心的學習網絡。祖克柏夫婦共同創辦Primary School,秉持這個初衷,即將於2016年8月啟動,由妻子普利希拉管理。

《路透社》研究指出,貧窮可能會影響孩童的智商,並導致若干心血管及肺部疾病,全人學校執行長(Primary School)同時也是祖克柏之妻的普利希拉‧陳,預計在今年八月落成並啟動,該校主要目標就是:從外到內支持每一個家庭與孩子的健康發展,甚至提供已經註冊入學的寶寶母親相關的優生保健及產前護理。

「這是個長期的目標與進程,不可能一夕之間就達成,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就種下種子,隨著時間進展,我們就可能讓複雜的教育體制變成像我們心目中想教導孩子的那個模樣」祖克博與陳說道。


原文請見《Business Insider》: Mark Zuckerberg and Priscilla Chan say these 2 things ar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刊登於《翻轉教育》祖克柏與陳:改變教育兩大關鍵「個人化學習」與「弱勢孩童的安全學習網」


全新閱讀體驗,來自──虛擬實境!


作者:田育瑄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總有一天,大家出門上班都要用個人的噴氣背包飛去公司!週末一起到火星遠足!」電影《玩具總動員》裡的巴斯光年自信地說道。

小時候我們都會幻想要是自己可以變成小說或電影裡的角色,那有多過癮啊!而這樣的想法,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虛擬實境將世界帶到眼前,讓我們「身在其中」,創投家Peter Thiel對虛擬實境懷抱相當正面的看法,他在《從0到1》書中說道:「全球化是1到N的水平式進展,而新科技帶來的是0到1的垂直式進步,不過,『科技』不侷限於電腦,任何新的、更好的解決方案都是科技的一環」,而「虛擬實境」就是種讓探索和體驗更加深刻的嶄新做法。

Peter Thiel在書中分享他源源不絕的創業靈感,除了來自於閱讀科幻、推理小說,他也廣泛涉獵哲學、歷史書籍,他會把各類知識整合,架構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後,再跳出既有的框架,這是他獨立思考的方法,也因為如此,他常能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迥異的價值。

他在書裡闡明的思維,也是許多創業家思考時的藍本,而他創辦的Thiel Foundation更為支持科學、科技、長遠思考永續深耕,如今,虛擬實境未來將可能為閱讀與觀看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與電腦合作、探索、學習

虛擬實境讓我們得以在360度的環境裡思考和探索,用體驗引發想像和創造力,它有以下四個好處:

1. 身歷其境:虛擬實境將藝術、科學、文學、歷史、電影等與新穎的傳播方式結合,透過3D呈現體驗學習,我們將親臨各種生活樣貌,對知識養分的攝取也更加立體多元。

2. 攜手合作:我們除了結合「虛擬實境」的體驗式學習,更可以透過「網路」進行即時討論,再透過app統整資料,協調各組進行觀摩及模擬,與電腦合作,解決問題。

3. 鍛鍊想像:目前只要以Google的穿戴式紙盒搭配手機上的app,就能輕鬆讓人進行一場360度環遊世界的虛實體驗,試想,如果未來可以在虛擬實境裡扮演某個小說人物或電影角色,並搭配任務闖關,勢必會更加增添趣味與挑戰性!

4. 自主學習:在多變的世界裡,創意可讓我們快速迎接變化、發展出不同的想法,虛擬實境也可用於正式學習,只要到後台設定,就可以新增學習主題,討論觀察要點,進行自主研究。

虛擬實境所帶來的的隱憂與限制

然而,大量使用虛擬實境所帶來的的隱憂與限制也需要注意:

1. 視力下降:用眼過度,或是久坐不起,將會造成健康上的負擔,使用的時間管理和視力保健就愈顯重要。

2. 社交問題:虛擬實境的技術或許可以減少持續擴大中的低頭族,但仍無法遏止人們分心的狀況,行人交通意外恐將持續升高;同時,這也可能釀成另一波的成癮現象,讓人難以脫離虛擬的世界。

3. 網路限制:虛擬實境能夠讓使用者身歷其境的關鍵就在於:網路連線要能同步處理影像並與他人線上交流,但是,大量的影像處理將導致連線的速度與品質下降,同時,也需要仰賴高端軟硬體支援才有辦法流暢的運作。

