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階級世代》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



讀者:田育瑄

近年來,我們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關「階級世襲」、「一個臺灣、兩個世界」的報導。雖然有些標題過於聳動、缺乏實證支持(如「M型社會」),但臺灣的貧富差距確實日益擴大,「黑手變頭家」、「三級貧戶變總統」等流動傳奇,似乎已成過眼雲煙。

崇尚拓荒精神的美國,在金融海嘯、經濟衰退的衝擊下,「美國夢」也逐漸幻滅。不論在臺灣或美國,社會階級涉及的不僅是收入與財富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下一代在生存機會與社會流動上的不平等。

本書作者普特南(Robert Putnam)是哈佛甘迺迪學院的政治學者,他曾經是美國總統的幕僚,也是深具公共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他在二○○○年出版的《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用清晰文字整合各項統計資料,為美國社會敲響一記警鐘,他深具說服力地呈現以下事實:社會連帶與市民參與的消退,或所謂「社會資本」的流失,對於政治民主、社會信任與個人福祉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在這本新書中,普特南延續一貫的理論立場,關注社會的區隔分化與社群連帶的流失,如何影響下一代的未來。

他與社會學者希娃(Jennifer Silva)合作收集資料,一方面透過生動訪談來呈現不同的生命故事,另一方面透過各種統計資料來提供客觀證據。本書的發現或許不讓人感到全然驚奇,但透過質化個案與量化圖表的交叉呈現,讀者得以全面、深入地直視階級鴻溝的存在。

普特南成長於一九五○年代的俄亥俄州小鎮,當時的美國經濟迅速擴張、所得相對平等,社區凝聚力豐沛,教育、通婚與社交生活都不因為階級差距而形成阻隔。

他回顧自己的童年朋友,不論出身為何,多能過著比父母輩更好的生活,實現一定程度的代間流動。然而,隔了半世紀,他再度回到自己的家鄉,看到的是景氣蕭條、社區崩解與居住隔離,不同階級的家庭生活與教育機會形成鮮明對比。

弱勢家庭出身的美國年輕人,有愈來愈多成為「漂泊青年」(dis-connected youth),他們年齡介在十六至二十四歲之間,既不在校讀書,也未進入職場,許多甚至淪為獄中囚。

這本書試圖回答:

  1. 為什麼年輕世代的流動機會呈現愈來愈大的剪刀差(有錢人家的小孩愈來愈富有,貧窮人家的小孩愈來愈貧困)?
  2. 鉅觀環境是關鍵因素之一,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如資本集中、創業利基不再),整體社會的經濟機會變得更為有限且分布不均。
普特南則從中階(meso)的組織層次來找答案,他針對美國社會提出了四個主要解釋,我們可以一併思考,臺灣社會有什麼類似或不同的地方。

雙軌化的家庭


受過大學教育、社經地位高的美國人之間呈現「新傳統」的婚姻型態:他們較晚結婚生子,多為雙薪家庭,家務分工也較為平等。

這些家庭的離婚率,在一九七○年代攀上高點後就往下滑。

相對起來,中學畢業的美國人,他們的家庭模式比較多元,小孩的父母可能從未正式結婚、懷孕時年紀尚輕,他們的收入有限,離婚率也較高,被稱為「脆弱的家庭」(fragile families),容易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學業。

臺灣的家庭型態雖不像美國明顯的兩極化(如未婚生子相對較少),但婚配也逐漸成為再製階級不平等的重要機制。

高教育族群傾向彼此通婚,減低了婚配做為流動管道的可能。離婚、單親的分布也呈現與教育程度相關。

根據鄭雁馨的研究,自一九八○年代開始,臺灣女性離婚的教育斜率開始由正轉負,男性則在一九九○年代呈現相同趨勢,也就是說,較早世代的臺灣伴侶,教育程度高者較容易離婚,但對於晚近世代來說,反而是中低教育程度者的離婚比例比較高。

高中以下教育程度者的十年婚姻存活率約七成五,但專科以上教育程度者則提升至近九成。 處於經濟弱勢的單親家庭,養育下一代的負擔與挑戰更大。

不平等的童年


父母的教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認知、情緒與社會能力的發展。

美國家庭在教養風格的階級差異逐步擴大:專業中產階級父母傾向「規劃栽培」,透過細心安排各式課外活動,希望培養出主動、獨立、自信的小孩,父母重視與小孩的溝通,並鼓勵小孩挑戰成人的意見。

勞工階級父母則傾向「自然成長」,把重點放在紀律與服從。這樣的教養方式,可說是貧窮父母的「預防」策略,面對危險多於機會的險惡環境,首求保護小孩的安全。

在臺灣,強調家長權威與嚴厲管教的傳統教養風格,在解嚴後出現明顯的轉變。

近幾十年來,富裕家庭得以利用全球的文化資源,甚至是跨國流動的教育策略,在子女身上「培養國際競爭力」。

中產階級父母也較有能力挑戰僵化的主流教育,規劃另類學習模式,以保護孩子的快樂童年或自主成長。

反之,臺灣的勞工階級父母,許多積極透過補習等外包策略,希望孩子能階級翻身,但他們多獨尊智育,未能搭上多元發展的教養列車

而傾向採取「自然成長」的勞工階級或偏鄉家庭,則可能被新的教養腳本貼上「不適任家長」的汙名。

不公平的教育


美國學校的經費有一部分來自房屋稅,因而形成富、貧學區的資源落差,近年來許多州政府修法降低地方稅收比例、縮小教育經費的差異,但不同學校向家長募款的能力仍有巨大差異。

富裕家長不僅捐錢,也出力參與校務,促成更多類型的課外活動,此外他們也要求學校提供更多的大學先修課程,這些活動幫助孩子培養軟技巧或燙金資歷,增加將來入學的優勢。

相對起來,貧窮學校的課外活動選擇少,校內外的運動措施愈來愈多採行「使用者付費」的政策,就算低收入戶家庭得以減免費用,學生也容易被貼上階級汙名。學校不僅無法變成平衡階級不平等的槓桿,反而成為擴大階級差距的場所(sites)。

臺灣的公立學校,雖然沒有像美國出現明顯的資源落差、居住隔離,但仍存在核心學區、明星學校等階層差異。

不論是過去的大學聯考,或是現在的多元入學,中上階級家庭的孩子,都享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國家高度補貼的公立大學、高中就讀,反而是中下階層孩子較多進入學費與品質不成正比的私立學校。

臺灣學校日益重視家長參與,可能會讓中上階層學生將更多的父母資源帶進學校,有助其學習或升學。入學方式與選填志願的複雜化,提高了家長瞭解制度與協助孩子的資訊門檻,對弱勢家庭子女更為不利。

社會資本不均等


高社經地位父母能夠傳遞給孩子的優勢,不僅是較多的金錢與知識,也包括更廣、更深的社會網路。

由於高社經地位父母人脈較異質、高職業聲望者多,因此在子女升學、就業上能提供豐富的資訊管道。家長為小孩安排的各式活動,也幫助他們與更多專業人士及其他成年人建立連帶。

反之,教育程度低的父母,社會網路通常比較同質、稀疏,其孩子多與親屬與鄰居的小孩固定往來,因此限制他們建立有價值的弱連帶,在選學校、找工作的過程中難以得到成年人的指導。

此外,美國貧窮社區在人際信任、集體效能上都日益低落,宗教社群的影響力不再,讓小孩容易暴露於犯罪、毒品以及暴力的負面影響。

臺灣的社會資本研究則呈現較為不同的面貌。

根據熊瑞梅的研究,不分階級的臺灣民眾觸及的人脈多元而異質,其中認識高職業聲望位置者(如大學教授、律師、老師、人事主管)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東亞國家。

這似乎顯示,存在於日韓或美國的社會資本階級落差,在臺灣相對不是那麼巨大,但中下階層家庭是否可能把這樣的人脈轉換為下一代就業與升學上的資訊連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此外,臺灣民眾參與社團的比例雖遠低於日本、韓國(宗教團體除外),但對鄰居與社區支持的信心遠高於日韓。臺灣民眾雖然對政府的信任偏低,但對於非正式組織,如社團與社區充滿關懷與支持,展現了豐沛的社會力與活絡的公民社會。

如果上述因素強化了下一代的階級不平等,我們如何可能改變?普特南在結論提出許多建議,未必全盤適用於臺灣,以下是我認為特別值得努力的方向。

首先,針對家庭的解組,有些衛道之士鼓吹重建家庭價值,但普特南指出,僅是呼籲減少離婚、避免未婚懷孕,其實鮮有效果。

如何針對既存的多元類型家庭,予以制度性的支持,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透過長期的反貧窮計畫,像是房屋補貼、育兒照顧、就業支援,來協助弱勢家庭脫離貧窮。

同樣的,針對教養資源與教養風格的階級落差,如果只是要求父母去上教養課程,叮嚀家長「每天唸故事書給小孩聽」,未必能幫助弱勢父母提升「親職知能」,反而可能強化父母的日常壓力,甚至在社會常規的監控下「製造」了問題家庭。

有效讓弱勢家庭培力的計畫,必須由專業人員,不論是護士、社工、諮商師,與家庭建立夥伴關係,透過定期家庭訪視,在瞭解弱勢家庭的具體處境後,幫助個別家庭改善健康、教養、情緒等議題。

我們應在教育設計與入學方式的改革上,考量到階級的差異與作用;學校教育應避免以中產階級雙親家庭、全職母親為原型來設計學習活動或要求家長參與,否則容易強化社會指責的階級烙印,或忽略不同家庭的處境與需要。

比方說,有些中產階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延後到校、提早下課。然而,弱勢家庭孩子反而需要更多在校時間,但不只是接受制式的功課輔導,而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課外活動與學習刺激。

有句非洲諺語說:「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當今的鄰里街坊或許不再聲息相聞、人情綿密,但「社區共同教養」(communal parenting)的理想,有助於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更平等與開放的未來。

具體的措施如:
  1. 提供平價優質的托育。
  2. 運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資源,提供活潑多元的課外活動。
  3. 結合在地的學生、志工,推動陪伴青少年的「導師方案」(mentoring program)。
讓臺灣活絡的社區與民間團體,成為動員公共參與、支持弱勢家庭、促進社會平等的力量。


原文請見:《端傳媒》遠去的美國夢:機會大門向我們的孩子關上
跟我一樣很想拜(Buy)讀這本書,請上《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向主筆學寫作:從「思考」到「媒體影響力」到「商業策略」



作者:田育瑄

網路是個發揮影響力、搶快、擁有豐盛資源的地方,唯有你很清楚要的是什麼,才能在這場戰局裡領先,獲得你要的,了解背後的運算原理是個理解電腦的方法,另一個方法就是從專業、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產出真正優質、言之有物、又切中人心的文章,才是要深耕之處。

  • 要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 達成什麼具體目標?
  • 可能產生什麼問題?如何匯集資源解決?
  • 價值主張 (最大的賣點?)

就資訊服務產業而言,想起馬岳琳主筆曾於《獨立評論》撤稿事件時說:

「網路世界要搶快,要搶發言權,所以連夜寫出文章,在一個有一定讀者基礎的平台發表,既反應迅速又言之有物,這是策略;
再托大一點說,可能這篇文章在討論浪潮上佔到了勢頭,甚至主導一整個早上的言論風向,被大量轉發。
新聞媒體就是議題設定者,即使在這個網路時代已經被消減了許多,但它的影響力就還是在。」

先不論獨評事件的想法,她提出關於媒體與網路的觀點我很贊同。

閱讀她的「人物觀點」文章,筆觸具有國際視野又兼具清晰正面的力量觀察事實根據,每每總有所獲!