4. 師資能力:世界變化如此之快,家長同樣期待老師能帶給孩子們得以創造未來的願景和能力,因此,今後教師們的養成無論是在視野、能力與決斷力上更是極度重要。

從小練習「答案不只一種」

對下一代的孩子而言,培養與電腦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2014年起,世界各國陸續將「程式語言」納入必修,這對小學生來說,能有效鍛鍊他們以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培養「答案不只一種」的觀念。

學校更可以讓孩子們多加閱讀激發想像力的書籍,學習跳脫框架,對世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訓練孩子掌握從0到1的思維模式。

對中學生而言,可透過虛擬實境模擬當前全球各重大議題或場域,讓孩子們身歷其境體會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模擬傷患經歷的病痛、戰亂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況等,讓孩子們練習蒐集資料,瞭解目前的解決方法為何,並與夥伴分工合作,模擬如何一起解決問題。

早些年的我們習慣透過書本上的文字與圖片想像未來,循序著作家們的筆觸深入他們的思想;時至今日,網路媒體便捷的傳播途徑,不但讓人投入影音媒介的懷抱,更讓人習慣上網進行即時的探討。

隨著「虛擬實境」的廣泛應用,除了直觀的體驗、快速的傳播、多元的討論,未來更可能進階到3D 形式的互動,想像力也更將無遠弗屆,打破我們對閱讀的習慣與體驗。


刊登於《閱讀最前線》全新閱讀體驗,來自──虛擬實境!

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作者:田育瑄

成長過程中,為何有的人總是戰無不勝,而有的人卻老是功敗垂成?英國最新研究指出,影響最終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失敗與克服障礙。

為了找到區分卓越、優等與合格的關鍵,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績效指導中心董事暨院長大衛柯林斯(Dave Collins)教授的研究團隊針對足球、滑雪、划船等領域的職業運動員進行一系列的訪談,從受訪者的生涯軌跡、挑戰和遭遇、專業的投入,以及對於教練和家庭上的互動等面向,做了詳盡的資料採集。

研究結果發現,表現卓越的運動員往往具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他們對待訓練時總是秉持「永不妥協」的態度,對專業領域的承諾與投入更勝於優秀的同儕;相較之下,位處優等的運動員則傾向避免嚴苛的挑戰和訓練。

每當遇到受傷而無法參賽時,表現卓越的運動員一心只想著如何儘速重返賽場一較高下,反觀那些表現普通的運動員,在面對挫敗時往往一蹶不振,並漸漸失去挑戰的熱忱。

挫敗後保有「從中學習」的王者態度
令人訝異的是,研究結果顯示影響這些運動員的成敗因素除了態度之外,無論在職涯中所遭遇的重大挫折或受傷次數上皆沒有太大的差異;與其說區別運動員的是面臨過什麼樣的挑戰,倒不如說他們到底是如何在面對一次次的挫折中,仍持續保有「從中學習」的王者心態。

「我們發現那些一心求勝的人們皆具有共通的心理特徵,透過訪談各領域的指標性人物之後,我們不但釐清了成就的特徵,從中更讓我們探究出如何幫助學生達到頂尖的方法」柯林斯教授表示。

「在重組各式不同環境的研究下,我們得出老師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而學生最終又會具備哪些技能的法則,這些法則不僅能運用在運動競賽等項目上,對於其他專業領域也同樣適用」柯林斯教授說道。

雖然通往成功的過程中,必定會遭遇挑戰,研究結果顯示,挑戰次數並非關鍵,重點在於「不斷力爭上游的渴望」才是致勝的關鍵。


刊登於《親子天下》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多誇獎認真 少讚美聰明


作者:田育瑄

爸媽們在誇獎孩子之前有先想想是為什麼而誇獎嗎?研究發現,因為聰明被誇讚或是因認真被誇讚帶來的影響或許不同!多多讚美認真吧!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杜威克與芝加哥大學合作研究發現,母親誇獎1~3歲孩子,將影響他5年後的「成長心態」,有效接收並理解母親誇獎的孩子較樂於接受挑戰,表現也相對優秀。

誇獎也有學問,若被稱讚聰明,孩子可能因害怕犯錯,面對問題舉棋不定;若被誇獎努力認真,則願意花心力鑽研技能,堅信成功操之在我,因讚美會潛移默化的左右「成長心態」。


刊登於《親子天下》5月號紙本新鮮事/多誇獎認真 少讚美聰明


培養創造者 從8歲就要開始


作者:田育瑄

讓孩子在十歲以前盡量接受新知、培養創造力吧!愛沙尼亞認為越小的時候,孩子既定印象還未成形,正式開發潛能的黃金時期!

學電腦程式容易讓人跟阿宅劃上等號,但全球新創科技強國愛沙尼亞的人們不這樣想。

他們發現,孩子若能提早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程式設計,有助於提升未來的學習能力,「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孩子成為創造者,而非消費者,8~10歲是關鍵期,這是因為孩子的既定印象尚未成形,」領導全球開放原始碼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執行董事馬克.修曼接受專訪說道。


刊登於《親子天下》5月號紙本:新鮮事/培養創造者 從8歲就要開始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7招打動人心的互動式內容行銷



作者:田育瑄

人人都喜歡聽好故事,遠古時代,當時的人們用壁畫方式表達故事及紀錄歷史。

到了現代,有更多管道可以說故事,以下是幾點不變的說故事原則:

  • 故事應該是釋出善意和具有渲染力。
  • 故事內容應該注重知識提升、娛樂和觀念傳達。
  • 故事內容要能觸動心靈,並且和人們的生活及想法有所連結。

但要說一個好故事並不容易。

人們常會為了滿足上述條件,強行加諸不相關的內容,而減弱故事的效力。

因此,試著增強故事內容與主題的連結,讓人們一看就懂故事所想要表達的重點或訴求,也能讓目標客群更加融入及感興趣。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增強故事的內容呢?以下7點將告訴大家如何打造打動人心的內容行銷:

1. 貼近生活的影片

觀看影片是被動的行為,一旦選擇用影片當內容行銷,只要影片內容夠吸引人,人們將會在不經意中觸及收看到影片,像Facebook就會自動播放給瀏覽動態者觀賞。

想要吸引觀賞影片者的注意,可以考慮加入熱點(hotspots)。標示相關的標籤(Tag)能夠吸引搜尋特定主題的觀眾。

有時熱點也是增加網路瀏覽者連結進主頁面的方式之一,藉機可讓瀏覽者接觸到更多產品資訊。

該怎麼做呢?以飛利浦刮鬍刀為例,很顯然只要標上與男性有關的名詞,就能增加對目標客群的觸及率。

2. 打造互動型白皮書

經典的白皮書承載著權威和傳統的印記。

它曾經是令人尊敬的媒體之一,但在數位時代,也不得不面臨轉型的考驗。

這裡所指的改變,是結合了網站的新書寫方式,像是簡短的段落、俐落的標題和主題相關的關鍵字……等等。

這改變不光是格式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搭配影像視覺呈現。

現代的白皮書,不再只是純粹的文本,它是能夠與讀者互動的。

藉由影片傳達訊息,讓觀眾更能接收到重點及主旨,發揮內容行銷更強大的渲染力。像是YouTube就是影片配上文字最好的內容行銷典範。

3.增加互動性調查

大多數消費者都喜歡分享他們的意見,這一點都不奇怪,人們喜歡顯示自己與主流民意為伍,會增加自我認同感。

而對於行銷人員來說,市調絕對是上帝給的禮物,這可以幫助他們更了解消費者究竟想要什麼。

網路調查解決了傳統市調的問題,它讓調查不再是昂貴,多了更多趣味和易於整理的特質。

Polldaddy就提供了調查的軟體,而Wedgies經由擷取部落格文章的工具,彙整出想要的相關資訊。

4.用教育取代銷售

曾經有句話是說:「與其發想一堆行銷方陪式,不如從品味下手,教導消費者如何消費」。

可以利用網路學習的策略進行行銷和教育消費者。

好的內容行銷可以讓消費者懂得品牌理念、訴求,也能清楚商品與眾不同之處,教導消費者如何消費才是明智的選擇,不但可以娛樂消費者同時也能說服消費者進行購買。

5.發想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案內容

想要擬一個與眾不同、有特色的內容,最少要做到的就是令人印象深刻。

傳統的廣告會使用一些音樂和標語來吸引觀看者的注意,最經典的「曼陀珠給你好心情」以及綠油精主題曲,這些都是大多數人們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和音樂,一播出馬上就得到共鳴。

那內容行銷互動該怎麼做才會讓人難忘呢?