【柔軟清晰的商業策略】:

  1. 一段話寫清楚思考脈絡
  2. What(什麼)、Who(誰)、When(何時)、Where(在那裡) 、Why(為何)、How(如何做)How much(花費成本)

馬主筆寫古又文的設計品牌之路:

切入美國中產女性市場

不斷調整品牌的體質,是古又文的靈活之處。

二○一二年初,他開始參加紐約Fashion Coterie、DNA這類大型服裝商展,試了一輪水溫、了解價格區塊後,他收掉了原本不上不下的灰標系列和紫標配件系列,決定切入美國龐大的中產階級市場,展開另一條成衣產品線「01 by Johan Ku」

從二○一三年起加入紐約商展的01 by Johan Ku系列,清楚定位在:

  1. 年齡:給美國三十歲以上
  2. 收入:月薪平均三千美元以上的中產階級女性
  3. 定價:單品價位在兩百到五百美元
  4. 主打:美國女性喜愛的喀什米爾材質,在商展上一開始就得到買家青睞。

「我從此就把高級訂製和成衣兩個系列完全拆開來分清楚,前者就是走創意路線、做品牌形象,後者則是主攻大眾市場,」古又文指出,這樣的商業模式讓他有穩定的營收來源,美國市場至今已佔總銷售額的七成,其他三成則來自亞洲國家。

設計像戀愛,做品牌像結婚

如今,古又文的小公司已長成十個員工的規模,商品進入全美三十幾個精品店通路。但他依然親自參加每一場在東岸紐約或西岸拉斯維加斯的商展,身兼設計與銷售。

業界前輩曾叮囑他,最好每一場商展都要參加,「因為跟買家能學到最多商業判斷,客人什麼樣子、為什麼挑這個不挑那個、材料換了有何影響,」古又文形容,做設計像談戀愛,但做品牌就像結婚,有非常多很實際的問題需要考量。

漫漫時光讓他成熟、讓他自信裡的倔強少了那麼一點點。

現在的古又文已不再繃緊了神經想要去證明什麼,穩扎穩打的策略讓他終於可以從容支配自己的設計之路。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古又文:時尚,鬥智鬥藝的心理遊戲




【真實獨特的女性力量】:

  1. 策展、歌唱舞蹈、紀錄片→用專業傳遞什麼樣的價值?
  2. 寫作前的準備
馬主筆寫採訪蔡依琳的感想:

去年11月,我在台北小巨蛋看了蔡依林的《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

整場表演令人目不轉睛,她原本擅長的舞曲就不用說了,Jolin連慢歌都能邊舞邊唱,實在很難令觀眾不嗨。

沒想到演唱會最後,舞台上播放了《不一樣又怎樣》紀錄影片「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事,拍攝了葉永鋕的母親葉媽媽,講述因為性別氣質特殊的葉永鋕,曾如何被周遭環境對待,最後死在國中校園裡的真實事件。蔡依林在舞台上說,她希望大家懂得包容,學得勇敢。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 臺北站】「不一樣又怎樣」紀錄片-葉永鋕篇


在那一刻,我就決定要找機會採訪蔡依林,不單單是因為她在華語歌壇上的地位和表現,不只是因為她出道16年來風風雨雨的評價與那種一路咬緊牙關、拼命想要證明自己的外界觀感,還有那個她在自信成熟後願意做更多、發揮影響力的責任感。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蔡依林採訪後記/歌手從來就不只是歌手



【刻劃產業的思維堅持】:

  1. 對專業的尊重切入
  2. 見微知著的細節刻劃
  3. 問對問題

馬主筆寫《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用細節串起音樂:

「一一年下半年,我們買了韓國模式,大家都以為是歌星比賽,但其實不是,是要讓觀眾『看見音樂』。」洪濤說,為了讓電視能打造歌手魅力和音樂張力,他們用了很多方式來保護藝人

例如:

  • 拉開參賽歌手的屬性,不會有同輩競爭的壓力;
  • 鼓勵藝人改編歌曲,倘若是因為勇於嘗試而失敗,反而較能被接受;
  • 千方百計在第一季邀請到齊秦參加,因為輸給齊秦一點也不丟臉。

「尤其是對音樂的尊重,完全採用演唱會級別的音響。音響好,藝人受到激勵,觀眾則能體會細緻入微的感受,」樂隊也是王菲御用的樂隊,「從設計到剪輯,都在服務音樂,」洪濤強調。

《我是歌手》讓觀眾看到音樂的細節,哪個樂器從何處進畫面、編曲的重點如何用視覺呈現,韓國來的燈光師,要求將所有歌詞翻譯成韓文,「因為要把音樂畫出來,」他說。
好的音樂節目,是一顆一顆音符慢慢兜起來的。

電視選秀節目,往往是在「做人」,刻劃偶像魅力;

但《我是歌手》致力於「做音樂」,讓音樂終於不再是綜藝節目的配角。

原文請見《天下雜誌》《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在絕無可能中,創造可能!

當然你可能會說:「因為她寫的這些大人物本來就很有看頭」,但是我仍認為儘管是一樣的人物,觀察死思考的角度不同,落筆重點、能讓讀者下嚥的程度就會不同,就像儘管我們這一代一路從小學念到大學,每一位的成長與發展軌跡也大不相同。

看到她在天下雜誌「好書推薦」有好多好多書,看來她的閱讀量也是非常大啊!這對刻劃不同人性故事與了解文化現況會有更深刻的思考,一定要好好學習~~



《如何獨處》寫作或閱讀意義在於『持續』,在永久存在的重大衝突裡持續



讀者:田育瑄

在一個擁有所有自由且物質充裕的時代,為什麼我們反而遠離了幸福、甚至遠離了自己?
If you want an easy answer, consult your iPhone.
If you want to engage seriously with the question, read a good novel.

1. 有些人擁抱時代,有些人對抗時代。
而每個時代,都需要這兩種人。

2. 文學追求真實,且往往帶有悲劇因子;而現代消費主義卻往往是奠基於謊言,也給了很多人逃避人生現實困難的藉口。

3. 當世界變得愈來愈複雜、愈來愈被科技主導,小說家就愈來愈難說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但人們對有意義的故事反而也會更渴求。

4. 人生至少要找到一件真正想做的事情。

5. 讀者總是存在的,總是有那麼些少數人,與世界上的多數人並不相同,而有那麼一群懂得欣賞的人,那也就找的到理由繼續下去了。

6. 寫作或閱讀並不是真正的隔絕於世的獨處,反而是請你「別孤立自己,也別聽什麼:有沒有出路、沒有存在意義之類的話。」

「寫作或閱讀意義在於『持續』,持續在永久存在的重大衝突裡。」研究閱讀行為的學者海斯說。

這話講的並不只是閱讀,還是我們的人生處境,不是嗎?

7. 創新並不是開創一種新的、從未在地球上出現過的小說形式,
而是關注當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並以簡單連貫的文字記錄下來,將現實以「透明、優美、拐彎抹角」的方式,融入小說之中。

8. 獨處比我們想像的難,也比我們想像的有力。


這本書有中文版與英文版,中文版請見《如何獨處?》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投入辦學:用科技、學校、社區,串聯孩子的學習地圖


作者:田育瑄

個人化學習是讓學生透過系統管理自己的學習進度,自定學習目標,臉書(Face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號召工程師與老師共同開發個人化數位學習平台,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更進一步於今年8月開辦全人學校(The Primary School),讓孩童從出生開始,他們的健康、家庭與學習就受到良好的照顧,讓潛能從裡到外,全面發揮。

2016年3月,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接受《教育週報》專訪說道:「隨著網路和數位工具的蓬勃發展,個人化學習變得更加成熟,有的孩子喜愛閱讀,有的卻愛上跟著影音內容動手做;除了從解答問題中反覆練習,有些孩子也偏好埋首研究或是上網與人合作;如果每位孩子都能用最自在的方式學習,我相信,他們心中的理想就近在咫尺。」



全人學校:孩童學習,從家庭與健康做起


祖克柏妻子普莉希拉•陳在美國加州東帕羅奧圖市(East Palo Alto)創辦全額免費的私立教育機構:全人學校(The Primary School),即將在2016年8月正式啟動,官網指出,第一批入學孩童為4歲左右的孩子上全天課程,以及0歲至2歲孩童與父母一起上親子課程,預計每年增加一個年級。

曾任小學老師,現為小兒科醫師的普莉希拉•陳認為,孩童的課業發展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因此,這間學校不只關注孩子的課業學習,更緊密結合當地的社區健康中心,從孩童出生那一刻起,便關注他們的家庭生活與身心健康,以培養健全的人格發展。

祖克柏和他擔任小兒科醫師的妻子普莉希拉•陳自2009年起即投入潛能開發與提倡平等,並於2015年12月1日女兒麥西瑪(Maxima)出生這天,正式宣布成立「陳-祖克柏倡議機構」(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教育週報》指出,他們現正開發個人化學習軟體、贊助目標一致的科技創業家及校園教育實驗計劃,並與社區緊密合作,幫助所有孩子瞭解自己的喜好,依循個人的步調學習,用科技重塑公立教育的面貌。

早在2010年,祖克柏與妻子即創辦「教育新創(Startup:Education)」非營利組織,捐出一億美元給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紐華克市(Newark)內的所有公立小學,希望透過校際間串連,弭平教育資源的不平等,然而此計畫結果毀譽參半。

專家指出,公立小學間彼此合作的好處是可以幫助社區及學校提升教育品質,而失敗的主因則是無法解決學校待改善的根本問題,例如:學校本身的績效表現,以及貧富差距所產生的不平等;2015年9月出版的《誰才是美國校園老大?(暫譯,The Prize: Who’s in Charge of America’s Schools)》分析其失敗原因是因為贊助金額沒有全額用於改善學校問題,其中有30%用於教師工會,20%用於社區顧問費。



個人化數位學習平台:工程師和教師聯手設計


祖克柏和妻子並沒有放棄,他們專注從失敗經驗中學習,自2014年起,祖克柏直接在公司內部號召員工,延續提供優質教育給所有孩童的目標,與位於加州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南部、以國內首屈一指的教育科技聞名,並擁有2500位學生的高峰公立特許學校系統(Summit public schools)合作;計畫中,臉書工程師和教師們聯手設計了一套「個人化數位學習平台(PLP,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透過學生們的廣泛使用,逐漸勾勒出一張張專屬的學習地圖。

「對某些孩子而言,明白一個概念看似輕鬆簡單,但對某些孩子則相對困難,時間花費有所不同,因此,我們認為理想的學習平台應該要讓孩子將時間花在既挑戰又有趣的任務上,這樣他們就會自動自發的學習」祖克柏說道。

這對夫妻視教育平等為永續發展的事業,也將在接續的歲月裡不斷傾聽、學習來自各界的聲音,「我們深信耕耘孩子的全面發展需要長期投入,雖然我們不能百分百確定這次的做法絕對能成功,但我們願意提供不同的刺激和嘗試,為未來預做準備」祖克柏說道。


刊登於《親子天下》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夫婦:從「個人化學習」到「全人學校」
刊登於《翻轉教育》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夫婦:從「個人化學習」到「全人學校」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幹掉獅群的小綿羊:內向工作人的沉靜競爭力》內向者的氣場修練



讀者:田育瑄

美國《財星》500大企業知名人力訓練專家珍妮芙.凱威樂,結合二十五年來的紮實教學與實戰經驗,針對各種內向工作人所會碰到的危機狀況一一破解,並提出一套獨一無二的「4P」實踐心法,教你如何善用自己的內向「沉靜」特質,在外向職場上有效向上管理、領導小組計畫、公開提報、參與社交場合、建立人脈網路──讓安靜內斂的職場小綿羊,也能擊敗張牙舞爪的雄獅!