  • 增加互動式問題來吸引瀏覽者
  • 運用影片動畫來說明一個價值觀或想法
  • 案例研究的訪談
  • 調查結果來評估目標客群的喜好

6.扣人心弦的寫作

渲染力十足的寫作內容,能夠使觀眾更深層的參與,更加觸及觀眾的內心,進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時利用一些音效或音樂,可以幫助觀眾在閱讀時,更陷入內容行銷所要營造的氛圍。

但還是必須注意音效不要太過頭,反而破壞文案內容想要表達的目的。

7.激發創意的右腦

閱讀內容和分析主要是由左腦在進行,但激發創意主要是依靠右腦,這兩個只要能完整的發揮,便能讓內容行銷的內容更加豐富且吸引人。

彩色運用也是一個設計的元素,它可以吸引人們目光。

請記得,人們喜歡立刻可以理解的事物,如果可以利用圖表簡單呈現一些概念或比較,讓消費者一目了然的理解,便是好的內容行銷。

舉例來說,紅房國際藝術村(Red Room)希望活動場地是全面禁煙,比起寫禁止抽菸,不如在門口寫上「這裡將是你抽最後一根菸的地方」。

這樣創意的語句,讓人立刻清楚,也印象深刻。


原文請見《Entrepreneur》Engage People With Interactive Content With These 7 Cost-Effective Strategies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TVBS主播方念華:成功就是用專業引發共鳴


讀者:田育瑄

專業引發共鳴
近幾年,方念華最主要、最被看見的工作,當屬《Focus全球新聞》與《TVBS看板人物》。「《Focus全球新聞》已經做第三年了,常進收視排行榜。」她開心地說,「這也證明,國際新聞並非票房毒藥,還是有許多人非常關注。

台灣是一個外貿國家,市場和環境的變數密不可分,我們不得不關心。

不過,國際新聞需要累積經驗值─無論觀眾或我自己都是。

台灣是一個沒有累積的社會,只知道快速前進,情感乃至記憶,似乎什麼都可以被取代,所以台灣的國際新聞做不好。甚至於,我們對東南亞的鄰居很陌生,對日本的想像很狹窄。」

她舉中東的戰爭為例:「回教社會彷彿與我們很疏離,但中東的局勢等於美國的延伸。前一陣子以巴又發生流血衝突,

我選擇切入的角度,是一名18歲巴勒斯坦少女拿刀刺殺以色列士兵,結果遭擊斃。18歲的少女殺人,除非精神異常,放在任何一國都是震撼。

我靠自己的人生經驗想像觀眾的共鳴點,把門檻降低讓大家都進入,這兩、三年愈做愈有把握。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中心思想和專業技巧,讓觀眾有感、覺得沒那麼無趣,就成功了。

報國際新聞很有挑戰性,我喜歡有挑戰性的東西。」

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
《TVBS看板人物》對方念華的影響更巨大,「我發現,來賓們的成功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安逸的時刻突然走出舒適圈─沒有年齡的限制,也不代表一定得做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心態和心境的出走,很激勵人。」金鐘獎亦絕非僥倖得來。

怕自己準備不足,方念華訪問來賓前,總是讀到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讀為止,難怪節目深度與廣度兼具,雅俗共賞。

她分享了一則有趣的小故事:「侯孝賢導演當然是一位仰之彌高的大人物。錄影前,我們在電梯相遇,我坦白告訴他,我看的《刺客聶隱娘》是法語板,只能聽同步口譯,而我從頭到尾只聽懂兩句,他哈哈大笑。」

楊紫瓊和黃鶯鶯,則是令方念華至今難忘的魅力女性;「看到她們的樣態,感受她們由內而外散發光亮與溫暖,真的太迷人了─這樣的女人很少。

心湄姊也是,她很平衡,外表自然會呈現平衡的從容─演藝圈的美女多數仍在比較,處於競爭的狀態之下,很難從容。我發現,美女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自主性,譬如張曼玉。