第一個P
事前準備(Preparation):擬訂出一個適用於任何引起憂慮的情況所能採取的行動策略;

第二個P
當下投入(Presence):你已有充份的準備,可以馬上完全投入在會議或行動之中;

第三個P
向前推進(Push):以肯定的表達和說話方法,讓自己感到舒坦;

第四個P
持續練習(Practice):要不斷地實踐、實踐和再實踐。

1、知識的副作用


知識,很有可能成為智慧的敵人。人接受知識,就像吃了肉一樣,如果沒有消化好就容易變成多余的脂肪,只不過知識沒有消化好,變成大腦裡多余的脂肪而已,大腦多余的脂肪必然會阻止人獲得智慧,甚至毀滅智慧。

讀萬卷書是必要的,不然行萬裡路就變成了腳夫了。但,不要亂讀書,這個世界上值得讀的書不是很多,特別現代人寫的書,值得讀的更少,因此,要少讀,讀透,慢慢咀嚼,然後吞下去,化到自己的血肉、骨骼裡。

2、有知識未必有文化


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人未必需要學歷。

近日讀倪萍的《姥姥語錄》,感受良多,甚至常常讓我熱淚盈眶。大字不識半個的姥姥,分明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其中流露的超凡智慧與思想力量,如白岩松說的那樣——我們需要姥姥的精神。建議30歲以上的老師和家長有空讀一讀。

3、認真是一種能力,而非態度


史鐵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底盤,他走了,就像汽車底盤壞了……對我們這一代人(70後)影響最大的句子,除了“認真是靈魂獲取回報的惟一形式”,還有就是“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不可須臾或缺”。兩句話,完成了一個精妙的、完整的精神課程。

4、想像力


我經常和同事們說的是,我們能不能再進一步想……我知道,人的想像力是無限的,像大海,只有不斷深入的挖掘,一定可以挖出財富來。想像力概括了全世界,想像力是人類最重要的智慧。

5、配套是一種大智慧


越是聰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

比如,找到一枚釘子,但無法打進牆去……聰明人,總是去找一個錘子或者石頭,然後把釘子打進牆去,盡管,找錘子和石頭是需要花功夫的。

可惜的是,如今,願意花時間找錘子和石頭的人很少,不懂得“配套”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是笨人。

6、教育者之美在於氣韻宛轉


一個人有氣場,就是指這個人的能量在擴散、傳遞給周圍的人。

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後果,能應對變故,能改善自身和環境的人。

可以說,“氣”在中國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育上,卻很少人引用這個概念,其實,從某個角度上看,教育的過程恰恰也是運氣、然後收斂為一股平靜之氣的過程。

氣順則人順,氣和則人和,人都是在一種生動的氣韻中生活、成長的,因此,為孩子提供一種氣韻生動的“場”,是孩子的心靈得以滋養的惟一途徑。甚至可以說,平靜而生動的氣韻是涵養孩子美德的大格局。

收斂為一股氣息、氣韻,首先要從人的心情談起,因為心是“氣韻”的生發之源。

所謂心情,心是心靈,情是情緒,情緒是心靈之外在展現,因此,人也可以從把握人的情緒角度,理解人的心靈。

回歸教育的純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靜心情,涵養孩子的平靜心情。

對於教育者來說,更需要靜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緒,否則,再好的教育內容在人的壞情緒的作用下,都會變成令人生厭,教育者之美,也不在於外貌,而在於“平夷”的美好心情。

《關尹子》中說:“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情感、情緒就像水流動時的波浪。人的意願和願望,就像水的流動,形成了一定的趨向,有一定的態勢(動能和勢能)。而“性”就是人的本能、需要,像水一樣。教育者的美麗當如靜水流深。

7、如何修煉自己的氣場?


在浮躁與麻木之間,人的“現實”不是錯,但“太現實”,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了。

因此,在我看來,人生需要有方向、需要有格局,然後不斷提升自己,全面造就自我,修煉自己的氣場。

全面造就自我之道在於:忍耐+精進。

我的體會是:忍耐是感覺上很難受的事情,忍耐才能堅持到底,進而豁然開朗,忍耐確實是人最偉大的地方。

而精進是人內心超越必然之路,每天進步一點點,有一天必然會實現飛躍、甚至飛翔,人的內在是螺旋式上升的。

1)關於忍耐。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另一半還是耐心。

忍耐應當是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

在佛教中,忍是屬於自在的第一境界(戒)向第二境界(定)邁進的基本方法,也是實現第三境界(慧)的前提。日本有一種傳說中的奇門遁術——忍學,應該是忍耐學的一個實踐版本吧。

學會忍耐了,心胸才會寬廣,心胸寬廣了,才能裝下知識和財富。有人說,人的心胸是冤枉撐大的,不無道理。

就我們常人而言,忍耐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我們堅決地和自己的欲望、快感做鬥爭,更需要一種異乎常人的遠見卓識與堅定意志。特別是在確定了一件事情,並堅持到一定程度將要突破之前,會出現一種難以忍受的難過,人一般在這個時候出現分化,忍耐到位的人,巨大的快感會不速而來,突然出現在你面前的是一種從未意料到的歡喜,歡喜在拐角的地方!

沒有忍耐到位,就將前功盡棄,一事無成。馮侖說,偉大是熬出來的,很形像很准確。

2)關於精進。


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不能忍受超過半小時以上的孤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精進是分階梯的,階梯是人內在精神生長的基本過程,也是基本規律,就像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三階:

第一階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階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依消得人憔悴;

第三階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精進之道,在於修煉自身的氣息與氣場以及狀態,不斷的精進,將不斷提高自身內心世界豐富程度,在我看來,精進的途徑無非是,內省與感悟,內省是擴胸運動,使人有智慧,而感悟是益智運動,感悟後的東西才能算是自己的東西。


原文請見:人的氣場是怎樣煉成的?

閱讀更多如何管理內向性格與外在性格的職場關係,請前往圖書館或書店把他帶回家閱讀:《幹掉獅群的小綿羊:內向工作人的沉靜競爭力》


創客精神:「練習失敗」的創客夏令營

圖片來源:何琦瑜攝

讀者:田育瑄

去年,我們赴美國採訪「創客教育」,在台灣引起迴響。 今年5月,我們邀請了木工學校創辦人特利來台交流,過程中有驚喜, 但也感受到台灣對創客教育的「疑惑」,於是他邀請我們再次去他的學校……

今年暑假,我帶著創客朋友,重返舊金山的「小木工夏令營」(tinkering school)。說「重返」,是因為我和《親子天下》的採訪團,去年五月就採訪過小木工夏令營的創辦人──在矽谷被傳誦的創客教育家蓋文.特利(Gever Tulley)。

他把創客精神融入基礎教育,從夏令營課程,到成立一所創客學校(Brightwork school)。除了雜誌報導,我們還拍攝了紀錄影片,辦了小小創客營隊,動員三萬人的親子動手趴等。今年五月,我們邀請了特利來台灣分享經驗,他驚訝於台灣這麼快就接受了創客理念,學校都很積極想做創客空間。離台前,特利邀請我們再去貼身觀察夏令營,當時我懷疑,再去一次,還會有什麼新的收穫嗎?

到舊金山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到海邊的公立學校探訪「小木工夏令營」少年組(十二~十六歲)。他們正在進行暖身「小專案」:每組合作出今晚營火晚會要坐的椅子,同組成員要能坐在一起,而且要讓自己坐得舒服。

沒有任何講述課程,也沒有材料包或其他限制,接下來的一整天,就是各組帶開,想辦法在晚上營火晚會前完成任務。

我的焦慮:進度真的能完成?


每組的教練帶著少年們透過提問討論,「引導」而非「指導」:你們想要什麼樣的椅子呢?多高?有什麼功能?我很詫異,每一組都有完全不同的想像,例如,有一組大膽提出他們要作一張六個人都能坐上去的搖椅,但沒有人知道搖椅怎麼做;有一組說太陽太大,他們想要做可以遮蔭的椅子。

沒有任何大人或小孩說:這不可能做得到,我們何不想個務實的提案?(其實這是我心中不斷浮現的旁白)。

教練把學生提出的想像和解決方案,慢慢收斂成工作計畫。在引導和示範下,少年組的學生已經可以聆聽別人的想法,讓討論聚焦。

少年組的第三天,「正式專案」才要上場,這週的主題是:做一個「能夠讓一個人離開地面的裝置,最好還能前後左右移動,完成一個小任務」。坦白說我對這樣非常不「具象」的題目感到不安,看到他們緩慢的進行著:沒有上下課,沒有人催促管理,沒有規劃細部進度的節奏,我心中的焦慮很「台灣」:這樣怎麼做得完?

擺下對少年組的疑惑,隔日去探訪兒童組(六~十歲)的課程。驚訝的是主題更抽象,這五天要完成的專案是:到地球的中心旅行。

小朋友分成三組;一組做「到」:怎麼到一個地方?要設計什麼樣的工具?一組做「地球的中心」:地球的中心長什麼樣子啊?要設計多大可以讓人來旅行?還有一組做「旅行」:想設計什麼樣的工具可以帶著人去旅行呢?最後一天,三組一起展現如何「到地球的中心旅行」。

年紀小的這班教練涉入較多。在開始工作前,教練分組跟孩子討論並建立合作公約。譬如教練問:大家要如何一起合作呢?小孩說,工具要分享,要尊重別人的意見。教練又問,你做什麼樣的行動,會讓別人覺得是尊重?最後教練幫助孩子們釐清並整合意見,完成了公約,才開始一天的工作。

趁著孩子們工作時,我們好奇的詢問負責設計課程的老師林西(lindsay),他們如何形成專案?林西列出老師們腦力激盪出的各種有趣題目,課程設計只有四個目標:

一、在團隊中幫助彼此,協力完成任務。

二、從錯誤中學習。

三、試著比平常更努力些。

四、創造一個比自己大的作品。像是,做一個比人大的、可多人操控的魁儡等等。


為什麼要強調「比自己大」?林西說,因為他們發現,要讓孩子一起合作,必須設定任務超出「一個人可做完」的範圍,強迫他們離開「桌子大小」(table size)的熟悉框架,和別人一起協力。

少年們真的做出舉人設施,每組都超出我的想像!

圖片來源:何琦瑜攝

我的領悟:有過程就沒有失敗


帶著「台灣媽媽」慣有的謹慎和緊張,我問他們設計的這些專案,老師們有沒有事先彩排過?萬一做不出來,失敗怎麼辦?林西睜大了眼睛看著我:「其實沒有什麼是失敗的啊,過程才是重點,我們並沒有想要他們做成什麼樣子,每一次專案的結果都是獨一無二,超出想像的。」

圖片來源:何琦瑜攝

「過程大於成果」的理念,貫徹在最後一天的家長日。

不同於台灣的夏令營總要把「成果」帶回家,小木工課程的最後一天,家長會來和孩子一起用做出來的東西玩遊戲。不管成功或失敗,最後家長和孩子都要一起把他們的「成果」拆除,材料完全回收,除了過程中的快樂和收穫,什麼都帶不走。

最後一天我們也重新回到海邊的少年組,看到他們真的把六個人一起坐的大搖椅,和能把人舉起來的巨型設施做出來,我真的又驚訝又感動。

我問創客朋友,有沒有機會把這麼精彩的課程導入台灣?朋友說,木工技術、場地、師資和課程,都不困難,最難的是,如何說服家長,這是一個只有「過程」,沒有「成果」,而且失敗機率非常高的課。

想到我參加過的各種才藝班、夏令營之慎重的「成果發表會」,想到台灣至今仍不能擺脫的成績掛帥,和一定要「教完」的壓力,我才發現,特利想要我再來看看的重點:「動手做的創客教育」,不是關乎創客空間、3D印表機和木工工具,而是關乎一種「看重過程大於成果」的價值理念。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何琦瑜:練習失敗的創客夏令營


從童書中尋找自己的顏色



讀者:田育瑄

「以書為禮」的文化的確是一塊新的領域,我很喜歡也想朝這塊發展!之前就有討論過,這塊將可帶起新的產學連結,像現在的著色簿、布娃娃、繪本有聲書、玩具等,都可以拿來玩創意!或許在未來可以發展為衣服、台灣色球鞋等。

例如:
日本的Colorful Tokyo – Explore & Color, Coloring Book and Travel Guide by Colorful Cities
台灣的學學文創-學學台灣文化色彩

以下是全文:

在全球化的市場下有競爭力,有比英文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了解自己來自何處、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獨特性、長處與短處……

我剛從法蘭克福書展回來,因為接近耶誕季節,書展中最「絢麗」的部分,就是各式各樣的「禮物書」。

有些是大本精裝、晶瑩閃亮,從裡到外都透露著耶誕季節感的故事書;更多的是透過不同裝禎方式,讓書不僅可以「閱讀」,甚至成為可以玩、可以展示、可以互動的「遊戲」。

立體書就是很典型的「禮物書」。

Mommy

最近紐約時報兒童書排行榜第一名的書「Mommy」,就是繪本大師桑達克(Maurice Sendak)首度創作的立體書。

在台灣,給兒童或親子共享的立體書一直不太普遍,或許是因為價格通常較高的因素,更或是因為我們的父母覺得書中的字不多「沒有用」。

其實如果我們能發展出以書為禮的文化,讓書取代更多無意義的奢侈品,成為表達情誼的「伴手禮」,這些具有「遊戲性」、又有藝術價值的高單價禮物書,或許就能進入更多人的家庭,拉近人們對書的「距離感」。

閱讀的形式更多元,也是此次法蘭克福書展的重點。

Google、亞馬遜書店,都展開了各種數位閱讀形式的嘗試,試圖把網路和書做最好的結合。

Maurice Sendak Google Doodle

在兒童書部分,我也看到歐洲大型出版社有系統的經營有聲書,現場還提供有聲書的試聽服務。

我們習以為常的紙本,未來將不過是各種載體之一,下一代的閱讀,很可能在電腦、電視、手機、iPod和各式各樣你現在還想不到的「載體」裡。

在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國際書展中,的確能讓參觀者真正看到「國際」的面貌。



法蘭克福書展一共有八個展館,每個展館都相當於,甚或超越世貿一館的規格。

館別依照國家和地區分類,有趣的是,即使你不懂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當你進入不同區域或國家的館別,很快就能從攤位設計、展示的重點書及相關視覺設計等等細節,領受到清楚的文化差異。


台灣館這次也展現了小而美的創作實力,展館設計相對高雅精緻。

但我個人認為可惜的是,在現場播放的影片略顯貧乏,除了誠品書店與國際書展現場採購的人潮外,看不出「台灣」的特色與印象。

這也許不能怪台灣館的籌辦單位。

我記得兩年前我到巴黎一個跨國化妝品集團總部採訪,他們展示一張各國公司公關經理一起畫的「創作」。

在全球經理人匯聚的教育訓練課程中,他們要求在各國經理人畫一個代表自己國家文化、容易被辨識的「象徵物」:韓國人畫了他們的傳統服裝、荷蘭人畫了風車和木鞋、英國人畫了一朵烏雲和一把雨傘、德國人畫了啤酒、香港人畫了貝聿銘的中國商業銀行和dollar sign……,但是來自台灣的公關經理,想不出能畫什麼,台灣在那張畫裡缺席了。我看著那幅畫,也想了很久, 想不出什麼能象徵台灣的辨識物。

這才是我們在「國際化」時最大的障礙和缺陷。




現在許多家長急著讓小朋友學英文,以因應未來全球化競爭的挑戰。

但我認為,要在全球化的市場下有競爭力,有比英文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了解自己來自何處、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獨特性、長處與短處,因而我們得以當有機會在站上國際舞台,與人交往或競爭時,有自信的表達自己、占有位置





<我看我思>台灣味 從小培養起

做為兒童書的出版者,我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特別是兒童圖畫書,從創作者構築的圖像世界中,我們很容易從顏色、造型、表達方式,感受到文化的差異。

我曾經和資深的畫家們討論這件事,什麼是屬於「台灣的圖像」?

並不是台灣民俗故事才能代表台灣,什麼能讓人「感受」到台灣呢?資深創作者陶樂蒂和菲利浦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他們發現,台灣有自己的「顏色」。



台灣有世界最多種類、最好吃的水果,水果的顏色,那種接近原色、奔放開朗的水果色,在歐洲典雅深鬱的畫風中看不到、在日本工筆精緻的繪本傳統中也少見。

還有台灣的綠,因為沒有清楚的四季,所以我們的畫家畫不出歐洲那中有層次的、接近沈重的綠。我們的綠總是新鮮的,相對於四季分明的區域,台灣的綠多半是油亮的。



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發現。

我也鼓勵父母在選擇給孩子的讀物時,不要忘記給孩子看台灣作者創作的作品,因為那承載了我們血脈裡的文化記憶,有著「我們的顏色」。


原文請見《自由時報》從童書中尋找自己的顏色



科技雜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方就會不同



作者:田育瑄

有時候我想,真正重要的是「視野」吧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方就會不同

科技可以取代人力的例子,例如:
煮飯機器人,可以幫人類煮飯吃
代工機器人,可以取代掉基礎工作,減少人力耗損與成本
寫稿機器人,讓繁雜的文字工作變得輕鬆
個人化學習平台,可以讓學習變的自在又無國界

仔細想想,
但就算是社群媒體,也需要有人說話;
而就算是人工智慧,雖贏了人類,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模組分析,也不知道是否能成功,
這是電腦與網路發明出來以後,慢慢演變的結果
在科技影響下,
人類的生活有變好也有變壞

我不是個科技人,
電腦有時讓我焦躁(而且更沒有早下班)
更花了更多錢跟精神在處理電腦可能發生的問題(比如:忘記密碼)

但是,
電腦也讓我知道外頭有更多機會、用國際化的視野與世界競爭
知道其他國家的青年,27歲時做著什麼樣的事...

它改變了我處理問題的視野,
也引導了我思考切入的角度

最近親子天下出了新刊物,
就是利用網路影響銷出上萬本訂戶好成績
以下是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在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創刊前訂戶已破萬的分析:

「在全球紙本雜誌遭逢景氣低迷,以及幼兒雜誌紅海競爭的當下,《小行星幼兒誌》能在創刊前夕就逆勢成長創造破萬的訂閱佳績,主要原因來自新世代年輕父母對於幼兒早期教育、親子共讀的重視。

另一方面,不同於過去的通路銷售模式:產品要上市之後才去碰撞並找到自己的讀者,《親子天下》則是透過雜誌、網路媒體與實體活動,長期經營分齡的父母讀者,從讀者的不滿足出發,設計符合讀者需求、幫助讀者解決問題的產品。

這或許證明了網路時代不必然預告著紙本的消失,而是必須要顛覆傳統「先做產品,再做行銷,然後才有客戶」的線性模式,將其轉化為「先掌握讀者和用戶,再為讀者客製產品」的策略規劃。」

有趣的是,連科技人自己都有可能被取代了,
(看IBM、穿戴智能手表Pebble裁員狀況...)
像金融Fintech、媒體業也早已產生機器與人力的革命...

與其擔心自己很有興趣的教育媒體產業
不如趁這個時候好好想清楚:

  1. 自己的定位、強項
  2. 先掌握讀者和用戶,再為讀者客製產品:看到問題後,先分析根本問題,確認後再規劃如何有策略迎接變化、如何共學、如何藉由工具幫助不同的群體學得更好
  3. 深度思考,分齡分眾:更全面思考目標對象與身邊的人的互動關係,創造出串聯強化定位的產品

這是為了解決不要跟著大眾的嘴巴隨波逐流、更能堅定腳步
解決根本問題的長期作法
直到你的目標對象都達到這個目標以後,
你才能說沒有市場需求吧~

目前想到的方式是:

  1. 緊盯一件事,寫大人的學習本從小處著手,給那些不放棄自己,想要持續瞭解自己的大人,立定目標,開始寫作、學習計畫,定期寫作、創作與分享。
  2. 解決最重要的問題骨牌效應=目標立定X時間訂出,這星期妳做哪件事以後,其他每件事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或者不必做?以不同類別的主題人物形象(例如:畫畫人、寫作人、Coding人、管理人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愛讀的書、愛做的事、愛聽的播客,搭配讀書會導讀,開共學書單,分享文摘、作品與心得。
  3. 具體寫出步驟,說個好故事學一件新事情,寫或拍或錄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每個人都能夠影響別人,也需要溫暖與支持,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足,都有自己軟弱的部分,唯有真實的擁抱他,放開才有可能擁有。



如何找到想鑽研的領域,怎麼觀察國際趨勢而不跟國際脫節?



讀者:田育瑄

真的很喜歡這個QA講堂(可惜七個月就休站了~哭),和蔡依澄醫師的分享!把握最後機會學習,也同步思考,如果是我要回答這些問題,我會如何言簡意賅地回答?

我們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我們奴性久了,習慣有人帶、習慣有人告訴我們怎麼去看事情、怎麼去評斷事情。但是,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

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主治醫師,要獨當一面,對任何新手術,你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跟意見,當然有可能會錯,記得持續接收新知,驗證並調整自己的想法,就行。

我認為年輕人最重要的是「找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設法在三年內,努力去完成。」這件事不需要是學術,也不是學校師長規定你要完成的。有沒有完美的達到目標都沒關係,也就是說失敗也是值得的。

這件事情,真正重要的是,看到自己主動機和實踐的經驗,重要的是過程。我們想看到年輕人的學習動機,想知道他為自己設定的學習目標所投入的努力。

過去我們經常成敗論英雄,不看過程。但是我們忘記,成或敗經常有其他因素影響,譬如運氣、師長給予的支持等。未來大學招生要納入評估學習歷程檔案的目的,是看見年輕人的學習歷程,紀錄失敗的嘗試。

(Q&A) 如何找到想鑽研的領域→面對醫療不確定性→觀察國際趨勢?

問: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去嘗試,找到自己想鑽研的領域?要怎麼面對醫療不確定性的焦慮?在診所要怎麼觀察國際趨勢而不跟國際脫節?感謝!(29歲 女 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想鑽研的領域


這很簡單,喜歡做什麼、做什麼會開心,就是有熱情的領域。

喜歡逛購物網站,看衣服、買東西,那就逛,並且一邊問自己:為什麼我的中醫診所介紹頁面不能做成這樣呢?為什麼這些購物網站會讓人黏住呢?因為顏色配置和諧嗎?因為給人一種美好生活的感覺嗎?哪些元素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而我的介紹頁面,能不能用一樣的概念來做,讓大家知道我的專業,很想來診所諮詢我?

喜歡出門露營,那就多去,並且一邊研究:我喜歡戶外活動的原因是什麼?讓我感到開心而且一再出門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喜歡動一動嗎?是因為平常都待室內,戶外活動可以提供更多差異化的生活體驗嗎?是因為可以認識不同的人嗎?是因為跟朋友一起去嗎?

我的中醫就診經驗,能不能打造成這樣?讓患者有差異化的就醫經驗?讓他們感受到像是專家朋友的關心?

這樣做的話,不只能盡量的去享受自己喜歡的事情,藉由深度思考,更能察覺許多細節,回過頭來,幫助自己吃飯用的專業!

觀察國際趨勢


關鍵是,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台灣的教育太強調「正確」,但這世界上其實沒有「正確的」。

所以,中文的資源,我建議《羅輯思維》,也歡迎加入我們一群愛好者,最近新成立的討論區

除了「有種、有趣、有料」的視頻,還有每天微信的 60 秒語音可聽。如果您很介意在手機安裝中國軟件,也可以到這邊來補聽。這可以補足一些我們教育上的盲點與誤區。

另外,《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融合了美國與香港的立場,但又兼顧台灣讀者,是個不錯的期刊,雙週一期,資訊量也不至於太大,我們團隊經討論後,選為目前唯一訂閱的雜誌。這可以讓我們知道世界的重要趨勢。

如果你開車或搭捷運通勤,建議使用手機訂閱 NPR Planet Money,這是個非常受好評的 PodCast,我挑了一集跟醫藥有關的給您試聽:Meet The Drug Dealer Who Helps Addicts Quit,這期在講,毒品、治療毒品的藥物、毒販、醫師處方、藥廠、政府之間的複雜關係。其實,美沙酮就是「不會嗨的海洛因」,但為什麼這東西會由政府找藥廠研發,黑市甚至也賣?這類藥物,背後的資源投注與研發機制,以及後來的經銷機制,都很有趣。

如果開車,建議不要用 iPhone 或 Android 的原生軟體,因為那真的不好操作,太危險了。建議使用 DownCast (iOS) 或 BeyondPod (Android),花點小錢買軟體,方便接受世界知識,當學費,也當買個行車保險。

先學會思考與國際關係的背景,以後聽 BBC Global News時,就能很快的知道國際趨勢的走向。


原文請見《新思維網路講堂》如何找到想鑽研的領域→面對醫療不確定性→觀察國際趨勢?
這裡有需多資源參考:《新思維網路講堂》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寫下你的夢想,就會實現》正面的話語擁有力量→說出來→相信自己做得到



讀者:田育瑄

透過書寫你會知道自己要什麼、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
運用信、日記、社群網站寫下:
正面的話語→說出來→相信自己做得到

你寫下的文章,別人都能感受得到,書寫的力量會回到自己身上,並傳達給所有人。
將正面的話語寫在手帳中,
在日記本裡寫下一天中美好的時刻。

把寫給他人的信件、簡訊都當作寫給自己的,
這樣書寫會帶給你很多正面的能量,同時也能帶來幸福!