許多我採訪過的女星都說,張曼玉是她們心目中女神的原型,因為難以達到,所以是女神。」

至於她最想邀請的來賓,是永遠的巨星林青霞,「她人生中的許多選擇太精采了!」談到林青霞,方念華頓時像個小粉絲;「我小時候做了超多她的剪報,好幾大本,可惜初三早自習拿出來和同學交換的時候被老師沒收了,好氣人!」多年來,方念華曾透過賴聲川、丁乃竺、蔣勳、龍應台等人幫忙傳達意願,可惜每次都遭受婉拒,

「後來,林青霞寫了一封長信給我,說還她很多地方需要反省和沉澱,現在還不是時候。人生因緣際會,有緣分的話,她將來一定答應。對了,周潤發發哥,也是我超級想採訪的人!」

散播光暈與熱度
因為《TVBS看板人物》,方念華還與不少嘉賓成為好友,「譬如陳孫華,他是個很認真的人。田定豐和陳鎮川也是,他們在節目上講自己的挫折和軟弱─內心一定很強大才願意如此分享。碰到磁場很接近的來賓,會自然得愈走愈近,分享私密的事和生活的起伏。也有淡淡的君子之交,或許不常聯絡,卻能用朋友的方式溝通。」

未來,她希望邀請更多有感染力的人上節目,並跳脫訪談節目的框架,用不同形式呈現;「有感染力的人不一定等於有世俗成就,但有感染力的人擅長表達,能傳播更多光暈和熱度。倘若有一個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點需要分辨,而我的節目能給他幫助,讓他得到分辨的依據,這是很大的幸福,也是我對節目的期許。」

TVBS看板人物:http://goo.gl/7CmxGu
focus全球新聞:https://goo.gl/Bycrzr

本文獲《東西名人》授權刊登
原文刊登:《關鍵評論網》她棄廣告入新聞界,一待就是近27年:以前是新聞帶領社會,現在是新聞追隨大眾


2016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Karlie Kloss: 「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可以成就」


作者:田育瑄編譯

If you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feel confident in yourself, you can do anything. I really believe that.
─ Karlie Kloss

獲選2016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的Karlie Kloss,是位美國模特兒、創業家,同時也是個喜愛寫程式的工程師,她以身作則鼓勵年輕女孩學習設計電腦程式,還在2016年時代雜誌頒獎典禮上和大家分享她最新的app設計想法。

她創辦Kode With Karlie並提供獎學金和舉辦營隊邀請紐約的年輕女孩,鼓勵他們「擁抱內心的宅宅想法(Embrace Their Inner Nerd)」,上傳一分鐘影片分享他們心中的理想app,就有機會獲得獎學金。


「我想打造一個能為你安排每日服裝的app,讓你每天不必擔心要穿什麼,就能美麗出門;在這個獎學金計畫裡,我們會從零開始一起打造一個就像從衣櫃裡走出來的app,既有趣又有用!」

獎學金介紹 Kode With Klossy: Why Karlie Kloss Launched a Camp to Help Girls ‘Embrace Their Inner Nerd’

原文請見 TIME: Karlie Kloss Wants to Build This App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用更高一階自我要求,明確設定好下一個目標



讀者:田育瑄

很多年輕人很有企圖心、也有開放心胸,例如我們有位同事讀完MBA後,我們就派他去荷蘭,三年後回來,他現在管東南亞市場,將來也許派他去開越南分公司。

國際人重要的就是能夠喜歡異地生活,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好奇心強、觀察力敏銳,這是一種挑戰,表示你學習的能力和意願。

我們想做的是全球生意,沒有走出台灣,就是自己侷限。要養成國際觀,我看國際雜誌像國際專業期刊、看《華爾街日報》、而且跟很多人講話,這是學習很大的來源。

有意義的講話,就可以學到東西,當然所有談話都可以學到東西,是良率不同,比如閒聊的良率就很低。

在經濟學上如果能與麥可波特談,那你的良率相當高。如果跟世界的關係,所謂戰略關係,你跟美國柯林頓時期副國務卿的戰略學者談,良率也高。

有時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

1. Why:Know-why 信仰、信念

常想一二:學會做一件事,不要滿足曾經懂的/會的,該更「謙虛」的倒空自己,好讓自己可以吸收新的事物。我每一週習慣找一位前輩或欣賞的人一起吃早餐或喝下午茶,傾聽他的人生故事,好從中思索一二,找到一些做事和為人新的解答

常想一二的好處,在於我的解決事情的方法不僅變多了,也容易做起來與眾不同,甚至多了「自我人生價值」。好讓我在做和行的里程,不至於失去方向,少了最初的信念和信仰。

多做三四:如果你想追求美好,多做三四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我對新事物好奇,因此別人不做的,我三十歲之前就懂得,(幫他)撿來做。於是我學會了一些本領,諸如:談生意、跟不同人溝通、識人、靈活、承受壓力、時間控管...。

後來這些事竟然都沒有白做,後來對我在創業和事業上幫助甚多,我很感謝,過去那些撿來做和讓我有機會跟他們ㄧ起學習的同事、顧客和老闆!

紀念五六:一個人要懂得感恩,這是好生常談的事,但三十歲之後,我當了老闆和老公後,我才更明白這道理(現在為人父後,這道理竟是更加深刻)。知滿足的人,不是自己感覺良好,而是常紀念五六。我每一週會去做禮拜,跟上帝紀念我這一週做過的大小事,好讓我下一週可以真的去“感謝”我週遭幫助我的人,以及接觸的任何得意或不得意的事

常常紀念別人對你的好很合理且正常;但別人對你不好,也該學習紀念他,讓你有更機會學習和成長!在艱困和不得意之時,才是你人生電影回憶最深刻的片段,成功只是一時的美味,不能常保新鮮。

2. How:Know-How 學會專業
做事求精:上班之後,我很早就發現到,做完、做好、做到令人超乎想像,這三個層次會關乎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就!

「做完」的人只是把工作完成,缺乏創意和突破;
「做好」的人會開始用心力去思考如何把事完善,但距離專業尚有一小段差距;
「做到令人超乎想像」的人,才是這世代該學的專業!

因為,這世代學得快,新知也來得快,你不只要懂得學會“快學和快思”,更重要的是,要把你最核心的天賦價值,變成專業(即:做到令人超乎想像)!

做人求合:做事之外,當你愈往上爬,視野高度不同,就要更深體會「做人」的道理。

做人凡事講「合/和」,說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十分困難,你的情緒控管、時間壓力、目標的承擔......都會讓你做人變得處處想精心,卻步步變「驚心」!

因此,我在挫敗和錯誤中學會,每一天你從個人開始到團隊,在位高者,愈要像「僕人」一般。

謹慎善用你的「權柄」,而多用「影響力」和「魅力」去與人交往,久了自然「合/和」字容易伴隨著你的人生!

3. What:Do Something 要去行
夢想,必須從小去積累。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哈佛小子「林書豪」成為NBA球員「夢想成真的神蹟故事」!

事實上,我喜歡他的故事,不是因為那「成功巨大的果實」多麼令人羨慕甜美!反而是他在追求夢想過程中,付出多少努力、汗水和投入多少「時間」去準備,那一刻不知道會不會來到的「上場時間」!

如果說,我目前的事業算是一個小小成功,那麼我只能說,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投入、預備、不斷測試改進,永遠是寂寞」才是真實,成功的創建只是一個里程碑和世人喜歡看的結局!

去做,去行,不斷測試自己天賦和潛在能力有多大,你需要在一件想成就的大事上,比別人付出更多,自己去親身去體會這過程帶給人生的美妙歷程!這樣才不枉上帝創造你來世上的這趟旅程。

《經理人》Know-How 該如何培養你的職場專業?

---

進入Yahoo奇摩的第一年,何冠錚接觸程式語言的時間,遠遠超過和人類溝通,一如我們對於「工程師」的刻板印象。不過,隔年他就從後端程式技術轉向前端產品開發,每天周旋在設計團隊、電子商務團隊、研究單位等等部門溝通協調,成為跨部門團隊裡的關鍵人物。

這位七年級工程師,隨時都能重新發掘自己在團隊裡的價值,並且以此設定經歷、能力的階段性目標,毫不猶豫地向前邁進

例如,當初他加入新團隊時,只知道自己比其他人多了程式技術背景,可是他對於媒體產品開發還不熟悉,該怎麼產生貢獻?