你應該要會的撰寫網路文章五大要點:

1. 網路文章最關鍵的要素是「吸引力」 

吸引的關鍵在於良好的比喻能力,這樣的文章能讓瀏覽者感同身受,並達到理解跟共鳴。

2. 一段話越短越好,要言簡意賅

這是使文章易讀、易懂的祕訣,把一段話控制在100~120個字內最好。

3.多換行,拉開行距

一行應該控制在20~25字,超過25字便要換行,才能增加易讀性。

4.「逗點」不如換行

能讓瀏覽者看得更輕鬆。

5. 適時插入圖片

表情符號、圖案都能增加文章變化性。


想閱讀更多書寫技巧,請前往《博客來》寫下你的夢想,就會實現:幸福書寫的五個約定



2016年提高數據素養必備的20家網站:數據可視化類


讀者:田育瑄

做優秀的數據新聞、提升新聞數據豐富度不等於傳統報道加上可視化效果那麼簡單,我們需要能在數據裡提取知識、對數據做出批判性思考,以及條理清晰地表達數據資訊。那麼如何能才能修煉數據素養呢?長期積累是關鍵,參加工作坊、自己動手做產品之外,深度君還推薦多看看接下來推薦的20個實用網站積累技巧+素材哦。

本文編譯自數據學院(由開放知識基金會和Peer 2 Peer University合辦的項目)的文章。

【數據可視化類】

1. 優秀可視化例子集合:Data Viz Done Right


該網站由The information Lab School of Data的首席數據培訓師Andy Kriebel 建立,精選優秀數據可視化作為例子,還分別重點標注優秀的和仍需提高的作品。每篇文章短小易讀,要是整合起來,就能形成一整套可以記憶的做法指南,以備操作參考。

網站鏈接:http://www.datavizdoneright.com/ 
頻率:每周1篇

2. 數據可視化前沿分享:Flowing Data


數據可視化網站Flowing Data由數據統計師Nathan Yau 打理。該網站持續更新絕佳原創或整合的數據可視化內容,是跟蹤可視化領域主要趨勢和事件的好方式。網站的其他版塊則以提供可視化指南和付費教程。

網站鏈接:http://flowingdata.com
Twitter: @flowingdata
頻率:每周9篇

3. 專注地圖10年:Google Maps Mania


你喜歡地圖嗎?生動形像的地圖是標注細節、提高辨識度的好幫手。

Google Maps Mania就是你不可多得的好選擇哦。地圖控Keir Clarke運營這個網站已有10多年,分享數字制圖最前沿資源。千萬別被它的名字騙了,不光是谷歌地圖,其他值得推薦的地圖也一應俱全哦。

網站鏈接:http://googlemapsmania.blogspot.co.za/
Twitter: @gmapsmania
頻率: 每周24 篇

4.可視化界的點評網:Junk Charts


著名數據可視化專家Kaiser Fung創辦了Junk Charts,並擔任首位可視化評論員,專對數據可視化作品“挑骨頭”,分析評點其中的亮點和不足,一流媒體的作品也免不了被 “評頭論足” 一番。

眾多作品因而有了量身定制的制作建議。Junk Charts上面發布的文章經常能在網絡上引起注意,有贊有貶,但最重要的是會引起更為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網站鏈接:http://junkcharts.typepad.com/
Twitter: @junkcharts
頻率: 每周2篇

5. 可視化資源庫:Visual Loop


Visual Loop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可視化在線資源庫。它從數據新聞專家Tiago Veloso最初建立的博客發展起來,逐漸成為囊括各類可視化、最活躍和最時新的整合+創造平台。

博客以發布活動信息、設計者采訪為特色,要想獲得數據新聞靈感的話,就多看看Visual Loop吧!

網站鏈接:http://visualoop.com/
Twitter: @visualoop
頻率: 每周3篇

6. 純正的有數新聞:FiveThirtyEight


FiveThirtyEight可不是只擁有數據記者撰文那麼簡單,它們還生產自己的數據新聞作品。

知名的統計學家Nate Silver是其創始人,他在2008年和2012年大選期間為《紐約時報》撰稿後名聲大噪。此網站旨在做純正的包含數據的新聞,生產內容優質,表現不俗,對於所有記者(無論是經驗豐富還是初出茅廬)都適用。

網站鏈接: https://fivethirtyeight.com/
Twitter: @FiveThirtyEight
頻率:每周40篇

7. 數據基礎上的社會分析:《紐約時報》- The Upshot


NYT在統計師Nate Silver離職後,紐約時報就創辦了專注於以數據分析政治、政策和經濟的新聞欄目The Upshot。

The Upshot目標遠大,提供優質數據新聞內容,發布的文章視角平易近人、關乎社會議題(政治,營養,等等),也不時發布富有創造力、互動性強的數據可視化作品。

網站鏈接:http://www.nytimes.com/upshot/
Twitter: @UpshotNYT
頻率: 每周21篇

8. 《華郵》的數據新聞精選:《華盛頓郵報》信息圖博客


《華盛頓郵報》信息圖博客發布《華郵》的數據新聞文章。對於熱衷於數據可視化的人來說,博客精選數據內容,是引發靈感、閱讀高品質文章絕佳來源。

網站鏈接: http://postgraphics.tumblr.com/
Twitter: @PostGraphics
頻率:每周4篇

9. 專治數據新聞不靠譜: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


想知道新聞都是怎麼錯用數據的嗎?由David Spiegelhalter主要參與組建的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是你的不二之選。該網站通常選取那些報道事件風險、發生幾率、可能性、機會史表現不佳的新聞作分析。對於學習數據使用者來說,該網站能幫助你辨識報道裡聳人聽聞的結論,其中的例子還能助你處理報道中出現的任何不靠譜情況。

網站鏈接: http://understandinguncertainty.org/
頻率:每周1篇

10.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全球深度報道網(英文版)


沒錯!全球深度報道網(英文版)是深度君的母網站,為記者提供大量數據資源。尤其是它每周發布“10大數據新聞鏈接”系列,能幫助讀者跟蹤Twitter上帶有“數據新聞”字眼(“#ddj”)、流傳甚廣的文章或新聞,十分有用。

網站鏈接:http://gijn.org/series/top-10-data-journalism-links/
Twitter: @gijn
頻率:每周1篇至多篇不定數據背後的故事

11. 設計呆板但慷慨分享:NPR Visuals Team Blog


相比起本文推薦的其他網站來說,NPR視覺團隊博客的設計顯得挺呆板,但仍然稱得上是個理解數據新聞制作方法的極佳平台,讓你充分了解他們制作產品的心得。值得注意的是,團隊還慷慨地分享好幾個數據新聞開源工具,點開“你可以使用的(Tools You Can Use)”即可了解詳情,快點進去看看吧!(進入網站可以忽略他們的招聘廣告,往下翻)

網站鏈接: http://blog.apps.npr.org/blog/
Twitter: @nprviz
頻率: 少於每周1篇

12. 簡單卻干貨多多的:Source


Source博客也是極簡主義奉行者,但千萬別被它的外表所蒙蔽,它提供的資源可豐富著呢!

主頁發布一些最新的活動分享,還有學習(主要為數據案例解析)、指南(分為新聞app的必備要素、地圖標注、新聞維護和內容更新三類,每類下面都提供好幾篇重點突出、易讀易懂的做法講解)、社區(數據從業者的簡介和聯系方式)、代碼板塊(分享程序代碼/數據包)。其中的資源非常簡明實用,例如,代碼板塊裡介紹的 “BOOKJS”數據包就可以將網頁轉換為有序排版、即可打印的pdf格式,其代碼、提供者和現有項目狀態也可一覽無余。

網站鏈接: https://source.opennews.org
Twitter: @source
頻率:每周2篇

13. 以後台視角解讀案例:Storybench


Storybench是西北大學新聞學院和《時尚先生》雜志的合作項目。作為數據新聞博客的新成員,它的質量一流,以後台編輯視角為普通讀者解讀數字新聞案例,配以對制作該作品的記者的專訪。

網站鏈接: http://www.storybench.org/
Twitter: @storybench
頻率:每周2篇學習處理數據

14. 數據表格技巧分享:Chandoo


數據新聞記者都喜歡數據表。數據表這麼靈活,自然惹人愛啦。

Chandoo.org就是一個能幫你最大程度地挖掘它潛在靈活度、教你提高工作效率好技巧的好選擇。Chandoo專注於Excel的技巧分享,但其中的大部分訣竅也能遷移到相似的軟件上。

網站鏈接: http://chandoo.org/wp/
Twitter: @r1c1
頻率: 每周2篇

15.幫你解決日常數據問題: HelpMeViz


Helpmeviz想從日常可視化學起?就得多看看HelpMeViz,它的宣傳詞就是“幫助人們處理日常的數據可視化”。

當你遇到棘手的數據處理問題時,在社群集思廣益是個好辦法,但網站有時其實更方便、更有幫助——正如HelpMeViz,它將所有相關內容整合,每篇文章講一個數據可視化中的小難題,合起來就是完整的“數據答疑合集”。要是好奇一個數據問題最多能由多少辦法解決,HelpMeViz說不定能幫你辦到哦。

網站鏈接: http://helpmeviz.com/
Twitter: @HelpMeViz
頻率:每周1篇

16. 讀懂數據論文好幫手:Journalist’s Resource


Journalists' resources由哈佛肯尼迪學院索林斯汀中心的建立的網站Journalist’s Resource正好填補了數據素養提高的一項空白:理解數據論文。他們將主題研究的日常整合和理解研究術語、處理數據的優質指南結合一體(看看他們的分享資料就知道啦),讓記者能夠更輕松地跟蹤、理解專業的數據知識。

網站鏈接: http://journalistsresource.org/
頻率: 每周6篇

如果想看更多干貨滿滿的博客?可以把你的想法發到Twitter@Schoolofdata或者Facebook,多看看開頭剛提到的“分享系列”,還有更多的博客可以收入囊中哦。

詳情請看:
http://schoolofdata.org/2016/01/22/16-blogs-for-2016/#sthash.jCibsmsu.dpuf
-


關於中文網站,深度君還推薦:

17.數據新聞中文網:


由一群熱愛新聞又熱愛數據的志願者創立的專業網站,定期為讀者分析海內外優秀的數據新聞作品、報道數據新聞業界會議、翻譯授權的學習課程及資料、組織線下的講座培訓、介紹國內外的獎學金及工作機會。

網站鏈接:http://djchina.org/
微博:@數據新聞網

18. 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


成立於2013年10月8日,是結合新聞編輯和數據研發的虛擬實驗室,將數據應用於新聞采編及呈現。他們的目標是做中國最好的數據新聞團隊,做世界一流的數據可視化團隊。想看到他們的出色作品?請看財新數字說和實驗室的“資源庫”裡的“作品集”哦。

網站鏈接:http://vislab.caixin.com/?cat=12
財新數字說頻道鏈接:http://datanews.caixin.com/
微博:@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

19. 網易“數讀”:


網易新聞中心出品,以博客的形式推出和時事結合緊密的靜態圖表和交互式信息圖表,並按照國際、經濟、政治、民生、社會、環境等主題排列,易查易讀,是“用數據說話,提供輕量化的閱讀體驗”的信息表閱讀+資源庫。


網站鏈接http://data.163.com/special/datablog/
微博:@網易數讀

20. 當然,也推薦深度君的“全球深度報道網”中文網站cn.gijn.org)、微博(@全球深度報道網)和微信(gijn_cn)。

我們除了深度報道資源,我們也致力於分享國內外公開數據庫、數據新聞工具包和業界前沿經驗,歡迎各位聯系深度君一起推動公開資源分享哦。

點擊此處,即可查看我們的數據新聞資源!



原文請見:《全球深度報導網》2016年提高數據素養必備的20家網站





「如果妳不畏懼失敗,何必害怕改變?」讀者回函



作者:田育瑄

我在冬日的寒冷時刻收到了一封信,是個準備國考的21歲認真女孩,父母是勞工階級,他們從小就要求要認真讀書,希望依靠好的成績,換取安穩的經濟,別跟他們一樣辛苦的生活著,她對成功與失敗的定義感到困惑,是否名校、成績(出社會就變薪水)、出國就佔了一大部分?

心中的聲音儘管微小,但她選擇誠實面對,鼓起勇氣提筆寫信給我,以下是回覆她的信件內容:

親愛的妳好:

謝謝妳提筆寫信給我,閱讀完妳的文字,也感受到妳的疑惑和焦慮,相信父母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妳很重要的力量,他們強烈的措詞與反對,著實讓妳承受不少壓力,但在嚴厲的語氣背後,卻也潛藏著無限的疼愛;他們不想看到的,是自己的子女需要和他們一樣,無時無刻都在為了現實搏鬥著。

在妳的成長教育中,妳為了學業所付出的勤奮和努力,以及在知識薰陶下日益茁壯的獨立思考,自是有目共睹,雖說對於妳所遭逢的煩惱與困境,父母大多沒有置喙之地,但就在一旁的他們,卻又往往很直接的從現實方面做出建議,以及叨叨不絮的「緊迫盯人」! 因此,對於妳下一個階段的教育歷程來看,除了父母心目中的盼望,更多的,或許是「超車」般的跳到解答。

其實溝通往往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只要我們確定自己的想法,那大可試著寫封信給他們,運用文字的力量;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之餘,也可以跟他們說說妳的感受與想法,比如:「在綜合評估過後,如果需要考慮其他國立大學的研究所,目前準備的時間已經過於壓縮;而如果用推甄的方式進行,卻是勝券在握,同時,未來又非以學術研究做為生涯規劃的唯一考量,若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學業,同時又進行其他準備的話,相對來說更有發展…等等」重新梳理不同的觀點,增加彼此的意見交流,相信都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透過書寫的另一個好處是,從妳的字裡行間,父母不但能看到妳對他們想法的重視,同時也意味著妳認真的想和他們溝通,除了言之有理,也能讓人感到溫暖;踏出第一步需要勇氣,當然不會第一次就成功,但那會是改變的開始。

從妳的文字可看出妳是位細心、謹慎、認真思考每一個決定的人,這樣的特質除了能讓妳更加清楚自己的理想與堅持,而且妳也透過在自己專業領域的學習,綜合評估實際工作與未來規劃等選項,為五年內的自己立定目標,雖然會因為周遭意見退回反省,但是,妳仍要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

曾經看過一個短片讓我相當喜歡,是一位93歲爺爺和「兩年前的自己」的對話片段:

"Dear 91 years old:
Don't listen to other people's advice. Nobody knows what the hell they are doing.
An-93-year-old"

人生當中,我們時常聽取他人的建議,並且卯足了勁追尋,但我們卻老是把自己的聲音遺漏在角落,終究落得焦頭爛額、疲憊不堪;最後,我想回應妳問我的:「您期許自己能成為有溫度的說書人,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溫暖且為別人帶來希望的人,這個夢想在我的心中很偉大,可是在現今的社會底下,它似乎非常空洞與失敗,甚至不能被社會稱之為成功。」

不知道您覺得我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呢?從現實的角度看來,做個「溫暖的說書人」的確不能讓我飛黃騰達、大富大貴,但我卻因而有機會觸動一個生命,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就如同提筆回信給我的妳,妳一字一句的分享,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這樣的回應不但令我感動、更令我觸碰到生命的價值,而如果這一切落入空洞且失敗,那一定是我還做的不夠好、仍有進步的空間,在不斷探索與學習的過程中,我也仍是需要時間的醞釀才能碰撞出燦爛的花火。

與妳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開始做妳真心喜歡的事,才能開始過妳真正想要的生活。」
If you want something new, you have to stop doing something old.

有時必須關起耳朵,聽聽自己的聲音,過程中不一定事事如願,但哪條路不是這樣呢?很感謝妳提筆寫信給我,希望2016年的妳堅定腳步,也不忘將溫暖帶給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

祝福妳

育瑄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自選作業練習



喜歡這個作業!~

親愛的同學們:

暑假作業的內容與規則如下:以下二十項作業,最少選擇五項,最多可以全選。暑假作業總分 100,歡迎你依自己的喜好興趣,自己安排各項作業的配分。

例如,你可以選擇:第 5 項 40 分 + 第 8 項 10 分 + 第 9 項 15 分 + 第 14 項 5 分 + 第 16 項 20 分 + 第 17 項 5 分 + 第 18 項 5 分。

注意,你選擇配分愈高的項目,應該是你有興趣,願意投注較多心力的項目;配分少的,可以是嘗試性質,可以花較少心力。此外,歡迎同學之間合作,但請不要找家長幫忙。
二十項作業如下:

自然領域

1. 請讀自然科學相關的讀物,從其中找到一個問題,蒐集資料或做小實驗進行驗證。
2. 在暑假期間,請觀察一種生物,記錄你觀察到的事情,引發你好奇的問題。
3. 接續上一項,針對引發你好奇的問題去蒐集資料找答案。
4. 接續上一項,你找出的答案,有沒有哪一些你不太相信,或是有互相矛盾的說法?想一個驗證的方法,甚至將它做出來。

語言領域

5. 選一本英文讀物,讀完它,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單字、片語、佳句,將它們學起來。
6. 用英文寫信給你的家人、朋友、老師,依你的意願,看你想寫幾封就寫幾封,想寫什麼也依你決定。
7. 開始學一個英文之外的外國語,從單字、發音、單詞開始,能學多少學多少。請優先用網路上的免費資源。
8. 請找一項最近發生的、讓你有感觸的時事、新聞事件,寫成一分報告,也包括你的感觸。

社會領域

9. 請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問題,設計一個問卷,採訪20個人以上的意見。整理成一個報告。
10. 閱讀(網路或紙本)報紙、雜誌,找出十篇(或更多)你不認同的文章,寫出你為什麼不認同,並加以佐證。
11. 找出一個你父母煩惱的事,研究它的前因後果,幫他們找出解決方法,進行嘗試,然後寫成一份報告。
12. 至少看五部非美國、非日本、非卡通、非科幻的電影,從每一部電影找出三件讓你感動或驚訝的事。

體育藝能

13. 運動至少二十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請提供運動前後的自拍照。
14. 學一首歌曲,唱歌或樂器都可以,儘可能做最好的呈現,錄起來上傳 youtube。
15. 做菜(包括甜點)至少 20 道,每道請提供照片和檢討。
16. 做至少五項藝術作品,作品包括影片、繪畫、雕塑、美工品,或攝影「集」。

自由安排

17~20 做幾件很酷的事,是否酷,由同學們鼓掌聲音大小判定。


原文請見:《新思維網路講堂》(Q&A) 暑假作業可以怎麼出,兼收自由多元與深入學習之效?  
這裡有需多資源參考:《新思維網路講堂》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學校、公司給不了你的成長,如何自己創造?



讀者:田育瑄

方法一:換一個你真心喜歡的工作
方法二:扛起責任,一起向前
方法三:和別人分享見解、回答他人問題

「當你要把想法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勢必要先寫下來,這是思緒整理與檢視的過程。其實任何道理和知識,你有辦法寫出來,能用明確的文字說明給別人看,其實你的腦才是真正理解。」鄭伊廷說,「而當你公開分享知識,你可能有錯誤被別人指出來,就是有人補充意見,你就進步成長了;如果我的見解很好,受到肯定,被轉載,可能有比我更強的人肯定我、認識我,都可能為之後的合作與友誼埋下機會。知識分享給別人,是瘋狂超車,是 360 度補血跳級。」

方法四:勤於自我檢討

After Action Review——在完成一個專案/任務/計畫後,誠實而深刻地問自己這些問題:
  1. 本來希望達成什麼?
  2. 實際上達成了多少?
  3. 期待的結果和實際差距多少?
  4. 這個差距是因為哪些因素造成的?哪些方法和措施是有效的,或無效的?
  5. 下次該做哪些改變和調整,才能更接近目標?

原文請見:《udn專欄》學校、公司給不了你的成長,如何自己創造?


第四次工業革命,2020的關鍵能力


Image: REUTERS/Sergei Karpukhin

作者:田育瑄

機器人可以比人類做得更快,但(還)沒辦法擁有「創新創意能力」;「溝通協商能力」隨著大數據、機器的廣泛使用,需要與電腦溝通與做決策的能力提升,尤以人工智慧為最。



1. 解決複雜問題
2. 獨立思考
3. 創新創意
4. 人才管理
5. 與他人合作
6. 情緒智商
7. 決策與判斷能力
8. 服務導向
9. 協商溝通能力
10. 認知彈性


原文請見:《World Economic Forum》The 10 skills you need to thrive in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研究報告:The Future of Jobs, looks at the employment, 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我在地球的日子》不妨試著從外星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



作者:田育瑄

英國人很喜歡讀小說,最近也迷上這件事,喜歡「不知道結局會怎樣,就一直一直讀下去吧」的感覺,能發現任何有趣的事物,都是一份珍稀的寶藏:)

這本The Humans從外星人的角度看「人類的本質」與「人發明的科技」,很有趣呀~閱讀ing....

1. 不要擔心你會什麼,有戀愛的能力一切就足夠了~

2. 科技無法解救人類,只有人類自己可以做到這件事。

3. 想找到自己,就必須忘記自己,假裝自己是另一個人,人格特質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必須用努力來改變。

4. 地球上的新科技指的是五年內你會嘲笑的東西,對於五年內你不會嘲笑的東西,要珍惜。如:愛情、一首好詩、一首歌,或是天空。

5. 如果你變成了一位建築師,記得:正方形很好,長方形也不錯,但是你可以跳脫框架,挑戰極限。

6. 設定目標不要要求100%完美,進化與生命都是在不斷的錯誤中演進的。

7. 你們不是地球上唯一擁有科技的品種,看看螞蟻,仔細地觀察牠們用枝葉所創造的一切。

8. 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方法;不是文字,而是旋律。

9. 人類無法實現夢想,問題不是在於缺少時間,而是因為缺乏想像力。

倘若他們對某種生活模式感到順暢,他們就會堅持相同的模式、並想不斷重複,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如此。

10. 不妨試著從外星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感受人類的特質,相信你會重新愛上自己,擁有身為人類的驕傲。


原文請見《博客來‎》我在地球的日子



愛沙尼亞程式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作者:田育瑄

學習電腦程式很容易讓人跟阿宅劃上等號,但對愛沙尼亞的人們來說,這可是件有趣又超酷的事情!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愛沙尼亞這個位於波羅的海最北邊的小國,自蘇聯瓦解獨立出來之後,便一躍成為全球新創科技強國,像是網路電話Skype、線上殺時間的遊戲軟體Playtech、虛擬試衣間Fits.me、網路跨國匯兌服務Transferwise全都來自於愛沙尼亞,他們也是最早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的國家,全民從7歲起就開始學習程式。

Skype研發團隊第一位員工、Transferwise創辦人塔維‧辛瑞克斯(Taavet Hinrikus)接受《金融回顧》專訪說道:「如果叫我總結愛沙尼亞這個國家,我會用這三句話詮釋: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創新求變」

愛沙尼亞的科技革命從90年代早期就已然開始,1991年脫離蘇聯後,匱乏的建設與資源反而成為它獨特的優勢,讓他們能自由打造理想的政府體系和企業組織,搶先投入新興科技的懷抱。

愛沙尼亞總統托馬斯‧伊爾韋斯(Toomas Hendrik Ilves)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幼年時期在美國接受教育,13歲時,他在數學實驗課上第一次接觸程式設計,並開始學寫程式,「我不認為程式語言是一門艱深難懂的學問,它由嚴謹的邏輯組合而成,事實上,程式語言還比一般外語的文法更具邏輯,直到今日,我還是認為學習程式對我的生涯發展有莫大的助益」伊爾韋斯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說道。


學程式,多一種發揮所長的工具

「在愛沙尼亞,我們從一、二年級開始學習第二外語,如果你從7或8歲就開始學習程式語言,那和就和學習第二外語一樣,就美國而言,學習程式設計是擔心工作被科技取代,但是對僅有140萬人口的愛沙尼亞來說,學習程式是為了善盡我們的人力資源,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伊爾韋斯接著說道。