於是,他開始觀察每位同事的專長,發現論工作熟悉度,他沒有資深同事來得上手,但是,「面對新東西、新知識,所有人的起跑點都是一樣的。」他判斷,自己有機會從這個角度創造價值。

第一個分享新知識、新技術的人
在團隊裡,何冠錚絕對是第一個分享新知識、新技術的人,連自己研究新知識所整理的筆記也主動分享給大家。主管發現他理解、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比同事都快,所以當他爭取更多磨練機會的時候,便安排他加入媒體產品開發小組

何冠錚先是參與Yahoo奇摩專為智慧型手機設計的行動版首頁改版計畫,接觸前端開發工作,沒想到,瀏覽人次竟然翻倍成長,每個月可以吸引超過千萬名網友造訪;後來,他更負責台灣與香港電腦版與行動版的首頁改版,在團隊裡的重要性逐漸升級

當他負責在地化首頁改版任務時,了解到全球Yahoo首頁都是立基於總部設計的標準化架構,再根據各國需求更換其中幾項模組,進行微調。

其中,Yahoo全球平台技術「Node.js」就是開發過程中最需要具備的知識,為了掌握這些知識,雖然自己的英文能力並非出類拔萃,他卻還是主動爭取赴美國總部進修一個月

爭取學習機會,成為團隊關鍵人才
那段時間裡,每次開會他都強迫自己一定要發問,因為此行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在回國後,能成為團隊中傳遞新知的火炬手。假如自己學而不精,落得一知半解,又怎麼能教導別人呢?

本來,他只是想藉由發問搞懂知識,漸漸地,他變得可以向總部提出建議方案。他從亞洲人的使用習慣出發,附上改善之道,令眾人為之驚艷。回國之後,每逢系統優化作業,總部都會主動詢問他亞洲需求。

短短一個月的進修,不但為職涯經歷加分,更讓他從引介新知的領航者,搖身一變,成為掌握關鍵技術的「go-to guy」(關鍵人物)。「當同事這樣喊我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被肯定了。在這間人才濟濟的大公司,我至少有個立足之地。」

渴望自己能對團隊、對社會有影響力,或許就是他的動力來源。

以他負責開發的首頁來說,「一天就有幾千萬網友造訪,不覺得很酷嗎?」說這句話時,他彷彿陷入國中時期的回憶。那時,他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自己做的網站又增加了多少造訪人數。

直到現在,就算下了班,他還是會到Yahoo網站東逛西逛,研究產品哪個部分可以再修正。問他不累嗎?他說:「我希望被看見!」「只要想到瀏覽人數不斷增加,就知道很多人喜歡這個產品,也等於是認同我,很有成就感。」

用更高一階自我要求,明確設定好下一個目標
大學就讀新聞系的他,不但老往理學院跑,更持續進修,讓自己還沒進入職場,就先累積了豐富的軟體技術開發能力,也讓他才進公司一年就掌握工作知識。

進入職場後,他把公司的晉升條件逐一列出,用來檢視自己的表現:「公司對資淺工程師的要求是,把分內事做好,並且擁有至少一項獨到的專業。」「如果想要往下一個階段邁進,還需要增加與人分享、幫助團隊成長的經驗。

因此,進公司的頭一年,他便設定自己應該先鍛鍊好程式技術能力。隔年,他努力爭取進入媒體傳播事業群,那裡牽涉的部門更多、溝通也更複雜,但是,卻是讓別人看見自己、增加晉升條件最好的舞台。

Yahoo奇摩行銷暨公共關係部副理鄭惠嘉表示,一般工作者都是培養能力到某個程度之後,才會尋求下一步,但是何冠錚卻常常把公司的升遷標準拿出來研究,搶先了解下個階段的職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工作內容又是如何,藉此設定目標激勵自己

那麼,現在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又是什麼?聽到這個問題時,一直略帶靦腆的何冠錚語氣突然轉為明確,

「目前,我希望自己能在團隊有更大的影響力,像是將美國總部的技術介紹給同事。

下一步,我希望我的影響力能擴及整間公司,像是負責更多跨部門協調,或是引進其他公司的方法等等。

未來,最好可以把台灣發展出的新技術,推廣到其他國家的市場。」

這一段話,他幾乎一氣呵成地說完,彷彿這些理想已經在他心中想像過千百遍,只是重新轉化成語言的形式流瀉出來,等著他一步步累積實力,按部就班地實現。


原文請見:《經理人》「我才剛進公司,還有時間慢慢學」?這樣做,2年內從菜鳥變成人人請教的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