在伊爾韋斯領導下,愛沙尼亞開始走向e化管理,政府透過國營的虎躍基金會(Tiger Leap Foundation)支援所有學校使用eKool網路系統,以登陸考試成績、回家作業、出席紀錄等,父母只要動動滑鼠就可以瞭解孩童的學習狀況。

身為母親的瑪麗‧湯絲維(Mairi Tonsiver)也分享有次她11歲的孩子烏庫(Uku)得了嚴重的感冒,三天沒去學校,eKool系統協助她瞭解孩子錯過了哪些課,之後要怎麼跟上,「在還沒有這套系統之前,我們想了解孩童錯過哪些進度,都會花上許多時間,現在孩子想不寫回家作業都找不到藉口,因為我可以直接透過系統知道今天有什麼作業!」湯絲維微笑分享道。


培養創造者,從8歲開始

《連線》雜誌指出,一開始愛沙尼亞讓中學孩童學習寫程式,然而,他們發現孩子若能提早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程式設計,將有助於提升未來的學習能力,「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孩子成為創造者,而非消費者,8到10歲就是關鍵期,這是因為孩子的既定印象尚未成形」領導全球開放原始碼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執行董事馬克‧修曼(Mark Surman)接受專訪說道。

在校園裡,一群10歲的孩子正動手設計著電腦小遊戲,24歲的資訊老師漢納斯‧瑞茲(Hannes Raimets)是第一批接受「程式老虎(ProgeTiiger)」師資培訓的老師,他與BBC分享道:「我認為讓孩子學會寫程式有許多好處,它訓練孩子們的創意和邏輯思考,孩子們感覺自己同時在玩、又邊設計自己想玩的遊戲,『程式設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科目之一,其他老師還會用這堂課的內容當作誘因,跟孩子們說:如果你們做完作業,我們就在下課10分鐘前讓你們設計程式,孩子聽到之後馬上振奮起來」。

如同學音樂的小朋友,並非將來就得成為一位音樂家,而學習程式也不是要他們在日後成為一位電腦工程師,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們進一步學習事物運作的基本規則,況且,孩子們豐富創造力可是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呢!


刊登於刊登於《親子天下》愛沙尼亞程式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親子天下》程式教育專題愛沙尼亞程式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姊就是大器:10個完整練習,帶妳活出女性優勢》戒掉這10句語助詞

女性在職場中往往為了符合他人期待,而不自覺地說出自我貶抑的話語。
(圖/The Intern@facebook)

讀者:田育瑄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種經驗?熬夜趕工、花了很多心血準備的報告,隔天,到了會議中輪到妳發言,大家全神貫注的聽妳說話,妳想認真說,卻越講越急促、越結巴,不自覺的越來越沒自信、音調越來越弱...,開完會議之後就會懊惱一整天。

別灰心,不是妳說的內容不好,而是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說話習慣!長久以來,女性被賦予溫柔婉約、心平氣和的職場期待,所以發展出了一套溝通策略。在言談間,一邊想表達自己的意思,一邊又希望說出來的話是親切、有彈性、願意退讓的。

但是,為了符合這個期待,卻讓妳的話聽起來猶豫不決或缺乏自信,女性時常用一些慣用語貶抑自己的言談內容卻不自知,在全球備受好評「敢於成大器」女性領導力課程創辦人泰拉.摩爾的新書中指出,下面這十種自我貶抑的說話習慣是女性較容易常犯的,看看有沒有說中呢?

1.  「只是」

當主管問妳:「這個案子為什麼這麼做?」,妳回答:「我只是參考之前的案例....」、「我只是有幾個地方還要再研究」、「我只是在想....」,這些「只是」會連帶讓妳的語調越來越低、氣勢越來越弱,講到最後,反而開始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

2.  「其實」

同上一題,如果妳回答主管:「其實我也對這個地方有點疑問...」、「我其實覺得...」、「其實我也不太同意...」,聽起來讓人覺得妳很驚訝,自己居然有不同意或是有問題的地方。

3.  「有點/幾乎」

「我有點覺得要重新來過..」、「我幾乎認為不該這樣做...」說出這些話,會讓別人認為妳對於肯定自己的想法不自在,語言學家認為這些「只是」、「其實」、「有點」、「幾乎」稱為規避語,在群體生活中,通常是地位、權力相對低者會常使用規避語。

人們老是把不符合他們心中形象的職場女性,稱為「女強人」、「犀利」、「強勢」。
(圖/The Intern@facebook)

4.  「不好意思,不過...」

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聽起來十分客氣、禮貌,但這句話卻也代表著歉意,「不好意思,我問一下...」、「不好意思,我覺得...」,許多職場中的女性十分慣用這句話,然而,有疑問或有新想法想要提出,不應該覺得抱歉。

5.  「一點」

女性在報告中,也常常會以「讓我占用你們幾分鐘」、「請大家稍微聽一下」、「請大家花一點注意力」作為開場白,但這個語意次呼傳達著自己即將要說的話沒什麼價值,不值得佔據他人太多時間,下次要報告時,請自信的說「大家注意,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說」吧!

6.  免責聲明

通常我們不想讓他人覺得,我們說話的方式太過權威,所以會在話語中保留一些給他人的彈性,例如:「我不是專家,不過...」、「這只是一個想法,不過...」讓自己聽起來較為謙虛,但這些免責聲明反而會讓聽者以為,妳講的話可信度不高、可能是錯的。

7.  「我這樣說你可以理解嗎?」

我們常在句末講這句話,想體貼其他的聽眾,讓他們聽的清楚、明白事情緣由,但說出這句話的同時,像是在懷疑自己的表達能力。下次表達完自己的意見後,不妨改成詢問他人「你有什麼想法?」、「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調整這些自我貶抑的話,不表示要把自己變得很有權威感,而是要改掉那些自我弱化的說話模式。
(圖/Morning Glory@facebook)

8.  句尾語調上揚

有研究指出,句尾的語調上揚者,表示自己也懷疑自己說的話是否有價值或意義。與語調平淡者類似,較無權威感與影響力。

9.  語氣急促,堆疊詞語

在職場中,女性時常認為自己的話比男性更容易被打斷,所以發展出講話迅速、堆疊,讓人插不進話的策略。試著想像一下,若有一位同事在報告時說:「我們在往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希望在明天年下半年度可以達成目標,明確的來說是 2017 年 10 月,這是我們的目標日期,而且我們對於資金籌措很樂觀,有了資金我們就可以順利推動工作,然後就可以按照時程達成目標.......」這種說話方式只是將一件小事情,拆成許多句子,一句句堆疊上去,又不停打斷自己的說話內容,聽起來雜亂無章。

10.  以問句取代直述句

「我們就用採取方法如何?」在決定一件事時,若常以徵詢大家意見的問句做為結尾,長期下來,大家會以為妳是一個沒主見的人,因為這個問句中,其他人聽不到妳的意見,也感受不到妳要下決定的決心。

妳有哪幾項被說中了嗎?但是不用擔心,這些都是可以改善的。

首先,先將自己說的話錄下來,也可以找親近的同事,聊聊妳說話有哪些自貶的習慣,然後善用每次的談話、會議循序漸進得改善。如果妳擔心「少了這些語助詞,會不會讓別人覺得我很強勢?」

別擔心!並非要妳將自己變的很強勢、很有權威感,而是要改掉那些自我弱化的說話模式。



原文請見《博客來》姊就是大器:10個完整練習,帶妳活出女性優勢
(第八章:戒掉不好的說話習慣,溝通更有力)

英國程式教育:學創造與拆解的邏輯



作者:田育瑄

《衛報》指出,英國正著手打造「程式設計國度(A nation of coders)」。新頒布的國中入學考試,預計將「程式設計」納入測驗。根據估計,未來英國工程領域相關職缺,從基礎建設、雲端、智慧型手機到平板,約有8萬名人力缺口。

為了搶得先機,英國政府早在2014年9月就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鼓勵孩子學習,增加未來競爭力。

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接受《衛報》專訪時說道:「我們必須讓孩子能與世界競爭,在數位浪潮下,對程式邏輯和語言的掌控,將對未來職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國家未來成敗的關鍵也建立在採用何種方式讓孩子學習數學、科學和程式設計,這也是我們將『1小時學程式(Hour of Code)』融入課綱,與STEM學科(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共同學習的主因。」

英國教育部長妮基‧摩根(Nicky Morgan)也說道:「過去幾十年來,想要從事醫療與工程業的學生才會選修數學或科學,但這套思維模式已經無法一體適用,修習STEM學科將引導孩子們走向更開放的職涯人生。」



學程式的最終目的:用新穎方法解決問題

「雖說程式撰寫的技能是必須的,但我們堅持廣招各界人才。實際上,許多頂尖的工程師不一定具有電腦學科背景,反倒是為了工作而精進的員工寫出來的程式更符合人性需求,且令人耳目一新,」英國科技公司Potato執行長傑森‧卡懷特(Jason Cartwright)於《衛報》評論道。


「對我們來說,網羅能夠發揮創意與彈性的人才,跟擁有學歷資格一樣重要,工程師最終的目的就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擁有截然不同背景的人才或許更加合適。你可能想像不到懂『音樂』在寫程式上的好處,我們公司2位資深工程師就是音樂背景出身,而且沒有正式的工程相關證照,但在邏輯上,旋律、音符的編寫,就像程式的單元和組成,發想必須從無到有,除了創意,跳脫框架更是他們勝出的關鍵,」卡懷特接著說道。



了解「程式邏輯」才是王道

擁有3個孩子,負責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市場的前臉書主管克里斯汀‧赫南德茲(Christian Hernandez)也於《衛報》分享:「即便政府大力鼓吹程式教育,但許多老師和家長並不了解『撰寫程式』的意涵。我是個喜愛科技的工程師,也在12歲時自學程式,我不認為每個孩子都必須懂得『編碼』,編碼是操控電腦、讓它執行指令的程式語言。但我鼓勵孩子們用科技『創造』,鼓勵孩子了解『程式設計』,也就是了解操作程式背後的過程與邏輯,培養科技為生活服務的思維。

我跟我6歲、4歲與2歲的孩子一起打造不同工具來解決問題,教他們用心觀察科技工具如何發揮創意、解決生活的問題,例如我們會在家用樂高積木結合iPhone應用程式,打造吃點心的遙控機器人,孩子用熟悉的樂高積木結合程式軟體,創造、設計獨一無二的玩具。讓孩子認為他們是在創造進化版的樂高,這才是程式教育本質的所在。」
讓孩子左手掌握STEM學科的「硬功夫」、右手擁抱人文科學的「軟實力」,培養孩子了解世界的面貌與自學的心態,是程式教育裡最重要的一塊拼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邁向長遠發展的康莊大道。


刊登於《親子天下》英國程式教育:學創造與拆解的邏輯
《親子天下》程式教育專題英國程式教育:學創造與拆解的邏輯
刊登於《翻轉教育》英國程式教育:學創造與拆解的邏輯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大小朋友新玩具:虛擬實境「任意門」 打造全新學習體驗



作者:田育瑄

關鍵字:虛擬實境、Peter Thiel、全球化、科技、探索、體驗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總有一天,大家出門上班都要用個人的噴氣背包飛去公司!週末一起到火星遠足!」電影《玩具總動員》裡的巴斯光年自信地說道。小時候我們都會幻想要是自己可以變成小說或電影裡的角色,那有多過癮啊!而這樣的想法,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虛擬實境將世界帶到眼前,讓我們「身在其中」,創投家Peter Thiel對虛擬實境懷抱相當正面的看法,他曾在《從0到1》書中說道:「全球化是1到 n 的水平式進展,而新科技帶來的是0到1的垂直式進步」,而「虛擬實境」就是種讓探索和體驗更加深刻的嶄新做法。

Peter Thiel 認為『科技』不侷限於電腦,任何新的、更好的解決方案都是科技的一環,他常閱讀科幻、推理小說,也廣泛涉獵哲學、歷史書籍來獲得靈感,他會把各類知識整合,架構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接著再跳出框架,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這是他獨立思考的方法。

他在《從0到1》裡闡明的思維,也是許多創業家思考時的藍本,他同時也創辦的 Thiel Foundation 支持科學、科技、長遠思考永續深耕,虛擬實境就是他投資範疇的其中一種,因為它將會為未來的閱讀與觀看帶來前所未有的五感體驗與變化,也將更廣泛應用到食衣住行育樂產業各方面。

與電腦合作、探索、學習

虛擬實境讓人得以在360度的環境裡思考和探索,用體驗引發想像和創造力,如:

  1. 身歷其境:虛擬實境將藝術、科學、文學、歷史、電影等與新穎的傳播方式結合,透過3D呈現體驗學習,我們將親臨各種生活樣貌,對知識養分的攝取也更加立體多元。
  2. 攜手合作:我們除了結合「虛擬實境」的體驗式學習,更可以透過「網路」進行即時討論,再透過app統整資料,協調各組進行觀摩及模擬,與電腦合作,解決問題。
  3. 鍛鍊想像:目前只要以Google的穿戴式紙盒搭配手機上的app,就能輕鬆讓人進行一場360度環遊世界的虛實體驗,試想,如果未來可以在虛擬實境裡扮演某個小說人物或電影角色,並搭配任務闖關,勢必會更加增添趣味與挑戰性!
  4. 自主學習:在多變的世界裡,創意可讓我們快速迎接變化、發展出不同的想法,虛擬實境也可用於正式學習,只要到後台設定,就可以新增學習主題,討論觀察要點,進行自主研究。

然而,大量使用虛擬實境所帶來的的隱憂與限制也需要注意:

  1. 注意力下降:用眼過度,或是久坐不起,將會造成健康上的負擔,使用的時間管理和視力保健就愈顯重要,於馬來西亞台校任教的一位臨床心理老師認為,先不論網路頻寬,多媒體工具這類聲光刺激應等到孩子至少7歲,學會專注後在開始使用,否則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更加坐不住。
  2. 社交問題:虛擬實境的技術或許可以減少持續擴大中的低頭族,但仍無法遏止人們分心的狀況,行人交通意外恐將持續升高;同時,這也可能釀成另一波的成癮現象,讓人難以脫離虛擬的世界。
  3. 網路限制:虛擬實境能夠讓使用者身歷其境的關鍵就在於:網路連線要能同步處理影像並與他人線上交流,但是,大量的影像處理將導致連線的速度與品質下降,同時,也需要仰賴高端軟硬體支援才有辦法流暢的運作。
  4. 師資能力:世界變化如此之快,家長同樣期待老師能帶給孩子們得以創造未來的願景和能力,因此,今後教師們的養成無論是在視野、能力與決斷力上更是極度重要。

從小練習「答案不只一種」

對下一代的孩子而言,培養設計電腦,以及與電腦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2014年起,世界各國陸續將「程式語言」納入必修,從小訓練孩子養成閱讀能力與邏輯思維,鍛鍊他們以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培養「答案不只一種」的觀念。

進入學校後,更可以讓孩子們先從閱讀激發想像力的紙本書籍,養成孩子坐定閱讀與思考的能力,透過討論與專題學習,學習如何跳脫框架,對世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訓練孩子掌握從0到1的思維模式。
>>延伸閱讀:《親子天下》樂讀22招 養出小小愛書人

對中學生而言,可透過虛擬實境模擬當前全球各重大議題或場域,讓孩子們身歷其境體會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模擬傷患經歷的歷程、戰亂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況等,孩子們透過體驗了解問題,再由老師帶領專題、練習蒐集資料,與夥伴分工合作,一起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親子天下》Google探險先鋒計畫:虛擬實境 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

早些年的我們習慣透過書本上的文字與圖片想像未來,循序著作家們的筆觸深入他們的思想;時至今日,網路媒體便捷的傳播途徑,不但讓人投入影音媒介的懷抱,更讓人習慣上網進行即時的探討。

隨著「虛擬實境」的廣泛應用,除了直觀的體驗、快速的傳播、多元的討論,未來更可能進階到3D 形式的互動,想像力也更將無遠弗屆,打破我們對閱讀的習慣與體驗。



樂讀22招 養出小小愛書人



作者:田育瑄

好喜歡這個唷~~~

2. 專業小書評:每個學校都有閱讀口味與眾不同的小書蟲,善用這些「悅讀人」對特定書系的讀到見解。
3. 閱讀福袋:像連續劇分集的概念將故事切割,貼在不同樓層,讓學生像玩尋寶遊戲一樣,一步步被吸引最後主動找出原書來讀。
4. 提高好書曝光率:「成為昆蟲學家必讀的五本書」。
5. 鼓勵各科老師發展本科的「最愛書單」
8. 舉辦書友會、作家、插畫家相見會、簽名會:請作家來學校談自己寫的故事,讓孩子有機會和自己的文學偶像面對面交談,提出自己對作品的喜愛與心中的疑惑。
11. 善用校園新科技:讓書訊、書評、讀後分享上線、被看見。
15. 為書本「加好友」:在推薦卡上附註「你可能也會喜歡……」。
16 .設立延伸閱讀書架:圖書教師可和科任老師合作,根據課綱內容,為小學高年級生、中學生開闢能與學科知識連結的選書專區。可依七大領域挑選符合孩子閱讀年齡、有益促進學科學習的書籍;或是專科選書,為精熟型學生或對專業領域(歷史、經濟學)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更有挑戰、明確目標的閱讀選擇。
17. 舉辦新書交流餐會。
18. 策劃一整年「以書為名」的系列活動:自製書工作坊、主題書展、說故事大會等。
19. 為教師開辦兒童、青少年文學研習:幫助老師對書系的脈絡、如何選書有基本認識,以及如何將閱讀策略在導讀中「無形的」用出來。


原文請見《親子天下》樂讀22招 養出小小愛書人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美國總統歐巴馬:讓下一代成為科技主人


作者:田育瑄

「程式設計」已納入許多國家中小學課綱,成為未來的生涯競爭力,而第一位寫出程式碼的總統歐巴馬,發表以下演說,說明寫程式能力的重要性。

與電腦「合作」是近年全球教育的關鍵字,而程式語言是與電腦溝通的基礎。愛沙尼亞、英國等十五個歐陸國家,已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台灣也將跟進。全世界第一位寫出程式碼的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二○一六年一月三十日的每週例行演說中, 進一步提出「全民電腦科學教育」(Computer Science For All)的具體規劃,要全美幼兒園的孩子到高中生,都能獲得完整優質的電腦科學教育,預備好未來的生涯競爭力。以下為演說全文:

全文請見:《親子天下》3月號紙本
《親子天下》美國總統歐巴馬:讓下一代成為科技主人


人文學科奠定領導力


作者:田育瑄

擔心孩子讀文科找不到出路嗎?其實文科所培養的氣質或許更符合領導人才所具備的條件。

擔心孩子讀文史哲科系以後找不到工作嗎?英國《郵報》首席產品長彼得.格林分析《財富》雜誌的調查資料,發現全球前500大企業領導人,超過1/3皆畢業於人文相關科系,而非理工背景。

報導指出,人文科學著重的是自我審查、自我信念與表達,過程中需時時面對內心的脆弱,不害怕從錯誤中奮力爬起。曾率領華特迪士尼公司反敗為勝的前執行長邁克.艾斯納是代表人物之一,另外像是PayPal前執行長彼德提爾、美國媒體CNN創辦人泰德.透納也一致認為,人文科學讓他們更懂得換位思考,容許灰色地帶存在,同時找到各式分享觀點、激盪創意的方法,這正是身為未來領導者的必備能力。


刊登於《親子天下》3月號紙本
《親子天下》人文學科奠定領導力


牛津大學首位女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脫穎而出,全靠「叛逆」


作者:田育瑄

英國牛津大學建校800年來,首位女校長─路易絲‧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於2016年元月正式上任。她身著深灰色套裝,泛著微笑自信說道:「這對我意義重大,也代表著對全世界女性宣示,搬開妳的阻礙,設定目標、努力向前,就可以成就人生!」。

路易絲‧理查森於2016年元月12日在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發表就職演說:「在科技快速演變下,你們的使命就是幫助眾人掌握問題根本。當我們面臨延長壽命與複製人等巨大道德難題,你們就是號召大眾正視議題的領袖。當地球資源被過度濫用、恐攻事件頻傳,你們必須以獨有的力量為弱者發聲,扭轉悲劇。」她對台下的牛津學子深負期望。



今年58歲,出生於愛爾蘭瓦特福小鎮的理查森,是全球知名的恐怖主義與國安研究專家,也是英國牛津大學800年來首位女校長。這並非她第一次打破傳統,2009年,她受邀任職英國威廉王子母校─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校長,也是這間創校歷史僅次於牛津、劍橋的第一位女校長。

「她外表溫和,卻極其自信」聖安德魯大學物理及太空研究院院長安卓馬肯錫(Andrew Mackenzie)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訪問時說。在理查森任內,聖安德魯大學不僅在英國國內或國際上的排名創下新高。在招收少數民族、女性與國際學生的比例,更達到歷史上的顛峰。聖安德魯大學4年級任辯論社長的女學生潔西卡希格(Jessica Siegel)也告訴《紐約時報》記者:「她深深影響我,不僅外表展現標竿形象,私底下的她也是親和力十足,我非常欣賞她」。

無畏社會眼光,總是立定目標、勇往直前

強調思辨、勇於發聲的她,外貌沉靜恬雅,做事卻堅定有力,理查森是全家7個孩子當中唯一就讀大學的成員。當年她17歲,踏進位於都柏林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受到校園內宗教氛圍的洗禮,啟發她專研宗教史背後的奧秘,也是當時女性入學的鮮見案例。

進入三一學院就讀一年後,她企圖帶著研究前往國際學術殿堂,翻著家裡的老舊百科全書,裡面載明美國各大頂尖名校的資料,卻發現哈佛、耶魯大學的獎學金只開放男士申請。

「當時我焦急地心想,怎麼會這樣?接著一張照片浮現眼前,我看到靠近新港沙灘(Newport Beach)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有陽光、海灘、而且沒有性別限制!我在當下就提出申請,並獲得入學獎學金。」不斷冒險前進的理察森,義無反顧的前往加州大學攻讀政治學碩士。

在美國就讀期間,她半工半讀自己打理生活與學雜費,完成碩士學位,旁人鼓勵她繼續深造攻讀博士,雖然心裡對「只限男性」的門檻感到無奈,仍然審慎地向幾間長春藤盟校提出申請。當被錄取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博士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原來是家裡的百科全書資訊過時!

獲得博士學位後,接下來的20年間,理查森不斷擴展研究深度,鑽研政府最大的難題:恐怖組織發展與動機。

為了更加深入恐怖組織議題,自90年代後期,她秘密組織學術團隊前往法國,打進只有激進愛國主義者和種族恐怖份子的集會。並在2006年整理出版《瓦解恐怖主義,從理解開始》(暫譯,What Terrorists Want?)一書。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讓理查森和她的研究一舉登上國際版面,而她的著作也被《紐約時報》譽為研究恐怖主義的圭臬。

早期教育,養成孩子懷抱夢想、勇敢實踐

2009年,理查森受邀前往英國聖安德魯大學擔任校長,她首開先河,著手整頓弱勢學生入學議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靠一己之力解決,必須從學校觀念、學生背景和社會風氣開始改變。就像我就讀三一學院時,無論我們的家境如何,都有權選擇就讀。所以,如果我擁有政治上的權力,我會將大量的資源投注在早期教育,培養孩子懷抱夢想與勇於實踐的能力,這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理查森說。

從愛爾蘭的鄉村出發,理查森一路攀上英國學術生涯的最高殿堂──牛津大學校長,她是一位說到做到,更為正義挺身而出的女性領導人物;「妳可以說我的身體裡流著叛逆的血液,但身為教育領導者,就該不畏禁錮、挺身而進,這是我要在牛津大學貫徹的信念,」理查森於《衛報》分享。

外表恬靜的她,內心總不安於現狀、不為現實妥協,隨時都在思考更有效的做法,為弱勢逆轉劣勢,這股將「叛逆」發揮到極致的人生哲學,就是她衝破逆境、脫穎而出的成功之道。


刊登於《親子天下》牛津大學首位女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脫穎而出,全靠「叛逆」
刊登於《翻轉教育》牛津大學首位女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脫穎而出,全靠「叛逆」
刊登於《親子天下》教育家部落格:牛津大學首位女校長路易絲‧理查森: 脫穎而出,全靠「叛逆」